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教中文融入靜思語 播善種啟善緣

教中文融入靜思語 播善種啟善緣

E-mail 列印
日本分會人文教室除了有兒童班外,也設有成人班,對外招收有意學習中文的大人們,來上課的大多是日本籍人士。多年來,在這裡擔任教學的三位老師是邱淑美老師、郭艷娜老師和陳美娥老師。

◎二十年如一日

20 01年12月慈濟日本分會搬到了東新宿會所,一切都有了新的出發點。為了開辦中文班教室,河村老師引薦邱淑美老師、翁惠玲老師,將她們帶進了慈濟的大門,展開了近二十年的華語教學工作!

二人於日本司法部任教中文時相識,知道慈濟要開班,她一口就答應了。受聘後秉持著當志工的精神,不論是假日、寒暑、風雨,她都排除萬難,兢兢業業地工作。她說,能在慈濟教書,是她最大的幸運與福報,二十年如一日!

二十年來,慈濟只要有活動,邱老師總是歡歡喜喜地付出。兩個小時的課程後,一定留下來協助大愛媽媽打掃與整理教室,她堅守崗位,和志工們也都相處融洽,需要她幫忙的地方,一定有求必應,開心完成。

邱老師現在教成人初級班,曾把女兒、女婿和兩個孫子也帶到慈濟學中文,祖孫三代來慈濟是他們最開心的事了。女兒看到媽媽在慈濟的歡喜,也深感欣慰。尤其是在臺灣的母親,以女兒能在慈濟為榮,常常鼓勵要多行善多念佛,母女之間有共同理念,也就多了共同的話題,聊起來特別愉快。

◎樂為臺日橋樑

郭艷娜老師現在是日本臺灣教育中心,日本事務所的主任,也是日本法政大學非常勤講師(兼課老師)。和慈濟的緣分很早就開始了,早期曾帶小孩參加過慈濟親子營,正式到慈濟任教是2010年。

她覺得慈濟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照料、打氣,感覺很溫馨。最難忘的是早期提供午餐,介紹慈濟的好吃素食,讓大家了解茹素的好處,把大小學生都照顧得像家人一樣。最難忘的一句問候語:「留下來吃菩薩飯吧!」那種溫馨之情,是哪裡都找不到的!

教學期間,人文教室常常不定期舉辦各種活動,除了靜思語教學以外,最有趣的是慈濟的「包粽子義賣」活動,她非常喜歡帶著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可以在慈濟找到臺灣的溫馨家鄉味。

因為慈濟的因緣,2017年,她曾帶日本的私立大學協會事務局長和秘書,到花蓮去參訪慈濟大學,非常驚訝於慈濟大體老師的犧牲精神,並讚歎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

去年(2020年),她特地帶了法政大學的日本學生來參訪慈濟日本分會,讓他們對臺灣慈濟的印象更加深刻美好。一個充滿了熱情的老師,是帶給學生深入理解慈濟,並與慈濟結好緣的重要橋樑。

◎從老師到受證

陳美娥老師於2007年進入慈濟,當時她看到一句「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靜思語,非常感動,點醒自己要把握因緣做好事,開始投入志工的行列。

在慈濟上的第一課,就是參加〈答案〉的手語練習。過程中,看到了柔美的肢體語言,學到了「比手語就是在說法」。

在慈濟,可以聽到家鄉語的問候和關懷,認識了志工們,大家做好事「逗相報」,相約耕福田;一起參加讀書會,因而了解了慈濟法脈,也常分享心得,感受到付出的法喜。她深深地體會到這是一個充滿親切、關愛、善與美的心靈道場。因緣際會下參加培訓課程,於2010年受證委員。

受證後,更深入證嚴上人的法,知道要「勇於承擔,使命必達」的觀念,抱著「做中學,學中覺」的學習態度,勇於承擔協力組長。承擔過程中,難免要面對各種挑戰,也有力不從心,身心疲憊時。幸虧有法親的陪伴與協助,得以完成使命。承擔有責任的壓力,但運用佛法,可將種種的磨練視為成長的助力,將壓力轉成歡喜心,事情就能圓滿完成。

帶成人班的陳美娥老師,她覺得靜思語言詞精簡貼切,字字句句都是正能量,能啟發智慧,所以教學中非常喜歡教日本學生唱慈濟歌曲,解釋歌詞的涵義,融入證嚴上人的法,散播善念的種子,啟發善緣。

陳美娥老師印象最深刻的體會,是上人的開示:「付出還要感恩,才是無所求的付出」,她學習上人以「感恩心」面對一切,也體會在生活中,只要落實慈濟四神湯——「感恩、知足、善解、包容」的精神,就會人圓、事圓,生活也會歡喜自在。她期許自己在菩薩道上勤精進,除了「行善積福」,還要「增長智慧」成為福慧雙修的佛門弟子。

三位老師秉持上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一念心,教學生中文,也教靜思語和慈悲喜捨的理念,看到學生們彬彬有禮,心中充滿了欣慰。她們說,也要感恩學生來慈濟上課,愛學生的心是激發她們在教學上永不懈怠的力量!

圖左 :郭艷娜老師(右)現在是日本臺灣教育中心,日本事務所的主任,也是日本法政大學的非常勤講師。她覺得慈濟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照料、打氣,感覺很溫馨。[攝影者:吳惠珍]
圖右 :除了教學,邱淑美老師(右)也常常歡喜做志工。兩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後,一定留下來協助打掃整理教室。[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陳美娥老師(中)於2007年進入慈濟,看到一句「行善行孝不能等」的靜思語,非常感動,點醒自己要把握因緣做好事,開始投入志工的行列。[攝影者:吳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