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北加州七十二位志工參與經藏演繹,慶祝慈濟成立五十五周年,為世界早日擺脫疫情而祈福。攝影/朱文廣[攝影者:陳曉瑩]](/community/./images/community/E8B4BD00BE6711EBB89C0FB93DEBE0D2_0.jpg)
疫情之下,經藏共修的方式也調整成雲端共修,雖然縮小團隊規模,志工們依舊把握每個因緣,參與經藏演繹。
◎母女演繹 走出病苦得歡喜
經藏演繹志工中,有中學生、母女、母子和志工夫妻,還有早在疫情之前,就多年參與經藏演繹,隨後決定正式加入慈濟志工行列的新受證志工,他們帶著大家的祝福,願以佛心師志,做個手心向下的人,把握當下,過分秒關。
八年級中學生劉亭憶(Angela Liu)第一次參加演繹,她是為了陪著也是第一次參加的媽媽趙久瑩(Joy Chao)來的。
趙久瑩身為四個孩子媽媽,一直忙著孩子的課業活動,以照顧家人和孩子為主,多年來忘了照顧好自己。有一天,趙久瑩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對一家人的生活帶來巨大衝擊。
她一開始,曾經對病情抗拒否認,慢慢接受現實之後,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配合醫生的治療,開始好好照顧自己;重新翻閱以前孩子在慈濟庫菩提諾人文學校學過的靜思語,體悟了靜思語所說「手心向上是求人 手心向下是助人」,求人很辛苦,她希望自己可以走出病苦,開始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
趙久瑩在收到慈濟志工廖瓊玉的入經藏邀約,曾經擔心自己比較虛弱的病體會拖累進度,加上自己也從未參加過手語活動,懷疑自己是否能做得到,經過兩天的考慮,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試看;貼心的小女兒劉亭憶,陪著媽媽一起參與經藏演繹。經過三次的練習,趙久瑩覺得自己做到了,不只跟得上團隊的進度,一路上更得到女兒陪伴同行的歡喜。
尤其在家時,女兒還會提醒媽媽練習時間,兩人一起練習,母女在每日的生活中,結伴一起同做一件事,在病情的苦惱中,得到了家人相互陪伴的溫暖喜悅。
◎經藏演繹 體悟助人是幸福
慈濟志工黃迎華(Lucinda Huang)看到趙久瑩勇敢面對走出病苦,受到鼓勵,也加入疫情期間的經藏演繹。黃迎華在2015年受證成為慈濟志工,一直勤勞地做志工服務,拿著鍋鏟承擔廚房香積工作,足跡身影出現在各個角落。
不料,在2020年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她坦然接受現實的考驗,進行治療。在接受「插管化療」時,還遇到重大醫療疏失,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尤其因為疫情,住院期間家人無法在旁陪伴,還要自己簽署醫療急救決定,所幸最後一切平安。
黃迎華聽到趙久瑩參加「經藏演繹,茹素齋戒」來面對癌症的故事,決定自己也要把握機會,重回經藏行列。黃迎華在病苦中,深深體會到走入人群,幫助別人很開心。「因為自己在生病的時候,什麼都不能做,需要別人的幫忙,那種心情很難過,也是大家很難體會的,所以能夠幫助別人是很幸福的。」
經藏演繹菩薩中,還有五位高中團學生、三位慈青,染著金髮的利偉鋒(Steven Loi)是三位慈青之一,父母皆是慈濟志工,在忙碌的大學課業中來參加經藏演繹,希望自己齋戒茹素祈福,回向給剛往生的爺爺。
◎經文道理 用在日常生活中
張上彬是2020年新受證慈濟志工,這次是他第四次入經藏;每次入經藏,都讓他的心靈得到佛法的滋潤。
經過團體練習,他了解經文中的道理後,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上,例如:演繹「意念三毒造」,了解到了貪、瞋、癡,在意念上犯了哪些錯誤,才知道自己有這些念頭;「語四惡業」中,所提到的惡口、妄語、兩舌、綺語,讓他在工作及家庭生活中都可以運用,經過入經藏不斷地練習,經文變成一種意識中直接反應的習慣,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隨時修正錯誤。
卓志美也是2020年新受證委員,參加過多次入經藏的練習,這一次她依舊珍惜機會,一同加入傳法的行列,加入慈濟五十五周年慶祝活動。卓志美感覺成為慈濟志工責任多了許多,也希望在佛心師志這條路上,跟隨著證嚴上人的腳步繼續精進。
林萍堬原本是慈濟庫菩提諾人文學校學生家長,長期參與活動,2020年成為正式慈濟志工。她在瑜伽上做了多年訓練,一方面平靜內心也可以療癒身體;參加慈濟,更讓她能將佛家的內觀與正念,運用在瑜伽上。
慈濟志工培訓的過程,也讓林萍堬發願成為正式瑜伽老師,希望在受證後,能夠積極投入慈濟社會教育推廣,將自己所學分享給更多的人。
疫情仍在,為社區世界祈福的心,也一直都在。演繹志工以佛經演繹,為自己、為家人、為社區,也為全球獻上一分最清淨虔誠的祝福。


圖左 :不同背景的慈濟志工,懷著同樣一顆虔誠的心,眼神中透露著歡喜祝福的喜悅。攝影/朱文廣[攝影者:陳曉瑩]
圖右 :利偉鋒在忙碌的大學課業中來參加經藏演繹,希望藉由齋戒茹素祈福,回向給剛往生的爺爺。攝影/朱文廣[攝影者:陳曉瑩]


圖左 :張上彬經過入經藏後,了解經文中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攝影/朱文廣[攝影者:陳曉瑩]
圖右 :林萍堬發願將瑜伽專業,投入到慈濟社會教育推廣。攝影:朱文廣[攝影者:陳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