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2019年母親節前,黃秀球(中)在列治文人文學校愛心志工共修時,教導大家用花布製作康乃馨。[攝影者:黃雅蓉]](/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1245550D6B911EA94C7EFE7464CB412_0.jpg)
◎少時知慈濟 婚後忙事業
在此之時,我已知道上人在偏遠的鄉下花蓮、臺東傳法濟貧。我也曾在年少時遇見過上人,是與同學們到花蓮太魯閣禪光寺郊遊時,上人親切地與我們話家常及大合照,讓我們這群高中生留下深刻美好的回憶。
結婚後,我與先生一起創業,白手起家,胼手胝足,育有一對兒女。女兒一歲多時,因工廠忙碌無法自己照顧,便請舅媽幫忙介紹了一位年輕有幼教經驗的保姆。舅媽和保姆都是慈濟委員,也因為她們,我更瞭解慈濟,並在那時成為慈濟會員。
忙碌的創業生涯,賺了金錢卻輸了健康。2003年我被診斷乳癌二期,經過連串治療穩定後,隔年全家移民加拿大,我與我的先生也成了空中飛人,臺灣、加拿大兩地跑。
◎盡一己之力 為眾生付出
2004年12月26日一場大地震,引發南亞大海嘯,數萬人無家可歸,傷亡慘重。慈濟加拿大分會在華人商場募款,我在超市門口見狀主動向前捐款,隨後也參加了募款活動,並加入了慈濟,成為一個「歡喜志工」。這期間,我服務過食物銀行、人文學校和老人院,也因此結交了不少有志一同的朋友,大家在異地為這塊土地,做一個付出無所求的志工。
2017年女兒從UBC大學畢業,尋得一份穩定的職業,兒子在臺的創業也有了起色,我已不需將全部心力放在家庭。就徵求先生的同意,參加見習培訓,當時卻也檢查出乳癌復發到第三期。十個月的治療,從開刀住院、八次化療、三十五次放射治療,在艱苦中挺過去了。在這段時間,如果沒有列治文區慈濟志工的關懷、陪伴與鼓舞,我應該無法度過治療期的痛苦與無助。
當臺灣醫生說,我五年內的存活率是百分之五十時,心情非常沈悶、恐慌。但我轉一個念,人生無常,更要把握當下,我告訴自己要向癌症挑戰,要多活十年甚至二十年;同時心裡也發出一個聲音:「我一定要成為上人的弟子。」
當了十餘年「歡喜志工」,2019年才開始參加見習培訓,面對生命的波瀾起伏,我想做上人弟子的心意更強烈了,我要盡一己之力為眾生付出,再創精彩人生。
(撰寫者:黃秀球)


圖左 :志工黃秀球(中)參加列治文2014年的食物銀行冬令發放,親切地向受助戶介紹發放的物資。[攝影者:黃雅蓉]
圖右 :2008年四川汶州大地震,慈濟加拿大分會在大溫哥華多個地點展開勸募,志工黃秀球積極參與。[攝影者:黃雅蓉]


圖左 :志工黃秀球(站立.左)長期關懷列治文中僑老人院。2011年慶祝中國年,她和慈濟志工一起表演與長輩同樂。[攝影者:黃雅蓉]
圖右 :列治文聯絡點2017年春假兒童藝術人文營,黃秀球(左一)擔任「豆豆拼貼」的老師,教導孩子們發揮創意。[攝影者:黃雅蓉]


圖左 :2019年初,黃秀球(左一)康復後,重返列治文人文學校,為學生註冊事宜而忙碌。[攝影者:黃雅蓉]
圖右 :黃秀球(中)積極參與列治文聯絡點,每週三的香積素食製作,為推廣素食、愛護地球盡一分心力。[攝影者:郭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