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北加州分會 親子攜手愛地球 清除河邊汙染物

親子攜手愛地球 清除河邊汙染物

E-mail 列印
3月20日、21日週末連續兩天,美國北加州沙加緬度(Sacramento)慈濟人於美國河(American River)北岸第九英里(N9 Mile)的河邊步道公園,舉辦自COVID-19 新冠疫情發 生後,十五個月以來的第一場慈少(慈濟少年,在學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環保活動。

此活動目標是教育慈少環保愛地球的理念,藉由實際行動,清理公園草叢與步道間的垃圾,盡可能的防止垃圾掉落河流、導致河流汙染,以及保護河畔的生態環境,共有慈少、家長和志工,三十人次參加。

◎用愛保護 珍惜大自然

環保意識在這次的活動中,經由志工們的傳播,如蒲公英般,在和志工們擦身而過的人們心中扎根,最終將長成參天大樹。透過每一分微小力量及時間的積累,所造成的影響將會是不可估量的,這便是環保活動的意義。

美國河(American River) 從東至西貫穿沙加緬度市,是主流社會人士口中的河流城市(River City),也是早期華人慣稱的「二埠」(舊金山是大埠)◦美國河一路蜿蜒綿延一百一十九英哩,急流、湖泊、水庫為北加州提供了娛樂、電力和灌溉。

為了維護河流兩側的清潔,沙加緬度縣屬的美國河公園基金會(American River Parkway Foundation, ARPF),邀約社區團體或居民,以一英里為單位,認養河邊公園來共襄盛舉。

目的除了保護環境生態之外,也希望參加活動的居民與志工,從中學習不亂丟垃圾的習慣。沙加緬度慈濟志工領養河北岸第九英里處,每一季安排志工清潔整理 ◦ 這次,慈少將所有人微小的力量集結起來,儘管依舊不足以造成巨大的改變,卻也彌足珍貴。

◎細心安排 病毒不傳播

雖然疫情逐漸緩和,但為了安全起見,每天活動限制十位慈少名額,每位慈少只能參加一天;並且不是像過去,以年級、男女混合分配小組的方式,而是以家庭為小組,由陪伴的家長們承擔小組長。

在活動期間,除了全程戴口罩,還要盡可能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為了避免因為使用公共的清潔用具,造成細菌傳染,志工在活動前一天用心的清洗撿拾工具,在用肥皂刷洗之後,再用酒精的消毒水噴擦確保無菌,如此大家可以放心地走出疫情陰霾,安心為社區付出。

活動當天,由於之前連續有兩日的小雨,讓週末的空氣格外清新,清晨的暖陽驅走了初春的寒意,早在活動開始前慈少和家長們,就已經陸續到達公園的入口,排著隊領取手套,以及清潔用的垃圾夾和垃圾袋。

每個人都配發完畢後,志工們才正式進入美國河公園,在談笑聲中,拎著工具踏上了這塊美麗而充滿自然氣息的土地。有慈少媽媽一起幫忙,清潔工具的分配過程一切都很順利。

◎初春結伴 聯誼啟慧根

從河邊公園的入口出發,走十分鐘就能看到有著慈濟標誌的集合點。大家間隔距離、留下了合照後,慈少家庭分在兩大區域行動,在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也兼顧到了更多需要清潔的角落。

慈少和家長們沿著河畔一路往前走,微風帶著草木的香氣縈繞在鼻梢,植物沐浴在陽光下茂密生長,一切看似美好,仔細撥開草叢一看,卻能找到各式各樣的食物包裝袋和飲料瓶。

有些藏匿在道路與植物的交界線,有的早已陷入土壤,被野草纏繞覆蓋。經濟低迷,有些無家的人也會選擇搭帳篷,暫居在有水可使用的河邊,帳篷附近髒亂不堪,慈少以不打擾他們的低調方式,靜悄悄地為他們清理環境◦

樹林覆蓋的潮溼地區,處處可見小蘑菇,慈少們很興奮,以為那是可以給人類食用的菇類,但是家長張庭興(Tom Zhang)警告他們,野外的菇類不確定是否有毒,千萬不能隨便吃﹔同時趁機解說為何菇類會生長在如此的環境,是因為每年秋天落葉很多,堆積久了變成天然堆肥,就成了菇類最好的食物,再加上菇類性喜陰濕,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生生不息 ◦ 慈少們恍然大悟,也上了一堂寶貴的環境教育課◦

