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吉打分會 18歲青年受助 洗腎展現生機

18歲青年受助 洗腎展現生機

E-mail 列印
理想中的十八歲青年,應該是什麼樣子?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對未來感到嚮往及憧憬。

「常聽到外人說洗腎是很辛苦的,更遑論想要工作,腦袋就一直胡思亂想。」來自馬來西亞吉打的十八歲青年珈狄(化名),生活本是 追夢的進行曲,卻因為腎臟衰竭而被迫按下暫停鍵。世界變得黑暗的他,以為從此以後的生活,都得在這樣的情況下走到人生終點。

◎十八歲青年腎衰竭 急需洗腎無著落

與雙胞胎弟弟珈正(化名)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這對早產兒雖然長得一模一樣,但兄弟倆卻註定面對不同的命運。與弟弟在經歷新生兒黃疸後,弟弟就順利出院了。而珈狄則被檢測出腎臟有問題,直到八個月大時,被確診罹患多囊性腎病變(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而摘除其中一個腎臟。

珈狄兩歲時,因罹患疝病(Hernia)再次動手術。因為只剩一顆腎臟,醫生告訴媽媽魯妲胡努(化名)得做好心理準備,將來或許要面對腎臟衰竭的可能。到時候,就只有洗腎或換腎才能活命。

雖然自小體弱多病,珈狄卻不曾埋怨為何生病的是他,而不是雙胞胎弟弟;他反而很感恩弟弟在成長路上給予他無限的包容與關懷。兄弟倆互相扶持,直到十五歲那一年,珈狄開始有關節疼痛的症狀,原以為可能是運動過程扭傷。殊不知到醫院檢查後,醫生卻告知珈狄,其實是痛風(Gout)誘發的關節疼痛,而且腎臟功能的指數也正往下掉,除了服用藥物,最重要是顧好飲食管控。

到了十六歲,珈狄的腎臟已經到了必須洗腎或換腎的地步。陪伴一起去複診的弟弟珈正,直接向醫生表示想要捐腎給哥哥,但礙於馬來西亞法律,必須要屆滿十八歲才能進行捐贈,因此媽媽魯妲胡努決定自己成為捐贈者:「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如果將來哥哥有什麼事,弟弟還能照顧他。」

◎慈濟伸援母親捐腎 照亮生命的希望

「我申請了好幾家洗腎中心,但是都沒有下文。」在等待腎臟移植期間,珈狄必須洗腎才能活命。由於政府醫院的名額已滿,僅能提供一個月的洗腎服務,因此需自行尋找非營利或私立洗腎中心。

根據馬來西亞衛生部在2018年的一份報告指出,腎友每年以約一萬餘人的趨勢迅速增加,預計2020年腎友人數將突破五萬人。而一位腎友每月的洗腎費約馬幣兩千到三千令吉(約合新臺幣三萬二千六百元到四萬八千九百元),對貧寒家庭而言無疑是沉重負擔。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政府醫院及非營利洗腎中心常常都處於飽和狀態。

為了孩子四處奔波的魯妲胡努,得到的回應都是滿額或者中心不接受未成年腎友,身心具疲下只能日日以淚洗臉:「醫生也不懂什麼時候才能移植,因為移植手術也需要排隊。慈濟是我最後的希望,因為孩子已經無處可去,我也無力承擔昂貴的洗腎費。」

當慈濟捎來好消息時,她還不斷反覆向工作人員確認,直到母子倆親自走入洗腎中心,高高懸掛的心才安定下來,因為可以活下去了。

珈狄表示,自己可以在這好像五星級酒店的地方洗腎,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護理師團隊對腎友無微不至的照護,腎友間的互助,大家好像一家人的相處,都讓他忘了洗腎的痛苦。年僅十八歲,本想中學畢業後繼續深造,卻因為腎臟衰竭,打亂了計劃。又聽信未經證實的訊息,他以為自己的這一生就只能這樣了。

護理師洪佩雯得知了他的擔憂,便主動關懷:「雖然珈狄面對洗腎都會有很多顧慮與擔憂,但是身為一位護理師,我們不止為他扎針洗腎,也要安撫他內心的不安。」加上親眼見證許多正值壯年的腎友,還是能自力耕生,生活如常前進。「在這裡護理師都對我很好,也得知很多腎友在洗腎的同時也能工作,這才讓我重新振作。」珈狄終於說出心中的期盼。

在這之前,他與弟弟一起經營販賣炸物及飲料的小食攤。期間,卻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只能停業。鬼點子特多的兄弟倆為了補貼家用,現在轉換跑道,透過網絡平臺販售衣服。

◎告別慈濟洗腎中心 大愛長情深植不移

雖是佛教慈濟洗腎中心,但中心內的醫護團隊與腎友都是來自不同的種族宗教,大家總是融洽相處在一起:「雖然不是自己的生日,但是每次看到護理師幫其他腎友唱歌慶生時,自己也會覺得很開心。」

在開齋節時,珈狄也帶了糕點到中心與大家分享。他透露自己非常喜歡陳貞樺護理師分享《證嚴法師說故事》,因為每一次都會學習到不同的人生哲學。

七月初,得知移植手術時間已經安排好,既是慈濟志工也是腎臟專科的莊菀佳(慮昶)醫師,特別撥出時間與珈狄短暫的面談,以醫療角度為母子講解手術前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等。

而護理團隊也趁此機會鼓勵珈狄,用行動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因為媽媽除了生他、育他,如今更捐出自己的腎臟救他。除了媽媽有禮物,護理師也特別送上中英版本的《靜思語》,珈狄隨手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今日之辛勞,是明日之花果」。畢竟腎臟移植是大手術,並且存在一定的風險,剛好這一句靜思語安定了他的心。

即將到吉隆坡進行手術的珈狄,既期待嶄新生活,卻也開始想念這裡的一切:「雖然在這裡洗腎只有五個月,但我還是非常開心能在這裡洗腎;這裡啟發了我的感恩心,我想要回饋慈濟,想要學習慈濟如何幫助別人。」這幾個月的浸潤,慈濟人文早已悄悄深植在他心田。

圖左 :護理師得知媽媽就是珈狄的腎臟捐贈者,鼓勵他用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護理師用心準備了小禮物給珈狄。[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祝福卡上都是護理師們滿滿的關懷與祝福。[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一個大大的擁抱,兒子的感恩心,一切盡在不言中。[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吉打慈濟洗腎中心護理團隊為珈狄餞別,也祝福他腎臟移植手術順利進行。雖然彼此相處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但是好感情並不是時間能衡量的。[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隨手翻開的靜思語「今日之辛勞,是明日之花果」,安撫了珈狄即將進行手術而不安的心。[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卡瑪的弟弟珈正(左)原本想要捐腎給哥哥,卻礙於未成年而改為媽媽成為捐贈者。[攝影者:尤靜蓓]
圖右 :慈濟志工也是腎臟專科的莊菀佳(慮昶)醫師特別撥出時間與珈狄短暫的面談,以醫療角度為母子講解手術前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等。[攝影者:尤靜蓓]
圖左 :懂事的珈狄與弟弟為了不增加父母的生活負擔,曾一起經營小吃檔,卻因為新冠肺炎而被迫停業。如今轉換跑道在網絡平臺販售衣服。【攝影者:卡瑪提供】[攝影者:尤靜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