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華府分會 口罩DIY愛接力 平安度過疫情

口罩DIY愛接力 平安度過疫情

E-mail 列印
隨著全球疫情日趨嚴重,華府志工翁淑娟想貢獻心力做點事。於是,她在社交平臺(Line)上成立「DIY口罩」 群組,邀請志工李澄月、程家逸和汪治青加入,希望拋磚引玉,集結更多志工響應,一起做布口罩與社區民 眾結緣。

◎車得平整 燙漂亮

翁淑娟說,她沒有縫紉機,也不太會縫紉,但願意一針一線手縫口罩。從剛開始花大半天的時間,只完成兩個,現在進步到一天可以做出三到五個口罩,去實踐助人的心願。

志工程家逸(Shalllin)是翁淑娟口中的「黑馬」,以前在臺灣學服裝設計,有縫紉的底子。曾經受汪治青之託,為大愛自閉症喘息營的孩子們車縫萬聖節裝糖果的手提袋。這次翁淑娟邀約做布口罩,她義不容辭地答應,剛開始花一些時間摸索研究做平面和立體形的口罩,愈做愈有心得。

程家逸表示,當她在車縫布口罩時,腦海裡想的是別人收到精美布口罩時開心的心情,因此,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用心,每一個口罩都要車得很平整,也要燙得很漂亮。

Shallin表示,疫情期間做布口罩最大的挑戰是缺乏材料,網上訂購材料要好久才送到;她很感恩這次有機會貢獻一己之力,所以每天最期待的是,在晚餐後到地下室專心做口罩。

◎把握因緣 種福田

另一位志工汪治青是大愛自閉症喘息營的負責人。她的同事布萊恩·羅伯茲(Brian Roberts)的太太琳達·羅伯茲(Linda Roberts)生前非常喜歡車縫被套和毯子,家裡設有工作室。兩年前Linda 往生之後,Brian把許多布捐給喘息營。

疫情開始後,汪治青想到這些布,思考怎麼樣把它發揮最大用途,於是她和翁淑娟開始研究做口罩。後來汪治青告訴Brian,她想找人一起種福田,做布口罩給社區,Brian聽了非常高興,捐贈更多Linda留下來的布料,並從Linda 的工作室找到許多鬆緊帶,提供給「DIY口罩團隊」使用。

汪治青是一個「馬上說,馬上做」的行動派。只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念,發願要做一千個口罩後,即使白天上班和輔導孩子遠距教學的功課,忙得不可開交,晚上她還是加緊趕工縫製布口罩。

從收集布料到招募志工,汪治青的熱情和動力,讓許多朋友和人文學校的媽媽們深受感動,紛紛加入布口罩生產團隊。汪治青分享疫情期間因為在家上班,她有更多機會研習花蓮精舍和總會的線上精進課程,心裡有著滿滿的感恩。

◎縫製口罩 好心情

志工楊靜嫻一開始做布口罩,是因為家裡沒有任何口罩,覺得需要為自己人做一些。因為手邊有現成的布,於是上Youtube搜尋相關資料研究,做了之後試戴,嘗試不同的型,愈做愈有趣,心裡想著應該可以捐贈給上班途中會經過的一家醫院。

楊靜嫻分享縫口罩時,她的心情很愉快,所以從三月中到現在,已經完成超過一百個口罩。當汪治青和楊靜嫻募十個布口罩時,楊靜嫻馬上郵寄四十個,同時也成為口罩DIY的成員。

平常在美國公立學校服務的楊靜嫻,每到星期六,搖身一變成為護持人文學校的志工,從事行政工作和承擔靜五班老師,自2008年至今不曾間斷。

美國公立學校因為疫情關閉,楊靜嫻沒有休息,週一到週五仍舊準時到學校報到,為學生們打包三餐,讓學生或家長領取。身為人文學校的老師,當學校公布停課的消息,老師卻有新的功課——「學習遠距教學」,於是她也開始學習操作Zoom和準備線上教材,並且在星期六定時上線,教授語文與人文課程。

「人多,力大,福就大!」華府分會感恩所有製作布口罩志工的付出,今年(2020年)藉著5月9日全美線上浴佛,志工把完成的口罩做成拼布,吊掛在牆上做為浴佛活動的背景,這些布口罩代表的是Brian,Linda和口罩團隊的愛心接力。

DIY口罩團隊歡迎更多的志工加入,不久的將來,志工也將開始籌劃布口罩發放工程,發放對象主要針對高危險以及弱勢族群,譬如老人院長者、醫護人員及遊民收容所,或分會例行慈善發放的照顧戶等,保護他們的健康。

祈願這些充滿愛心的布口罩,可以幫助需要的人,讓大家一起平安度過這次的疫情!

撰文者:華府分會人文真善美

圖左 :人多、力大、福就大,志工們合力縫製口罩,在疫情中送愛心。[攝影者:譚建武]
圖右 :翁淑娟(右)和程家逸一起研究如何做出精美的口罩。照片提供/華府分會[攝影者:譚建武]

圖左 :布萊恩捐出琳達生前留下的布和鬆緊帶給「DIY口罩團隊」。照片提供/華府分會[攝影者:譚建武]
圖右 :口罩團隊日夜加工,縫製出很多成品。照片提供/華府分會[攝影者:譚建武]

圖左 :楊靜嫻不但做口罩給家人和捐贈給慈濟,還成為口罩DIY的成員。照片提供/華府分會[攝影者:譚建武]
圖右 :志工譚建武送口罩與社區結緣。他說:「我們無法為這個世界做什麼偉大的事情,但是我們可以帶著偉大的愛,多做很多小事。」照片提供/華府分會[攝影者:譚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