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兒童中文班老師 以三「心」教育學生

兒童中文班老師 以三「心」教育學生

E-mail 列印
「早安!」週日好熱鬧,上午十點不到,兒童班一個個孩子帶著可愛的笑顏,踏進了慈濟日本分會,因為他們要來上課。

這裡是人文教室「兒童中文班」,有一群以「人文教育」為理念的老師與慈濟志工們,他們週日到分會 照顧想學習的孩子們,有老師指導中文、教導靜思人文,還有大愛媽媽(簡稱愛媽)陪伴關懷,讓孩子們感到安心。

◎緣深常在此 教學而無倦

目前擔任中高級班導師的陳詩萍老師,畢業於新竹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在臺灣小學任教期間,就常接觸慈濟、參加教聯會活動。後來因為結婚來到東京,因緣際會之下,參與日本分會《雙月刊》志工,並在人文教室協助教學。

喜歡教學的陳詩萍很感恩到了日本,還能繼續從事教育工作,付出自己的一點力量;能與這裡的孩子、家長結下好緣,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與在臺灣教學有些不同,面對母語不是中文、一週只上一次課的孩子們,如何把握每次上課時間,營造愉快的上課氣氛,設計有趣的課程是更重要的,希望每堂課都能讓孩子帶回滿滿的收穫。

除了中文,每個月一次的「靜思語課」,也都是與人文教室的老師們腦力激盪的成果,期待透過課程,在孩子心靈種下善的種子。證嚴上人曾開示:「真心的教育,一定要有三個心——老師心、父母心、菩薩心。」陳詩萍期許自己能用這三個心,在教育路上繼續陪伴孩子們成長。

翁惠玲老師自2002年開始在人文教室任教,十多年來誨人不倦,是人文教室資深教師。畢業於日本女子文化短期大學後,認識了也在慈濟任教的會田淑美老師與河村吉美老師,開啟了教授中文的道路。

有耐心的翁惠玲,總是像媽媽一般照顧著每位孩子,對於每個活動也都竭力協助與配合,她說:「在人文教室任教的這些年,愈接觸慈濟,內心愈能感覺歡喜,這裡彷彿一個大家族,彼此互相關心、扶持,雖然是教學生,但其實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創意無限,常有妙點子的卓美利老師,也是資深教師之一。當初因為孩子來上中文班,從此認識慈濟,也因此投入人文教室志業。畢業於日本學藝大學藝術系的美利老師,喜歡以活潑的互動式教學,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也常鼓勵孩子們感受生活中的美善,課堂中總是歡笑聲不斷。

最早接觸中文教學,是從教自己的孩子開始,之後朋友也拜託她幫忙,一兩個孩子也是教,五六個孩子也是教,慢慢地也教出經驗。曾在小學擔任日本語支援,協助翻譯,幫助初到日本不會日文的家庭,更讓卓美利覺得自己可以投入更多力量,幫助想學習中文的孩子們。

前幾年,因為家庭因素而暫停人文教室工作,今年(2021年)又再次回到這團隊了,有她的加入,人文教室更添活力!

◎語細慈母心 駐此教他子

林幸津個子嬌小,卻能輕鬆地抱起每個孩子。她總是面帶笑容、說話輕聲細語,彷彿有魔力一般,讓小小孩能安定下來,她就是幼幼班的林幸津老師。她是三個兒子的媽媽,兩個大兒子現在已經在臺灣念大學了。

當初經過日本友人介紹得知慈濟人文教室,帶著小兒子來上中文,因為喜歡小朋友,所以在美利老師的幼幼班教室裡當助教,幫忙照顧小小孩,一幫忙就是三年,沒有間斷。從一開始在旁協助,到後來能獨當一面設計課程,六年前開始成為幼幼班專任老師。

林幸津引導一群三、四歲的小小孩,從遊戲、勞作中感受學習中文的樂趣,總能讓剛進教室時,淚眼汪汪的孩子們笑顏逐開。

她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她說:「在慈濟任教,最感動的是志工們的無私奉獻,提供乾淨的教室,也支援裡裡外外的瑣事,讓老師能安心教學;人文教室也常舉辦各項活動,讓孩子們懂得孝親、惜福、感恩,很有意義。」

陳玲韻老師有著專業的音樂素養,在臺灣她是YAMAHA的專任鋼琴教師;結婚到日本後,成為了專職家庭主婦相夫教子。從小在慈濟家庭長大的陳玲韻,對慈濟並不陌生,十四年前帶著大兒子來人文教室學中文,之後小兒子也上幼幼班,在孩子上課的時間擔任志工,協助愛媽志工工作,漸漸地對日本分會、對人文教室更加熟悉了。

2013年開始接任幼幼班導師,陳玲韻運用音樂教學的經驗,以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讓課堂總是不冷場,也以教自己孩子的媽媽心照顧每個學生,為升入門班前的孩子們,奠定了良好中文基礎。2015年她受證成為慈濟委員,現在不只在人文教室付出,也在其他的志工活動中貢獻力量。

