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基隆 夫妻同善 用雙倍力量做慈濟

夫妻同善 用雙倍力量做慈濟

E-mail 列印
「十幾年前她推我走入慈濟,現在(2021年)我牽著她的手,夫妻同心,一起自由自在做慈濟,除了力量加倍,跟著上人走的步伐也更堅定。」張炎煌2009年曾受證為慈誠,今年更陪同同修張曾素華一起參加委員培訓, 他感恩地說出其心中的歡喜。

◎染惡習 嫌隙生

1960年出生於基隆的張炎煌師兄其專長是泥作,因為工作職場的關係,沾染了抽菸、喝酒等惡習,時常早出晚歸,夫妻因而時常引發口角,在工地現場更時常看到夫妻倆「你丟土,我潑水」互不相讓的衝突場面,夫妻關係逐漸惡化。

早年曾涉獵佛學的張曾素華,對於上人慈悲濟世的理念非常認同,為了導正先生不良的行為,她力勸先生走入慈濟。1995年夫妻倆投入社區環保,2008年張炎煌參與社區志工見習,2009年參與慈誠培訓,後續擔任協力隊長七年至今,一路走來不論環保、香積、生活組、訪視、助念、經藏演繹、醫院志工,處處都有夫妻倆同行善道的精進身影。

唯張炎煌雖然走入慈濟多年,但早年夫妻間的嫌隙,懷疑猜忌之心一直在張曾素華心中揮之不去,不時會跟蹤先生的行蹤,來證明其所言的虛實。對於太太的不信任,讓張炎煌在參與志業活動偶而會有所顧忌。

因為感念上人為了弟子的慧命,拖著病體、吊著點滴,為弟子說法的用心良苦,希望能幫上人多做一些的心念,張曾素華遂於2021年在同修張炎煌的鼓勵下一起參與培訓。夫妻同行善道,彼此多了一份同理及體諒,也化解其冰封多年的猜疑心。

◎有心就不難 不會學到會

2021年培訓期間,新冠疫情尚未平歇,很多課程或讀書會都採線上學習,對於不會上網的張炎煌來說,線上學習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剛開始一學就忘,讓他心生煩惱。但他堅信雖然學得比別人慢,但只要有信心,一定學得會。因此他不斷尋求法親的幫忙,大家也都很樂意教學,讓他不會學到會。他開心地說:「來慈濟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學到會。」

近年證嚴上人積極推素,自1997年因為父親罹患重病開始茹素至今,於是他更把握任何參與友人聚會或慈濟活動推素的機會。他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吃素不僅不會營養不良,甚至更有體力,可以應付工作上的任何挑戰。在他積極推素下,很多友人慢慢地會在聚餐時準備更多的蔬食,讓大家一起品嘗,體會素食對身體健康的好處。

而於1995年因為資深慈濟志工林秀華的因緣,開始結合同修張炎煌及社區同好投入社區環保推廣,至今已經二十餘年的張曾素華,對於堅持做環保的動力就是為了愛地球,讓子孫能永續生活在乾淨的環境。除此之外,做環保還能累積福德因緣,一路走來,孩子平安長大,孝順乖巧,家庭美滿,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菩薩的庇佑,她心中充滿無限感恩。

◎轉心性 同心行善道

張炎煌自從加入慈濟後,經過上人的教誨及慈濟的人文薰陶,原本是一位脾氣暴躁的人,開始轉變心性,戒菸戒酒,成為一個細心、貼心、愛家的男人。現在張曾素華形容自己彷佛是被先生捧在手心般的幸福,處處關心她生活或勤務的小細節,她感動地說:「因為有慈濟,我找回心目中理想的先生。」也讓她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未來要以二倍的力量,一起在慈濟的菩薩道往前衝,幫上人分擔更多事。

而近二年來張曾素華參與見習培訓,和先生參與更多慈濟活動,更加了解先生一直用心投入的志業,都是遵循上人的教誨,做利益眾生的事。回想之前對先生的猜忌,張曾素華不時地暗地裡跟先生懺悔。

培訓前張曾素華的情緒常會卡關,培訓之後,遇到情緒起伏,會先靜下心來,和自我內心商量,凡事退一步想,放下執著後,心境反而更自在。張曾素華很感恩同修張炎煌一路陪伴,她也很感恩媽媽及婆婆的祝福,媽媽堅持在她回花蓮尋根後的第二天才往生,而病中的婆婆不斷地鼓勵她「希望能看到她穿慈濟旗袍」,家人滿滿的祝福,讓她更堅定不悔地走這條人間菩薩道。

2021年12月2日夫妻將在新店靜思堂,接受上人的祝福受證為委員,張炎煌發心立願地說:「未來夫妻倆更要同心攜手走慈濟路,承擔如來家業,生生世世跟著上人,為佛教、為眾生努力付出。」

圖左 :張炎煌及同修張曾素華在蘆洲靜思堂參加全球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課程。(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
圖右 :張炎煌(右一)及同修張曾素華(左一)參與基隆百福社區的訪視。(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

圖左 :張曾素華(右一)在基隆靜思堂製作饅頭。(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
圖右 :張曾素華在基隆內寮環保站做環保。(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

圖左 :張炎煌(右)在基隆靜思堂環保站鋪連鎖磚。(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
圖右 :張曾素華(左)在基隆靜思堂環保站鋪連鎖磚。(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
圖左 :張炎煌夫妻與主委鐘美玲參與三重培訓課合影。(張炎煌提供)[攝影者:劉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