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大洋洲 澳洲 市政府與慈濟同行 美善力量加乘

市政府與慈濟同行 美善力量加乘

E-mail 列印
澳洲分會慈濟志工在新南威爾斯州耕耘已經進入二十五年,慈善工作包括天災的救助及配合政府在國家公園種樹、加上回收鋁罐、淨灘、送餐給流浪漢、訪視、牙醫義診、新芽助學金等等,關懷社區的積極行動,得到了當地市政 府的肯定。

在疫情期間,今年(2021年)七月分Eastwood伊士活市政府撥款澳幣一萬元(約合新臺幣十九萬九千元)給慈濟作為鼓勵,支持送食物包活動,照顧有需要的居民。

◎購物感動店家捐款行大愛

根據瑞士信貸集團2020年的全球財富報告資料顯示,澳洲成年人的資產平均值為31.5萬澳元(23.8萬美元,約合新臺幣六百二十六萬九千二百四十元)排名世界第一。新冠病毒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澳洲也不例外,許多家庭的經濟出現了困難,「一個社會、兩個世界」貧富間的拉距可想而知。

慈濟跟負責管理公屋和居民的Link Wentworth林克文沃什公司合作,了解需要被幫助的居民。志工主動走入社會的暗角,提供食物包,把愛送到所需家庭手中。食物包的內容包括白米、麵條、麥片、鹽、調理包、食用油、罐頭、洗髮精、洗衣粉、衛生紙等等。食物包內的食物來自食物銀行,價格比較便宜,不足的部分,志工會跟大批發公司採購。

林克文沃什公司從一開始不知道慈濟這個組織,到逐步地與慈濟合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志工們的用心與真誠,該公司主動捐款三千五百澳幣(約合新臺幣六萬九千六百五十八元),委託慈濟準備聖誕禮品給公屋居民。

志工張金芯的女兒從墨爾本回來探望父母,短暫地在雪梨停留五天。張金芯及李后玉把握因緣,邀請女兒們一同前往商店,採購一百份的聖誕節禮品,慈濟人的愛代代傳承。

◎發放物資安定弱勢家庭

過去二十年志工晉燕鋼和賴麗君,負責打包週五收回來的麵包,志工們再一起去公屋社區發放,除了把麵包送給公屋居民,並保持聯絡,提供必要的協助。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為了確保公屋居民的健康,所以暫時以發放食物包的形式,代替回收的麵包。

慈濟與林克文沃什公司合作,志工張金芯第一次只拿到十個家庭名單,食物包發放當天,公屋管理負責人Jasmina觀察發放過程,非常有效率而且專業,進而肯定慈濟。所以很快地她又提供了更多居民名單。住在公屋的部分居民有身心障礙問題,也會家暴、酗酒、吸毒,也有許多老人家因為負擔不起房租,不得不申請住在公屋區。

約有十位志工每個月一到兩次,在分會打包食物包,數量大約一百五十包。其中有三十五份到Gladesville格雷斯為雷華人社區,另外六十份食物包送到Eastwood伊士活、格雷斯為雷、Marsfield馬斯福爾得地區,還有五十份食物包送給慈濟照顧戶。

有些公屋居民因為病毒疫情而不敢外出,獨居老人家部份雖有子女,可是很少來拜訪他們。所以看見志工,像是見到親人般,老人家高興地與志工們話家常。志工挨家挨戶發放食物包,同時進行家庭探訪,關懷受助家庭的需要。

◎見苦知福能付出即是福

志工夏鳳霞去到公屋地區送食物包,有些華人長者、鄰居都是西人,見到有華人志工來發放物資,高興地拉著志工談天捨不得離開。因為不懂英文,平常沒有聊天的對象,實在寂寞!

她說能夠幫助他們,是福報也淨化了自己的內心;同時也警惕自己要更加努力學英文。在華人公屋區看見華人非常團結,彼此互相照顧,就像一個大家庭,有熱心的居民出來承擔家長的角色,協助發放物資,非常感動。

志工劉熾榮兒子媳婦都上班,平日協助照顧兩個年幼的孫兒,百忙之中,利用送孫兒上學之後的時間,參與發放食物包。在發放過程,有些住宅區沒有電梯,要靠志工們同心協力把物資搬上樓,送到住戶的手中。

他讚歎志工張金芯的組織能力,事先溝通把所有的居民安排妥當,讓每一次的食物包都能順利地送達到他們手中。自己能有機會參與這樣有意義的活動,心裡很感恩!

