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疫情下反應踴躍 募集一百袋血

疫情下反應踴躍 募集一百袋血

E-mail 列印
隨著政府放寬防疫管制措施,街道和商場變得熱鬧,各類活動逐步恢復。2022年3月26日,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和新加坡紅十字會(Singapore Red Cross)合作,在位於巴西立的靜思堂舉辦今年首 次社區捐血活動。

當天,響應捐血的民眾絡繹不絕,共有一百二十五位善心人士前來登記,最終成功募得一百袋血。三十三位慈濟志工歡喜付出,靜思堂裡裡外外熱鬧非凡,是近兩年來難得一見的景象。

◎捐血再捐款 歡喜又感動

活動前,慈濟和紅十字會通過鄰里的活動布條和社交媒體平臺宣傳,力邀大家獻愛捐血。負責引導民眾的志工蔡淑萍分享,以往在捐血活動當天,志工會到人潮集中的地鐵站等地進行宣導,同時安排交通,載送民眾往返地鐵站和靜思堂。

儘管現下宣導活動因防疫限制取消,民眾依舊熱忱不減,她說:「一大早,就有民眾走進靜思堂捐血。」

成功捐血的實業家曾憲駿表示,在WhatsApp平臺收到紅十字會的訊息,就抽空前來。他感慨地說:「能夠回到熟悉的環境,沒有約束,感覺很輕鬆祥和。志工歡喜的笑臉、友善的問候,讓我有『回家』的感覺。」

曾憲駿參加慈濟多年,因業務繁忙,很多時候難以抽身參與慈濟活動。唯獨捐血活動,他還是堅持不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必須有健康的身體與福報,才有機會捐血。」

依然密切關注慈濟志業發展的曾憲駿,得知慈濟正在進行「彙聚螢光•種下希望」配對募捐計畫,嘉惠在逆境中求學的清寒學子。他看了三則慈濟陪伴學子成長的影帶,感動地說:「慈濟的教育理念,在於培養孩子面對生活挑戰的韌力。慈濟不離不棄接力關愛,長期陪伴,讓孩子看到希望,也翻轉他們的人生。」

感動之餘,曾憲駿慷慨解囊,捐款支持配對募捐計畫。他亦發願跟著慈濟人的腳步,投入做志工,讓生命更有意義。

◎安全環境下 防疫需把關

從門口的接待到捐血後的關懷,每個流程都經過用心安排,以求動線流暢。捐血現場播放著慈濟志業影帶,讓民眾在等待的同時,可以聽到、看到發生在地球上的種種災難,以及慈濟人如何走入災難現場,膚慰苦難的人,散播正能量。

前來登記的民眾絡繹不絕,加上必須遵守場內的人數限制,志工親切地引導民眾,加速完成每一個步驟。另一邊,紅十字會的醫護人員仔細把關防疫細節,確保大家都安全的環境下完成神聖的任務。

面對突發狀況和嚴格的防疫需求,首次承擔捐血活動協調的殷清華難免有點緊張,但她和團隊沉著應對,一一化解難題。

為減少不必要的交叉接觸,醫護人員臨時建議把二樓的等候區挪到一樓的登記區。殷清華和團隊在討論後,趕緊調整場地規劃。除了在原本的等候區增加椅子,志工也在玄關置放更多椅子,擴大等候區。中午炎熱無風,大家馬上把電風扇移到玄關,讓等侯捐血的民眾也能感受到絲絲涼風。

她謙虛地表示,「第一次承擔捐血活動,一點概念都沒有,幸好有資深的(連)鳳語師姊不斷鼓勵與陪伴,大家邊做邊學習。」

◎努力保健康 年輕多捐血

五十七歲的志工林矜錕,這天到靜思堂承擔音控,負責播放慈濟志業影帶。原來在捐血活動的兩天前,他已經在國家血庫中心捐了人生的第三百一十八包的血漿和血小板。

林矜錕定期捐贈血漿和血小板,每月一次,每次四小時,雖然耗時又疲憊,然而他卻恆持多年。他透露:「普通人一年最多只能捐四次血。若加上捐血漿和血小板,就能一年捐十二次。」

自十八歲開始定期捐血,為了保持優質的血液,林矜錕努力維持身體健康,堅持每天跑步十公里,除了茹素,也堅持少油、少鹽又少糖,連最喜歡的榴槤和咖哩都不太敢吃,只為時時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遠離「三高」(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膽固醇)。

林矜錕也鼓勵國人趁年輕多捐血,因為每年約有六百人隨著年齡增長或是其他疾病因素而停止捐血。

根據報導,每年約有三萬人需要輸血,疫情期間捐血的人數大幅度減少。甚至在疫情嚴峻時,有些流動捐血活動不得不取消,造成血庫的庫存量低。紅十字會呼籲人人捐血,希望捐血能成為國人的一個社會責任,讓每一包血能救到三個人的生命。

在志工站穩崗位,盡心盡力發揮各自功能下,前來捐血的民眾順利完成助人的心念;但願這些帶著愛心的血液,將在醫院裡發揮搶救生命的功能,造福病患。

圖左 :出錢又出力的實業家曾憲駿,捐血的同時也捐款支持慈濟的慈善教育計畫。[攝影者:潘彗文]
圖右 :以往捐血活動當天,志工多會到人潮集中的地方,如到地鐵站進行宣導,如今宣導活動因防疫考量而取消。[攝影者:潘彗文]

圖左 :縱然臨時改變場地規劃,志工也能把一樓的等候區和外頭的玄關,布置成井井有條的登記區和等候區。[攝影者:潘彗文]
圖右 :在捐血活動的兩天前,林矜錕已在國家血庫中心捐了人生的第三百一十八包的血漿和血小板,他也鼓勵國人趁年輕多捐血。(圖像提供/林矜錕)[攝影者:林矜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