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環保站功成身退 開啟教育另一扇門

環保站功成身退 開啟教育另一扇門

E-mail 列印
位於兀蘭工業區的慈濟環保教育站於2014年正式啟用,掀開了新加坡慈濟環保志業的新篇章。多年來,作為新加坡唯一一週運作六天的日間環保站,它的成立,逐漸改變了民眾對於環保的看法。

坐落於乃德工程大樓一 樓的環保站,可分成兩大區塊:「教育展區」和「分類區」。越過大閘門,訪客即可看見右邊的教育展區;左邊則是由數個大鐵架整齊排列,用來置放回收物的分類區。

◎環保專家聚一堂

2018年環保團隊再度整修展區,增設互動和體驗式的裝置,讓訪客更能接收環保資訊,無論老幼都能從中獲益。自此,環保站吸引了不少中小學和青年社團組團前來參訪。其中,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Youth Corps Singapore)更是多次參訪學習。

分類區則是各個年齡層,特別是銀髮志工的最愛。透過他們粗糙且美麗的雙手,各類紙張細緻地分類成黑白紙、彩色紙、紙皮等類別,更有利於廠商回收,減少回收過程中所造成的污染。

考驗耐心之餘,如此繁瑣的工序,更考驗著志工的恆心與信心。面對從全島各地運往至此的回收物,志工不喊疲累,反而愈歡喜。這難道不是行動派的「環保專家」嗎?

◎運載物資大船師

每天大量環保物在環保站來回進出,幕後推手是自2006年起投入環保志業的職工馮添福。他見證及參與了慈濟環保站,從友諾士的烏美(Ubi),遷至靜思堂後方,再遷至兀蘭的過程。

日復一日,全年無休,馮添福頂著安全帽,戴著手套,來到全島各個工廠、學校和辦公樓,收集對方特地留給慈濟的回收物。載滿載好後,他根據情況將物資先送來環保站做進一步分類,或直接送往回收商。

環保物資源源不絕,這顯然是個消耗體力的「苦差」。疫情前,馮添福每天需穿梭於全島約三十個收集點。即使是疫情當下,他的「日常打卡站」仍高達二十個,週末也不放假。

「工作就是工作,怎麼會困難呢?」因為從不覺得這是一件苦差事,六十九歲的馮添福迎難而上。「好好規劃,就沒有問題了。證嚴上人叮嚀我做環保的時候要小心,因為回收工作搬上搬下,會很危險。感恩上人的祝福,我感恩一直以來都沒受傷,很安全。」

疫情下,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加强資源整合,決定于2021年9月30日結束環保教育站的運作,轉而在交通便捷的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增設環保教育的功能。

隨著環保站的關閉,馮添福無需載送環保物資,即將轉至其他單位繼續付出。多年投入,他難免感到憂傷:「我當然會想念做環保的日子。到處收環保物,時間過很快啊!」他解釋,雖然有點無助,但是遇到對的時機和因緣,可能以後還會有另一個環保站。

◎對外抬頭說環保

除了馮添福,其他志工和職工也回憶起環保站的點點滴滴。有的想起環保站如何塑造了他們自身的環保習慣,有的則想起2018年整修之前,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陳潤福是社區環保幹事,經常前來環保站付出。2007年起,他開始參與常月環保點的資源回收活動,之後慢慢學會承擔策劃和教育解說的崗位。2018年的整修,當然也少不了他這一位幕後功臣。

「我在這裡學會感恩。我之前對環保不清不楚,現在學會如何惜福愛物。」五十一歲的陳潤福,分享環保站的成立,如何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我以前會覺得很多資源是理所當然的,現在慢慢開始影響身邊的人來做環保。比如說,打包食物時,我會帶自己的餐盒,也鼓勵身邊的人一起做。」

除了影響個人層面,環保站也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影響了志工和部分民眾。早期推動環保志業時,志工傾向於埋頭苦幹做環保分類,很少思考每個動作背後的意義。

隨著環保站教育展區的導覽需求,志工慢慢學會充實自己,懂得和更多參訪團體分享環保知識和個人經驗。

「環保站,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民眾。」慈濟環境永續部經理陳蘇姍解釋道。「我們有機會接觸到學校、社區基層組織等。最近這幾年,我們還接待了國家環境局、新加坡青年志願團隊等政府機構。他們認可了環保站的重要性,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

青年志願團隊永續部志工王愉評認為,環保站對該團隊的青年志工,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環保教育站是個寶地!不管是從氣候變遷到廚餘浪費,或是從快速時尚到海洋垃圾,環保站各個主題展區,探討了重要的環境議題。更重要的是,展區能讓青年志工了解到,個人的環保行動如何彼此串聯匯合,發揮更大的能量。」

◎對內凝聚誠與情

除了環保教育和分類回收的良能,環保站也是志工團隊培養誠與情的家。志工經常在這裡聯誼、慶生,甚至開桌辦團圓飯。對志工來說,難免惋惜即將關閉的「第二個家」。

然而,轉個念頭,志工得知環保站在這些年發揮了最大的良能;環保教育的使命仍在,大家對未來仍充滿期待。

陳蘇姍認為:「這八年來,環保站陪伴著團隊經歷過不同的成長階段。現在,我們的核心團隊,已經具備向民眾分享環保知識的能力。」 她接著説:「這些年,我們已經盡力做到最好,因此我不覺得遺憾。現在也是用另一種方式接觸民眾的良好時機。」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執行長劉瑞士補充:「環保站在慈濟的歷史發揮了重要的角色,一路上都有每一位的參與。」

隨著環保教育站的圓滿落幕,環保團隊在9月30日舉辦了一場「線上感恩會」,帶領線上兩百多名志工,一起回顧那一年、那一人和那一念。

環保站的功成身退,並非代表著環保志業的挫折,而是讓環保教育的工作,從一個地點推展到每一個角落。當一扇門關了,另一扇門也會隨之而開。只要推廣環保教育的使命還在,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圖左 :慈濟志工在兀蘭工業區的環保教育站入口,留下最後一次值班的合影。[攝影者:李富民]
圖右 :志工聚集在分類區分類紙張。 攝影/ 林碹珠[攝影者:楊淑元]

圖左 :疫情之下,志工引導民眾把環保物資自行分類,減少接觸之餘,也融入環保教育。[攝影者:林春慧]
圖右 :馮添福幾乎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到夥伴企業去收取回收物。[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十五年來,林寶心經常陪著丈夫馮添福收集回收物,送往回收廠。[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馮添福時而會把物資送往環保站分類,然後再送往回收廠。[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志工陳潤福(左)引導民眾自行分類,從家裏帶來的回收物。[攝影者:林春慧]
圖右 :有的民眾,也會特地前來參訪環保站的教育展區。[攝影者:王秀娟]
圖左 :為了符合最新的防疫措施,環保團隊在9月30日舉辦了一場「線上感恩會」,為環保站畫上圓滿句點。[攝影者:黃芯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