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因風勢洶猛,野火重創只有一百二十棟房、兩百多人口的莫爾登小鎮,造成近八成的建築物全毀,連歷史悠久的郵局、市政府、圖書館、還有負責救火的消防局都燒成灰燼。
◎屋毀屋存一線間
9月26日早上四點多,黑夜星辰,慈濟志工各自開車到另一位志工家集合,整裝前往莫爾登參加多組織資源中心(Multi Agency Resource Center, MARC)所舉辦的賑災發放前災民登記。這些提供急難救助的組織來自多方慈善機構,有紅十字會、當地縣政府急難組等,慈濟多年來與紅十字會互動良好,受邀參加。
災民麥克(化名)來填表時,無奈也無助,「全毀了……六年前才用所有積蓄三萬五千美元(約合新臺幣一百萬零四百元)買了這房子,現在不但屋毀了、車毀了,連所有細軟、文件、照片回憶也全毀了……」
志工前往麥克燒毀的住處勘查,看得揪心不已,因為連「慘」字都不足以形容放眼望去的那片焦土,附近也有數戶房子、車子也是被燒烤到變形、面目全非。但讓志工無法理解的是,麥克家的左右兩戶,竟然完整無毀,讓人詫異。
剛好麥克右邊的鄰居正在院中做災後整理,志工禮貌地向這位女士問好,並介紹慈濟。訪談中得知,火災時她人在外面,擔心同住老母親獨自在家,就由消防人員陪同返家,幸好母親不在家。
但當時火已經近逼至二樓陽臺的欄杆,消防隊和這位女士努力地撒水,萬幸搶救了屋子,而左邊屋子的屋主和麥克一樣依照勸導而撤離,但是不知為何,左邊屋主回來,他的屋子依然完整矗立在那裡,不可思議啊!
◎因為愛加速發放
災民的無助,令志工不捨,更要加快發放的作業速度。
紅十字會攤位在旁,資深義工露拉(Laura)說,昨天(9/25)已經有二十三位災民來申請,她在紅十字會當義工二十多年,下星期將前往路易斯安那州的颶風災區出勤任務。
由於全美此時災難頻傳,紅十字會人員也疲於奔命,在緊湊的救災時程中,他們只能先讓這裡的山火受災戶先填寫簡單的聯絡資訊;於會後,紅十字才會打電話進行訪談,了解災民的受災狀況與不同的需求。
露拉多次在不同的災難現場遇見過慈濟志工,非常熟識慈濟藍天白雲的制服,言談間她提到有位在慈濟攤位填寫申請表格的女士,昨日也才來中心拿了些資助品,今日又來找尋其他資源。
志工想起,沒錯,那位女士在慈濟攤位填寫申請表時,提到火災發生的那一段期間,她剛做了肩頭手術,現在家又毀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志工將心比心易地而處,從這位女士的再次造訪,就可以知道災民對未來有多麼的茫然無助……
急於尋求協助的渴望,出於人性的本能,於是慈濟志工下定決心將現場所收集的災民資料,於一兩天內彙整完畢,速送交給紅十字會核對,以便慈濟能早日對災民進行膚慰與發放。
◎推茹素防災理念
一位在當地高中教西班牙語的老師芭芭拉(化名)填表時,志工得知她是老師,馬上想到《靜思語》,因為老師們是散播善種子的最佳人選。芭芭拉當下看到四種語言翻譯版的《靜思語》,讀了其中一句,受到觸動幾乎落淚。「我會珍惜這本《靜思語》,也會將這些好的思想教給學生們。」
不久,這位老師又折返回來,送給志工們一張她親手寫的「感謝卡」,讓志工好暖心也好放心,因為這裡的學生有這麼一位用心的老師,一定可以讓點點滴滴善的種子,在這裡遍地開花。
還有一位災民海莉(化名)填表時,看到慈濟竹筒,好奇地問:「那是茶葉罐嗎?」志工蔡佩芬馬上介紹,這是「愛」的存錢筒,慈濟由克難五毛錢的「竹筒歲月」至今全球化的歷程,讓海莉感動不已,接著問:「我可以拿一個回家嗎?」她將每天發願,希望也可以幫助別人。
雖然這次只是協助災民登記與勘災,但志工還是準備了手工製作的布口罩,帶給現場的災民和其他發放組織人員,一方面希望能夠幫助災民降低吸入受汙染空氣的機會,一方面也作為結緣小禮物,宣導環保的重要性,並透過頻繁且規模愈來愈大的山火,積極推廣茹素防災的理念。
雖然花四個多小時的車程,又是在疫情期間,但志工們秉持著證嚴上人「為佛教 為眾生」的精神,勇往直前。早上九點多志工安抵現場,設好攤位,受災戶也陸續前來詢問如何申請補助,到集會結束時,共有十四位申請。
圖左 :華盛頓州東部的莫爾登小鎮在疫情中遭逢巨變,9月26日在戶外舉辦山火災民登記,準備盡快對災民進行膚慰與發放。[攝影者:蔡佩芬]
圖右 :志工藍明智、薛豪傑、戴勝麗和蔡佩芬,前往災區勘災與協助災民登記。[攝影者:蔡佩芬]
圖左 :志工為災民送上手工布口罩。[攝影者:蔡佩芬]
圖右 :志工解釋災火與人類飲食習慣的相關性,積極勸素。[攝影者:蔡佩芬]
圖左 :災民麥克(化名)手指著曾經是遮風避雨的家。[攝影者:蔡佩芬]
圖右 :志工和紅十字會的露拉交流,瞭解更多災區詳情。[攝影者:蔡佩芬]
圖左 :聽了志工說明後,災民海莉(化名)馬上領取竹筒,要回去存愛心。[攝影者:蔡佩芬]
圖右 :原本鬱鬱蒼蒼的參天樹林,如今枯槁焦黑。[攝影者:蔡佩芬]
圖左 :看見無常,珍惜當下。[攝影者:蔡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