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災難給了當頭一棒 少年向天地學習

災難給了當頭一棒 少年向天地學習

E-mail 列印
「最初的反應是很震撼!沒法想像這件事帶來的巨大衝擊。其實經過相當長的幾個月,最後大概花了兩年的時間,才真正意識到事件是真的發生了!」十七歲正值年輕,長得高大健壯的周子力回憶起三年前,重擊他們一家的林火 和土石流。

◎水火無情 摧殘家園

周子力和父母及妹妹住在美國南加州的小鎮聖芭芭拉(Santa Barbara),在2017年末,遭遇南加州歷年來最嚴重的林火「湯瑪士大火(Thomas Fire)」。林火嚴重破壞當地植被與樹林,導致地面裸露。

2018年初接踵而來的豪大雨,釀成泥石流。巨石和泥沙,夾雜燒焦樹幹殘枝,傾瀉而下,嚴重破壞房屋、馬路、建築和基礎設施,還有人命的傷亡。

山河變色,滿目瘡痍,不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秩序,也帶來沉重的心靈創傷。林火肆虐初期,小鎮大部分居民都被遣離住處;當火勢被控制後,居民才被允許回家。不到一個月發生的豪大雨,釀成泥石流災難,周家的房子不幸被泥石流摧毀殆盡,他們失去了曾擁有的一切。曾經熟悉的鄰居和同學,也不幸遇難。

災後重建家園,逐漸恢復生活正軌,歷經三年才調整身心創傷,周家一路走來真不容易!

◎大地生病 赤子有感

「在加利福尼亞,天災時時發生,但我完全無法想像這麼大的災害會發生在我們的小鎮。」現年十四歲,卻對天災已有切身體會的妹妹周頌文說:「但這種事情是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的,天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普遍。」

在成長過程中,周子力和周頌文感受到南加州近十年的氣候愈來愈乾燥,特別是在十月秋季,通常會流鼻血,皮膚乾燥。當地平日的溫差變化很快,在幾小時內升高,且平均氣溫也逐年升高,降雨量不足,每年都發生數以千計的大小林火。當林火一起,空氣中充滿煙霾,戶外活動受到限制。

因此,他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一直在做調整,例如淋浴要快,時間少過五分鐘,隨手關燈,確保洗碗機要足量才開機,洗衣機也是滿載才洗,選擇在院子中栽種無需太多水、耐旱的植物。

◎切身經歷 提醒防災

「氣候變遷其實已經開始加劇了。但這次泥石流是最嚴重的,我們是直接受到衝擊。」

天災頻繁,周子力相信是因為氣候危機引起的。他舉例持續超過一年的澳洲野火燒林,燒死上億隻動物;在德克薩斯、路易士安納地區的風災水災,都是氣候變遷的結果,「但人們還是不承認這是事實。人類已經失去控制了,這是因為氣候變遷的結果。」

很多人,包括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災難會發生在任何人的身上,很多人也不知道天災也會間接地影響他們。因此兩兄妹希望分享自己的受災經歷,借此讓民眾提高警惕,做好準備。

兄妹倆目前都是加州的高校學生,每年「地球日」在加州是件大事,人們常常討論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也有專人到學校來演講宣導。尤其是經過這次災難後,小鎮居民都意識到天災當前人人平等,現在有更多人開始談論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

周頌文在學校的專案作業中,寫過一篇有關天災的文章,想要探討和研究這次災難的原因,為什麼野火會經常發生?因此,她肯定天災是氣候變遷和其他方面的因素造成。

◎解約能源 轉葷為蔬

周家兄妹相信,天災頻繁與人類破壞大自然是息息相關的。資料顯示,養牛(畜牧業)要用掉很多資源如水、電力,他們因此也意識到,人們若轉葷為蔬的話,可以帶來巨大的影響。

「我們開始嘗試以蔬食為主,在院子裡種菜。我想每個人應該以蔬食為主,覺得每個人應該嘗試。雖然還未能全素,但我們會努力。」周頌文肯定地說。

歷經天災劫難,周子力反思:「我不應該對任何實質的東西有太多依賴,因為這些東西可以在任何時候消失,就像(受災)那天一樣。我意識到(最珍貴的是)我的家人和朋友,還有跟我親近的人的關係,還有在人生路上所學習的一切。」

周家兄妹的反思,反映了年輕一代相信自己,能夠為未來的生存環境負起責任;縱然個人力量再微薄,也不能輕言放棄。

少女周頌文的語氣中,有超乎同齡的沉穩:「當然開始的時候要改變習慣會比較難,但需要持之以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並把它變成一種習慣。」

(延申閱讀:賑災毛毯 牽起兩地慈濟情)
圖左 :2021年4月周家兄妹和媽媽陳佳璽(右三)從美國返回新加坡探親期間,撥冗參訪慈濟人文青年中心,應志工之邀在靜思書軒內品茶。[攝影者:黎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