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我總是在生活中蒐集材料,進行裁縫創作和縫製,我從早到晚都全心投入裁縫。是的,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是一名『裁縫師』。因為我能自己製作衣服,我可以縫製自己的衣服,為我的丈夫縫製襯衫,為我的孩子們做衣服。」洛恩開心地說。
◎有心就不難 三個月成裁縫師
在來到裁縫訓練班之前,洛恩完全不會車縫,也根本不懂得如何踩縫紉機。「記得去年(2021年)五月,當如濟神父列出我們的名字時,我當時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以為是要提供一份工作,後來他們說這是要去『上課』。那時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衣服,我也不喜歡做裁縫。而他們卻要求我們要車縫衣服。」
但三天後,洛恩的態度轉變了。她說:「我對著縫紉機下定決心,說:『是我操控你,不是你自己操控自己』。」
裁縫職訓班老師洛西·德莫西(Lorcy Demorcy)說,除非發燒生病,洛恩都不會缺課;即使她有一點生病,仍然會來。「你能感受到她想要工作的決心,她會說身體不舒服,但她卻表現出渴望學習的態度,代表她多麼喜歡裁縫課。」
洛西提到海地慈幼會的如濟神父(Father Zucchi Olibrice,Salésien de Don Bosco)一直在陪伴鼓勵着她們。如濟神父曾說過:「沒有人應該無故缺課,人若是一天不學習,一生就毀了。」
這個「裁縫職業訓練班」,是慈濟與海地慈幼會合作的項目。培訓班設在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Haiti)貧民窟中的拉薩琳區綜合學校(OPEPB,La Saline)的慈幼會職訓中心(Salesian Don Bosco School)。
這個計畫,由如濟神父與三位志工共同執行,目標是以工代賑培訓十七位婦女;她們都來自於貧民窟的特困家庭,多數是單親媽媽。洛恩就是其中的學員之一。
經過三個月的培訓,洛恩成了裁縫班最出色的學員之一。如濟神父還送給她一臺縫紉機,讓她可以開始工作賺錢,改變生活。
「現在的我可以自己縫製衣服,我已經為我的孩子縫了一條裙子,為自己和丈夫縫了襯衫。」洛恩很高興會做片裙、百褶裙、基本的緊身胸衣與制服,也會做學校的三種制服。
「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人想學習手工藝等專業課,那就去學吧,因為你絕不會後悔的。」裁縫職業訓練班學員洛恩說道。
◎裁縫職訓班 結業後自力更生
海地農工產業都不發達,但其中有數家臺灣商人開設的大型紡織廠,是當地人夢寐以求能去工作的公司,但通常紡織廠徵聘新人都會考試,應聘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車縫和裁縫技巧,所以慈濟開辦的裁縫職訓班,將能夠幫助這些婦女在培訓結業後自力更生。
老師洛西說,很多學員剛來時,連根針都不會穿,她們在來上課之前,整天無所事事什麼都沒做;但現在,她們非常認真專注於工作。
「參與了這個課程,就好像收到上帝從天堂送來的禮物。」慈濟海地裁縫職業訓練班老師洛西分享。
參加裁縫班給洛恩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原本洛恩住在德爾馬斯(Delmas)二區,那是一個非常不安全的社區。社區常傳槍聲,令人無法入睡,黑幫分子會闖入民宅,綁架人或殺人,現實迫使她不得不離開住所。
事實上,由於居住的地區不安全,當地許多婦女無法在家工作,在完成裁縫培訓後,這些學員仍然選擇繼續在學校工作。洛恩說:「從我在這裡學習,開始一切好轉,並不是說一切都會好起來,但至少我比以前過得更好。」現在,她終於能安心睡覺,也都做一些關於縫紉的夢了。
有了專業技能,也有了生命的目標,裁縫班給海地的婦女帶來了生活的希望,讓她們對未來更加自信。
圖左 :慈濟「海地裁縫職業訓練班」學員,認真縫製衣服。攝影/凱辛雅[攝影者:范婷]
圖右 :經過三個月的培訓,洛恩·弗洛雷斯塔爾成了裁縫班「最出色」的學員。攝影/凱辛雅[攝影者:范婷]
圖左 :慈濟在海地開設「裁縫職業訓練班」,協助單親媽媽能有一技之長,自力更生。攝影/凱辛雅[攝影者:范婷]
圖右 :慈濟「海地裁縫職業訓練班」展示服裝作品。攝影/凱辛雅[攝影者:范婷]
圖左 :慈濟海地裁縫職業訓練班牆上,掛滿了學員製作的服裝。攝影/凱辛雅[攝影者:范婷]
圖右 :學員完成培訓,能夠自己縫製衣物,對未來也更有自信。攝影/凱辛雅[攝影者:范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