九十歲上海李爺爺告訴志工:「我的老伴走了,她如果還活著的話,今年應該是八十八歲。老伴突然走了,留下我一個人,生活就沒什麼意思了。鄰居都是老外,語言也不通,見到面只能揮揮手!你們來看我,我真的很開心!」

慈濟長期關懷的Marsfield High School馬斯福爾德中學,許多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沒有早餐可吃。過去志工都會在每個星期一早上,在學校供應早餐麵包。也是因為疫情,不再提供從麵包店收回的麵包,改由志工送去麥片、牛奶、餅乾和速食麵,給馬斯福爾德中學家境貧困的學生,幫助在發育中的青少年補充營養,不因家庭經濟有困難,餓著肚子上學。

◎食物包結善緣共度難關

在採購和等待送貨及組織志工打包的過程,無一不是考驗,志工陳蕙玲耐心地找到解決的方法,時刻將上人的法放在心中,在行菩薩道上不起煩惱。

說到採購的心路歷程,她謙虛地表示:「訂什麼我就都寫下來,每一次大概八到九樣東西。從來都不一樣的,每次進貨多少錢,都要計算的。多少錢一箱,算算划不划算,用很真誠的心去做,就不會覺得很繁瑣。包食物包也是傳法,把法放在食物包裡面。要把每樣東西都放得很妥當,讓他們打開,就覺得很溫暖,很開心。」

證嚴上人曾經親自示範打包,殷勤教導弟子:「包裹紮實嚴謹,讓收受者滿心歡喜,也是結一分歡喜緣。」

上人以身作則的典範,弟子們打包救濟物資都記得要把愛心包進去,展現誠意。物資打包不僅整齊,物品重在實用和品質,不論是食物或用品打包,都要展現人文和心意;也將志工們滿滿的祝福,透過愛的接力,將溫暖傳遞給疫情中雪上加霜的弱勢家庭。

圖左 :志工每個月一到兩次在分會打包食物包,數量大約一百五十包。其中有三十五份到Gladesville格雷斯為雷華人社區;另外六十份食物包送到Eastwood伊士活、格雷斯為雷、Marsfield馬斯福爾得地區;還有五十份食物包給慈濟照顧戶。[攝影者:葉莉莉]
圖右 :九十二歲的上海李爺爺(中)告訴志工:「老伴突然走了,留下我一個人,生活就沒什麼意思了。鄰居是老外,語言也不通,只能揮揮手。你們來看我,真的很開心!」[攝影者:葉莉莉]

圖左 :志工張金芯的女兒從墨爾本回來探望父母,短暫的在雪梨停留五天。張金芯及李后玉把握因緣,邀請女兒們一同前往商店,採購一百份的聖誕節禮品,讓慈濟人的愛代代傳承。[攝影者:陳蕙玲]
圖右 :志工們打包救濟物資把愛心包進去,展現誠意,物資打包不僅整齊,物品重在實用和品質,不論是食物或用品打包都要展現人文和心意。攝影者:吳林樺[攝影者:林美鳳]

圖左 :志工到家戶發放食物包,同時進行家庭探訪,關懷受助家庭的需要。[攝影者:張金芯]
圖右 :慈濟長期關懷的Marsfield High School馬斯福爾德中學,許多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沒有早餐可吃。過去志工在每週一早上,在學校供應早餐麵包。[攝影者:簡彥淑]

圖左 :因為疫情,不再提供從麵包店收回的麵包,改由志工送去麥片、牛奶、餅乾和速食麵,給馬斯福爾德中學家境貧困的學生,幫助在發育中的青少年補充營養,不因家庭經濟有困難,餓著肚子上學。攝影者: Ms Tina Mo[攝影者:林美鳳]
圖右 :有些公屋居民因為病毒疫情而不敢外出,看見志工像是見到親人般,老人家高興地與志工們話家常。[攝影者:葉莉莉]
圖左 :志工陳蕙玲謙虛地表示:「包食物包也是傳法,把法放在食物包裡面;要把每樣東西都放得很妥當,讓他們打開就覺得很溫暖,很開心。」[攝影者:林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