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看見另一種陪伴 親子班疫下教學

看見另一種陪伴 親子班疫下教學

E-mail 列印
慈濟快樂親子成長班(簡稱親子班)的常月課程即將開始。白色長桌邊,司儀林麗卿正在做上場前的演練;這張桌子同時也是兒童布偶安安和樂樂的「舞臺」,范國文和陳瑋妮正複習臺詞,他們一手套上布偶,始終保持高舉姿勢 ,另一隻手則縮在身子下方,握著手機看腳本。

疫情下的上課日,住家客廳暫時化身攝影棚,親子班的九人策劃團隊各守崗位,緊張而有序做最後測試。林洋葆像導播,被好幾臺筆記型電腦和顯示器圍繞,對著轉播畫面和音控敲細節;朱佩雲邊對著電腦測試影片播放,邊在手機和夥伴溝通,不時還跑進家中書房,檢查真正的播出效果。

同一時間,在另一個志工家裡,還有擔任司儀的黃蔓薇和黃曉琳,以及林美鑾和陳美玉坐鎮處理親子班,孩子上線等各類疑難雜症。

◎啟動雲端上教學 隔螢幕成為常態

親子班從實體轉線上將近兩年了,回想2020年2月,因應志業體防疫措施升級,親子班緊急啟動線上教學,迎來第一波實體轉線上的教學經驗—將不同年級的三班孩子(信心班、毅力班和勇氣班)以及家長合併,變大班制授課;整合教材之餘,團隊還惡補各類數位工具的應用,自費採購應用程式。

因種種限制,疫情前三個半小時的課程縮短為兩小時。幾堂課下來,遇到不少狀況,整體成效不如面授般好,還比以前忙了許多。

朱佩雲說:「大家當時的共同使命是不讓親子班因疫情停辦,邊走邊整隊,朝同一方向完成每個月的內容。」協調之一的林麗卿透露,團隊有感課堂品質不如預期,而把2020年全年學費退回給家長。

起初缺乏臨場經驗,親子班完全採用制播模式,後來逐漸提升現場直播的比例,也反映策劃團隊信心的提升。進入2021年,疫情趨緩但防疫隱憂仍多,除了在三月的一堂實體課,隔著螢幕、戴著耳機或聽喇叭與親子班孩子互動,已經成為常態。

◎疫情催生改變 由關愛成長出發

都說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但現在卻無法親身接觸,團隊因此檢討,即使是以前在實體課,孩子都會偶爾分心、東張西望,何況線上學習孩子處於被動和單向交流,專注難度肯定更高。

策劃團隊積極改善,善用文字結合圖像進行活動,也播放影音素材提升趣味性,亦以遊戲創造互動,每段環節都不超過十五分鐘,希望儘量把孩子的專注力留下來。

要如何吸引小朋友、延長他們的注意力,成為策劃團隊每次備課都必定反復檢視的挑戰。說教的方式行不通,林麗卿想到,用形象生動的布偶,加上戲劇化的演出,或許是有效的方式。林洋葆笑說,一開始眾人聽到提議,都認為是「太天馬行空的瘋狂想法」,但還是硬著頭皮,發揮人人的力量,一步步完成不可能任務。

林洋葆網購了簡單的布偶原型和縫紉機,有人捐出畢業親子班孩子的衣服,請一位志工幫忙縫製鞋子,就這樣兩隻布偶「安安」和「樂樂」誕生了。

安安、樂樂像是課堂上最小的孩子,也是教師的小助手;安安比樂樂調皮,偶爾會忘記遵守規定而麻煩不斷,樂樂則是好學生的榜樣。兩個個性迥異的布偶,在對話時也類比孩子的心聲,讓電腦螢幕前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共鳴。

扮演「安安」的范國文被其他人取笑說「演上了癮、非常享受其中」。私下相當靦腆的他說,扮演難度不僅在用各種誇張、傻乎乎的肢體動作和聲音來表現布偶的喜怒哀樂情緒,他也投注大量時間心思,構思玩偶的腳本對白,「布偶負責講出孩子的心聲,我寫的時候一直在想著的是,孩子是怎麼思考的。」

