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熱血鐵粉 無懼疫情和風雨

熱血鐵粉 無懼疫情和風雨

E-mail 列印
由於新加坡「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穩定,疫苗接種計畫也進展順利。義順東民眾俱樂部(Nee Soon East Community Club)成為接種中心之一,慈濟基金會(新加坡)與紅十字會聯辦的捐血活動, 也從俱樂部移師到慈濟人文青年中心。

◎受惠於輸血 捐血回饋不間斷

2021年4月24日這天一大早就下雨,但張蓮花風雨無阻的熱忱,一早便穿著雨衣來到人文青年中心完成第三十一次的捐血。「身體健康就可以捐血,四分鐘就完成。」六十四歲的張蓮花豎起拇指頭,開心說道。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蓮花同樣給予支持。下週五即將接種第二劑新冠疫苗,由於接種後必須等至少三天才能捐血,這次剛好把握時機。

幾天前收到紅十字會發出的活動簡訊,發現地點更換,張蓮花詢問朋友地址,並先騎車確認,還特意請同事今天(4/24)幫忙多值班一小時,讓她先完成捐血後再上班。對新地點感到好奇的張蓮花表示,一定會再安排時間參訪。

另一位捐血者剛到現場,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對這位熟悉面孔噓寒問暖,他是任職於慈濟樂齡長青館(南洋)的物理治療助理陳國樑。不說不知,他已捐血超過七十次。

幾年前血庫工作人員半開玩笑地和他說:「你捐夠了,不用再還了。」原來他曾在1994年發生嚴重意外,動了腦部大手術,當時接受了大量輸血。痊癒後,院方鼓勵他恢復健康後可以支持血庫。

「助人為快樂之本,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陳國樑說道。一向熱誠的他每十二周就去捐血,有時隔了十周就自動報到,最後連血庫工作人員都認識這位「熱血中年」;即便曾經居住國外,他也不改在當地捐血的習慣。

◎新地點舉辦 確保動線的順暢

這次捐血負責協調工作的志工蘇秀環,回憶起家屬輸血的經歷。她的母親屬於罕有的「O-」型血,可以捐給任何人但只能接受O-型,多年前動手術時需要輸血。

「很幸運,還有兩包血。」當年醫生這句話讓蘇秀環放下心頭大石,同時感覺到血庫儲存量的重要。

無獨有偶,蘇秀環的父親曾在馬來西亞檳城的一家醫院治療時輸血一個月。院方呼籲家人填補血庫,不然無法持續,到處找親戚後終於找到首次聯絡的表哥,還好表哥和他的朋友願意幫忙。

這也難怪蘇秀環這回自薦再次承擔活動協調,支援捐血順利進行。蘇秀環感謝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給予的支持,臨時印製更大張的海報加強宣導,給予場地所需的各種協助。由於首次在新地點舉辦捐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也特別用心,先檢查地板,鋪上藍色帆布後才安置床位,大家一起確保動線的順暢。

防疫措施絲毫不放鬆,每場次只有六名志工協助,一些志工臨時不舒服無法參與,立即有其他志工補位。此外富康素食免費提供午餐飯盒給志工,讓大家能專心完成捐血活動。

◎疫起來捐血 願更多善士回應

新加坡紅十字會捐血者招募計畫副主任黃雪麗,感謝慈濟多年來的支持,尤其在疫情期間也不間斷,一起努力保持充足血庫存量。她安然說道:「和慈濟合作非常放心,志工都很配合和熟悉流程。」

黃雪麗分享:「新加坡每天需要約四百包血,去年疫情初期血庫募集量一度降至往常的四分之一,經過媒體報導後,非常感謝居民紛紛熱情支持,2020年捐獻者雖然減少但收集到更多袋血。」在防疫措施下,流動捐血活動每週從疫情前的十至十二次減半到五次,黃雪麗鼓勵大家先預約才過來,在付出愛心同時也做好防疫。

「新加坡捐血者只占人口的1.8%,當中只有四成每年捐獻兩次或以上。」黃雪麗呼籲更多健康的捐獻者一起來承擔血庫的需求,也希望罕見血型如負血型(Rh-)者每年至少捐獻兩次。

六個小時的社區捐血活動,共有一百一十九人登記,募集九十一包血液,在星期六的雨天帶來陣陣暖流。

圖左 :由於義順東民眾俱樂部成為疫苗接種中心之一,慈濟與紅十字會聯辦的捐血活動,移師到慈濟人文青年中心,預計今年4月和10月共在此舉辦兩場。[攝影者:蔡佑良]
圖右 :在人數限制的防疫措施下,社區志工一人當兩人用,互相補位。[攝影者:蔡佑良]

圖左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帶著器材抵達會場。[攝影者:蔡佑良]
圖右 :捐血好幫手——壓力球也戴上口罩,提醒大家一起嚴守防疫。新加坡捐血者只占人口1.8%,您願意一起來捐獻嗎?[攝影者:蔡佑良]

圖左 :志工蘇秀環(右二)曾經歷家人急需輸血的狀況,她再次承擔協調工作,讓捐血活動順利進行。[攝影者:蔡佑良]
圖右 :八張床位左右平行擺放,無論左手或右手捐獻者都能感到舒適,床位之間保持安全距離。[攝影者:蔡佑良]

圖左 :新加坡紅十字會捐血者招募計畫副主任黃雪麗,感謝慈濟多年來的支持,尤其在疫情期間也不間斷,一起努力保持充足血庫存量。[攝影者:蔡佑良]
圖右 :志工在捐血者身旁關懷的溫度,還是能透過口罩和社交距離傳遞出來。[攝影者:蔡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