說話總是中氣十足、個性直爽的陳書慧老師,因為結婚而來到日本,原本在僑校任職。有一次,到人文教室協助英文班代課後,就與慈濟結下緣分,目前擔任兒童初級班導師,學生主要是小學、中年級的孩子。

成功大學藥理研究所畢業的陳書慧老師,有著清晰的邏輯、理性的思路,善於分析,課堂中高揚的聲調、明顯的肢體動作,總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慈濟不只教中文,也教生活人文;在這裡可以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成長,並且日日感恩。

◎愛為傳家寶 人文代代傳

從小在慈濟家庭長大的黃韻璇老師,是第三代的慈濟人,在日本上智大學留學期間,也以海外慈青的身分參與慈濟活動。2012年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全家再次搬回日本東京。2016年受證慈濟委員,平時參與志工付出,週日則在人文教室擔任入門班導師,也參與靜思語教案設計。

入門班學生主要是小學一、二年級孩子,對中文的讀寫剛剛起步,黃韻璇除了教導基礎中文以外,也會帶入慈濟「感恩、尊重、生命、愛」等人文課程,透過生動有趣的活動設計與遊戲,讓這群活潑且精力十足的孩子們,總是期待上課,課堂中也常歡笑聲不斷。

慈濟教育以「人」為本,上人曾說:「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而學,學而做。」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黃韻璇認為以境示理,讓學生將靜思語實踐在日常生活中是最重要的,也希望將善的種子扎根在這群赤子心中。

對日本文化有著憧憬,而到日本留學的林偉權老師,研究所畢業後留在日本發展。也是在慈濟家庭中成長的他,於2017年受證「慈誠」。除了小時候,曾參加慈濟兒童精進班,及參與慈濟社大的影響外,土耳其滿納海學校也讓林偉權深受感動,成為他發願在人文教育志業付出的主因。

他說:「孩子是很單純的,給什麼樣的環境,就會有什麼樣的吸收和成長。」中東諸國因為長年戰火,導致很多孩子,在學齡年紀就會使用槍械,學到的都是仇恨;但滿納海學校的孩子們,在慈濟人文的影響下,眼中充滿著愛與希望。當得知臺灣花東風災嚴重時,能自發性的在校內發起募款活動,懂得助人的孩子是真正幸福的,也是教育的目的。

在兒童班協助教學的這幾年,林偉權老師依學習歷程與經驗去引導學生,不斷思考更適合的教學方法。他謙虛地說自己還在持續學習中,人文與教育的確不容易,他會繼續陪伴孩子成長,並默默祝福。

日本分會人文教室,目前兒童班裡的這八位老師,分別指導三、四歲開始的幼幼班,到中學以上的中高級班。老師們各有所長,踏入慈濟因緣也各不相同,唯一一致的就是認同慈濟教育理念,用媽媽心、菩薩心,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只教中文,更教人文,堅守教育崗位上,持續澆灌愛心在東瀛的國土上!

圖左 :林幸津老師很喜歡在慈濟任教,最感動的是志工們的無私奉獻,提供乾淨的教室也支援很多瑣事,讓老師能安心教學;人文教室也常舉辦活動,讓孩子們懂得孝親、惜福、感恩,很有意義。[攝影者:陳雅琴]
圖右 :林偉權老師於2017年授證慈誠。小時候曾參加慈濟兒童精進班,及參與慈濟社大的影響,土耳其滿納海學校也讓他深受感動,成為他發願在人文教育志業付出的主因。[攝影者:陳雅琴]

圖左 :黃韻璇老師是第三代的慈濟人,除了教導基礎中文以外,透過有趣的活動設計與遊戲帶入慈濟人文課程,讓這群活潑的孩子們總是期待上課,課堂中也常歡笑聲不斷。[攝影者:陳雅琴]
圖右 :成功大學藥理研究所畢業的陳書慧老師有著清晰的邏輯、理性的思路,善於分析,課堂中高揚的聲調、明顯的肢體動作總也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攝影者:陳雅琴]

圖左 :畢業於日本學藝大學藝術系的卓美利老師,喜歡以活潑的互動式教學讓孩子們快樂的學習,也常鼓勵孩子們感受生活中的美善,課堂中總是歡笑聲不斷。[攝影者:陳雅琴]
圖右 :陳詩萍老師很感恩到了日本還能繼續從事教育工作。上人曾開示:「真心的教育,一定要有三個心:老師心、父母心、菩薩心。」她期許自己能用這三個心在教育路上繼續陪伴孩子們。[攝影者:吳惠珍]
圖左 :陳玲韻老師運用音樂教學的經驗,以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讓課堂總是不冷場,也以教自己孩子的媽媽心照顧每個學生,為這群升入門班前孩子們奠定了良好中文基礎。[攝影者:吳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