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大災難中 慈大學子把愛傳出去

大災難中 慈大學子把愛傳出去

E-mail 列印
「當社會發生重大事件時,老師帶著學生親身參與,可以學以致用和發揮自己的專業;同時見到在苦痛中的人,才能學習生命的價值。」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說。

當4月2日發生「0402臺鐵408次太魯閣號事故」第一 時間,學校確認所有學生都平安後,就鼓勵同學們跟著慈濟志工腳步投入做志工。

◎慈大學子 學以致用做志工

事故發生後第二天(4/3),花蓮除了慈濟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之外,還有慈濟大學醫學系、傳播系、社工系及東方語文學系的學生們,在各系老師帶領下投入志工行列。

在花蓮慈濟醫院有醫學系、社工系同學投入幫忙;在殯儀館有教育傳播學院院長何縕琪教授,帶傳播系同學協助大愛臺做紀錄;人社院院長兼東方語文學系系主任黃麗修教授,也帶三位東方語文學系同學,向真善美志工學習文字記錄。

黃麗修教授說:「東語系裏有四位馬來西亞籍同學,有兩位已在慈濟醫院做記錄。他們的中文能力很不錯,希望在這次意外事件中,能發揮他們的功能。」

東語系、家住馬來西亞的錢函榆、曾嘉雯和家在臺北的施愛同學,前幾天剛上完慈濟基金會公傳處主任林弘展「編緝採訪」課程。這天她們來學習採訪記錄,會是一堂很不一樣的生命課程。

「除了跟師姑師伯學習做報導,也可以寫一篇心得。」後中醫學系系主任林宜信教授向東語系同學們鼓勵說:「投入災難中付出,就是有意義的報導。這也是培養大愛的種子,讓大家來關心社會,這就是很感人的故事,可以鼓勵更多人為社會付出。」

◎記錄愛 也學習付出愛

「很感恩有這機會跑新聞,感受宗教的力量,可以安定人心。」家住馬來西亞、慈濟大學傳播學系一年級的葉延盈同學,把握「無法回家」的假期機會,連續幾天來花蓮殯儀館,向大愛臺陳竹琪等新聞工作人員學習實務經驗。

其實4月2日火車事故的第一天,葉延盈就到靜思精舍協助打便當、清洗送回去的空餐盒。3日開始,除了在殯儀館協助送茶水給受難家屬,也學習新聞實務工作;跑新聞時,用手機拍照、寫圖說故事。

第一次在重大事故中付出,葉延盈感受當一線記者的不容易。她聽到很多家庭的生命故事,很有感觸說:「無常說來就來,要好好珍惜把握當下,才不會有遺憾。」

這天,傳播系三年級的李旻佑和蔣宜妏,也陪伴葉延盈一起學習。李旻佑父母是慈濟人,媽媽五年前離世,成為慈大醫學生的無語良師。李旻佑家住臺南,曾跟隨父母在2009年八八風災及2016年臺南0206大地震時,投入志工工作。因此他對人生「無常」,有很深的體會。

李旻佑說:「這次扮演媒體志工角色,所以也以不同角度看事情。未來做新聞,要讓更多人知道無常來時,人間有愛,把這愛傳出去。」

前兩天,天氣很熱。許多慈大學生在殯儀館跟著志工到家屬休息室陪伴家屬,同學們不知該說什麼?只能靜靜在旁遞衛生紙給家屬拭淚和給茶水;看到家屬熱到額頭冒汗,同學們就把回收的紙箱撕下一片,當扇子為家屬扇風。

這「情景」,暖了家屬的心,年輕學子也上了一堂生命課程,學習把愛傳出去!

圖左 :慈大何蘊琪老師(左一)引導未返鄉的學生們,在別人最需要的時刻給予關懷。[攝影者:徐政裕]
圖右 :慈大後中醫學系系主任林宜信教授(中),他向慈大東語系同學們鼓勵說:投入災難中付出,就是有意義的報導。讓大家來關心社會,可以鼓勵更多人為社會付出。(右二是東語系系主任黃麗修教授)[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慈大傳播系李旻佑(左一)、蔣宜妏(右三)、葉延盈(右二)三位同學,把握因緣來殯儀館,向大愛臺陳竹琪(右一)等新聞工人員學習如何跑新聞。[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慈大傳播系李旻佑(左一)、蔣宜妏(右二)、葉延盈(右一)三位同學,把握因緣來殯儀館,向大愛臺新聞工入人員學習如何跑新聞。[攝影者:鄭啟聰]

圖左 :傳播系三年級的李旻佑(右)說:「這次扮演媒體志工角色,所以也以不同角度看事情。未來做新聞,要讓更多人知道無常來時,人間有愛,把這愛傳出去。」[攝影者:鄭啟聰]
圖右 :前一、二兩天,天氣很熱。慈大學生在殯儀館跟著志工到家屬休息室陪伴家屬,看到傷心的家屬熱到全身流汗,學生把回收的紙箱撕下一片,當扇子為家屬扇風。[攝影者:王鳳娥]

圖左 :火車事故的第一天,慈大學生就到靜思精舍協助打便當、清洗送回去的空餐盒。[攝影者:劉家芸]
圖右 :援助行動除了慈濟志工,還有慈濟大學醫學系、傳播系、社工系及東方語文學系的學生們,在各系老師帶領下投入志工行列。[攝影者:劉家芸]
圖左 :學生們上了一堂很特別的生命課程,知道人生無常,要好好珍惜把握當下,人生才不會有遺憾。[攝影者:劉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