志工們彎著腰耐心地尋找這些與翠綠格格不入、各式各樣的廢棄物,不知不覺間裝滿了一袋又一袋的垃圾。時間逼近正午,起風了,太陽也變得愈發閃亮,儘管體力已經消耗大半,志工們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容,不僅僅是因為同伴之間的互相鼓舞,更多的動力是來自路人的善意及感恩。從一句簡單的「早安」到「感謝你們的付出」,每一句話語都令志工們內心感到溫暖與鼓舞。

有一位對佛學有興趣的先生,特意走過來向志工們致謝,並表示支持環保活動 ◦ 當他知道慈少屬於一個佛教團體,很興奮地分享他現在正在研讀《妙法蓮華經》(Lotus Sutra),這讓現在正在共修《靜思法髓妙蓮華》的志工們感到十分驚喜與感動,在一個如此廣闊的河邊公園,竟能巧遇語言不同、但共修相同經文,又對環保有共識的朋友。

◎用心付出 環保愛地球

慈少媽媽莫克珠(Lily Mo)活力十足,帶著她「三胞胎」慈少一起參加活動,一家四口在母子同行、撿拾垃圾過程中非常歡喜,笑聲不斷 ◦ 她說:「希望未來,慈濟的領導們能多發起這種活動,讓我們有機會再次帶著小孩體驗,並創造開心的一天。」

疫情發生之前,已經參加數次河邊清潔活動的慈少黃嘉禾(Steven Huang),能再一次參加這個活動很開心,他說:「很高興能出來享受大自然,並與朋友們聊天。另外,我認為能保護大自然,確保垃圾不會汙染到海洋,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對於久違的志工活動,每位慈少與家長都有不同的體會。慈少幹部之一蘇薇芸(Winnie Su)在活動結束後說道:「很開心今天有機會參加這個活動,能盡一分心力並為大家服務,是一件特別值得高興的事,希望這個環境可以藉由每個人的一小分力,變得更美好。」

慈少鄭勤慧(Kennice Tee)撿拾垃圾特別細心,草叢中的任何一小片紙屑,都無所遁形 ◦ 「因為知道這些垃圾如果不撿起來的話,會被風雨吹進河裡,動物也有可能會吃掉而受傷,所以我想盡我所能把這些垃圾撿起來。」

這次的活動,不僅維護了美國河河邊公園的生態環境,更讓志工們在疫情期間,有一次難得見面的機會,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活動尾聲,所有人在離出發點一英里遠的終點集合,休息並點算成果,菸蒂、鋁罐、廢棄衣物、香菸……等數據,依公園基金會的要求一一列別 ◦

最後,在倒數「三、二、一 」聲中,將大家帶著欣喜和滿足的臉定格在一瞬間,兩天的活動,也終於在滿滿的成果和笑聲中落幕。

圖左 :由慈濟志工領養的河北岸第九英里,春天來臨時美麗耀眼,但是草地之下卻暗藏玄機 ◦[攝影者:陳碧惠]
圖右 :負責活動的志工陳碧惠,前一天清點必須要準備的物資,也清洗消毒活動時,志工會接觸到的工具 ◦[攝影者:顧超然]

圖左 :有慈少媽媽一起幫忙,清潔工具的分配過程很順利 ◦[攝影者:陳碧惠]
圖右 :印有「Buddhist Tzu Chi Foundation」(佛教慈濟基金會)的站牌,是沙加緬度社區每次清潔活動的起點 ◦[攝影者:顧超然]

圖左 :美麗的青草地下,仔細撥開時總可以尋到寶 ◦ 攝影/蒼茗[攝影者:陳碧惠]
圖右 :慈少爸爸張庭興(Tom Zhang. 右)分享野外蘑菇的知識 ◦[攝影者:陳碧惠]

圖左 :河邊公園旁的自行車道,來來往往的人有跑步的,有走路的,也有騎腳踏車的,他們都很友善的和志工們打招呼 ◦[攝影者:陳碧惠]
圖右 :這位對佛學有興趣的先生(右)除了前來致謝,也關心地詢問志工們在社區服務時,有沒有因為最近全美各地發生暴力事件,而產生困擾或傷害 ◦[攝影者:陳碧惠]
圖左 :負責此次活動的志工陳碧惠,趁大家記憶猶新時,和慈少一起清點垃圾的種類與數量 ◦ 攝影/蒼茗[攝影者:陳碧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