最終,所有直播教學的技術、數位工具的應用、製作和扮演布偶的技藝等,其實都還是由關愛小朋友的成長出發。

◎用心就是專業 人本教育無終點

朱佩雲在親子班走過十八年,渾身上下充滿活力和幹勁。她說,每月一次的課堂都要經過至少三到四次的課務會議規劃,疫情下的挑戰雖然大,但不斷翻新教學和溝通方式,其實才是教育常態。

林麗卿說:「曾經,我們拿的是臺灣本會的教案教材,到後來,我們不僅有了本土的內容,還學會用五彩繽紛的簡報呈現。」

現在,課程從見面交流變成了線上直播, 團隊近來更挑戰製作布偶短劇,在家各自換上視頻背景圖隔空演出,配上各式各樣的道具、音樂和特效,希望讓親子孩子感覺就好像身臨其境,看話劇演出一樣。林洋葆說:「我們要求自己要把證嚴上人給孩子的訊息,用孩子能聽得懂的方式去傳達。」

這群策劃團隊都曾為人父母,但大環境在迅速變化,上一代的育兒經驗只供參考,無法照單全收。孩子的專注力、中文聽讀能力、「師親生」教學模式等等,都與十多年前不同。朱佩雲說:「假若親子班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環境,只會令小孩不喜歡來上課。」

事實上,疫情衝擊的何止是孩子的學習,連家長都需要時間去適應和配合。

為保持網路直播的順暢,所有參與的親子都關閉了攝像頭和麥克風,多少影響孩子互動和參與度。因此策劃團隊從家長下手,每月都設計親子共作的「生活實踐」環節,例如鼓勵親子到蔬食餐廳茹素後打卡拍照,讓小朋友親手做手工送給爸爸媽媽,邀請孩子以愛護動物為主題繪畫等。

◎生活實踐生活化 互動迸發出創意

所安排的生活實踐都是生活化,適合親子程度且形式靈活的,譬如以「我是環保HERO」為主題的生活實踐,就開放讓親子選擇參與環保的方式,有人一起在週末去公園、海邊淨攤;有人選擇週末親子共騎腳車,低碳出行;也有孩子廢物利用,手工改造舊物;或種花種菜,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吃到可口的蔬菜。親子互動迸發的創意,讓團隊相當驚豔。

策劃團隊也鼓勵家長把孩子學有所用的生活實踐記錄下來,然後分享照片或心得。通過群組平臺收到的照片,也會製成短片在每月課堂播放回顧,和所有孩子分享成果。家長們起初不太習慣主動分享生活點滴,到後來互相鼓勵和感染,這對策劃團隊而言,也是鼓舞人心的正面回饋。

林洋葆則認為,親子班本來就是讓孩子學習比較放鬆的時間,可以稍稍放下嚴肅、正經學習的期待,反而要從長遠角度回過頭省思現狀:「不要一直想著要去『改變』孩子,親子班的重點也在家長……要記得我們只是一個月陪伴他們一次,每次短短兩小時。」

時常困擾線上課堂的難題,例如小朋友難以持續專注、參與度較低,在親子班也無一倖免,但策劃團隊不太讓自己一直「掉入」聚焦處理這類事務的漩渦裡,朱佩雲坦言:「當然線上(親子班)是有很多遺憾和不完美的部分。但教育是永恆的希望工程,就像高樓建起前的一磚一瓦,親子班是『種下種子』的階段,只要在心中種下了善種子,就有機會在慈少、慈青階段看到發芽結果。」

「我們沒有想那麼多,像當年(新加坡慈濟前執行長)劉濟雨師兄說的,一個決心、一粒種子,就這樣踏出去,敢做就對了。」朱佩雲強調。

圖左 :團隊初次手工製作的布偶安安(右)和樂樂(左),把小朋友的個性表現得活靈活現,讓課堂變得生動起來。[攝影者:李富民]
圖右 :范國文(右)和陳瑋妮都是初次扮演布偶戲角色。[攝影者:李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