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香港 以感恩心領受法 在慈濟找回愛

以感恩心領受法 在慈濟找回愛

E-mail 列印
「慈濟功德會成立初期,上人就親自帶領慈濟人走訪社會暗角,關懷貧病,以『親耳、親眼、親手、親腳』的訪視模式,以及『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輔導案家自立,或關懷到他們往生為止。」慈濟志工李國富與見習學 員講述慈濟慈善志業的準則。

5月19日的見習課程主題是「慈善志業」。課程首先播放證嚴上人《人間菩提》的開示,當中提到「伊代」氣旋重創東非三國造成的災難,上人希望大家一點一滴共聚起來,能夠幫助非洲,期待人人多造福。

◎以輕鬆話劇 帶出訪視理念

香港分會成立二十六年,慈善訪視工作也進行了二十六年。志工李國富與學員分享訪視的理念和守則,並希望大家用愛心「在最寒冷的地方生一堆火,在最黑暗的地方點一盞燈」,溫暖有需要的人。

課堂還安排了兩齣短劇,分別以關懷戶探訪和安心就學探訪為藍本;劇中,若訪視員在探訪過程中,出現違規的情況,志工馬上叫停,然後讓學員指出問題所在,並作出討論。兩個話劇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之後學員分組,和資深的訪視志工分享,參與社區訪視或定點探訪的感受。學員陳美田表示,討論後對訪視部分更為清楚。有的學員就訪視中,遇到的情況請教資深志工,諸如案家會要求陪伴他們看醫生等。大家討論熱烈,希望成為出色的訪視員,並能夠在弘揚慈濟慈善精神及利益眾生方面做得更好。

◎慈師父講古 體會師徒情深

下午的課程,由區素貞教學員手語歌〈讓愛傳出去〉開始,之後是吳倩儀帶動學員閱讀《慈師父講古》的心得分享。學員林鈺濤說,在「十行紙」這個故事中,上人遠行留下德慈師父等弟子,總殷切叮嚀他們要寫日記,回來要檢查。學員劉雲嬌分享,看到當年他們沒有一個固定的居所,師徒各散東西,靠書信來往,點點滴滴師徒之情躍然紙上。

吳倩儀補充,看《慈師父講古》,要留意為什麼上人有這樣的想法,他是記掛著弟子慧命的成長。「我們今天不在上人身邊,但是你會知道上人每一次開示,都是心心念念記掛著我們慧命的成長。」

陳美田分享,從書中體會到早期靜思精舍克難的精神。謝燕妮從「遲歸闖大禍」 的內容,可體會上人對弟子的那分愛:一位弟子丟失退還錄音機的一千六百八十元,但上人沒有責怪,後來找到那筆錢,要去警察局領回,路途耽誤夜歸,上人非常擔心,依然沒有責備,見面只問:「怎麼這晚才回來?」

浦聖芳講了個有關精舍狗狗「善聽」的故事,夜半有敲門聲,原來是善聽回來,上人沒有生氣,只是輕柔地問善聽:「你這麼愛玩呀?」上人不止對人,對所有眾生都是這麼慈悲。

◎什麼都願做 從中獲益良多

課程也安排志工區素貞和梁君茹講「募心募愛的精神理念」。她們兩位透過臺灣志工陳碧華的故事,讓大家知道「募心募愛」絕對不是只為了錢。陳碧華由初期被朋友誤解、家人反對,到後來感動了她先生,更令先生從感動化為行動,成為她招募會員的好幫手,帶出的委員共有三十九個、會員五百多戶。

課程尾聲,每一組派一位代表做簡短的分享。謝源淋分享從廚師工作退休後,在北區醫院做義工,常見到穿著「藍天白雲」的慈濟人,與志工謝樹輝接觸後,讓他「募」進了慈濟。他聽了很多道理後,漸漸覺得慈濟很好,希望自己有心做到,並持之以恆。

胡建秀分享,去年(2018年)已上過見習,今年希望能更加深入,平時會參與探訪、值班、做環保,「在慈濟,我什麼都做,也學到好多,如環保等。」黎佛梅則說,她兩個侄女的爸爸早逝,由她撫養,現在快十八歲,慈濟資助她們學費、飯錢,感動了她,讓她投入志工行列。

「好多人把『愛』忘了,在慈濟可以把『愛』找回來。」陳瑞兒分享自己請了好多上人的著作,以感恩的心去接受上人的法;何惠英表示,來慈濟做志工好開心,安排做什麼就做什麼。「今天學到原來吃飯、端碗、擺筷子都有這麼多禮儀,獲益良多。」王希豔則表示自己做得太少,期許自己要看更多的書,和別人講慈濟時,才能講得更深。

慈濟是一個互相成就的菩薩道場,大家在這裡彼此付出,彼此感恩,不斷成長,並把愛、善的種子傳播出去,以圓滿上人「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的弘願。
圖左 :學員們互相交流,對課程的感受與心得分享。[攝影者:林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