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歐洲 歐洲 英國志工蔡麗娜 跨海前往盧布林援烏

英國志工蔡麗娜 跨海前往盧布林援烏

E-mail 列印
慈濟前進波蘭援助烏克蘭,歐洲各國慈濟志工分梯前往華沙、盧布林、波茲南等地「支援前線」。英國慈濟志工蔡麗娜(慈興)接受英國分會分派,前往盧布林,她欣然前往。

◎舊雨新知 異國相逢

同在歐洲,但蔡麗娜 住在蘇格蘭首府的愛丁堡,得飛越英吉利海峽才能抵達歐洲大陸。6月6日清晨她四點多出門,準備搭早上七點的飛機先飛到倫敦再轉機到盧布林。孰知當天愛丁堡機場的安檢大排長龍,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看著航班表,慶幸的是要搭乘的班機沒有被取消。

抵達倫敦又遇上漫長的等待,她耐心候著,終於上了飛機。幾番折騰,深夜才輾轉抵達飯店,她不敢打擾慈濟家人,直接登記(check in)。

第二天早上,終於與在塞爾維亞國際賑災時認識的德國志工陳樹微會合。奧地利志工游月英(慈直)也曾去過塞爾維亞,不過梯次不同,因此二人是首次碰面。舊雨新知,異國相逢,一心只為國家飽受戰火蹂躪的烏克蘭鄉親。

志工投入的第一個任務是盧布林省文化中心(Wojewódzki Dom Kultury)「友誼之家」的打掃和布置。先從二樓的辦公室開始,這裡因為長時間閒置,堆積不少灰塵,花去大家不少時間。

「烏克蘭的志工非常努力地擦窗子、拖地板、搬桌椅,大家工作很認真,他們要把這個地方打掃乾淨。」蔡麗娜提到,這些志工有隸屬明愛會的,也有慈濟以工代賑的,大家一條心,因為要給長途跋涉而來的鄉親,喘息和諮詢的地方,要讓走進來的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及時補位 身兼多職

來到一樓將做為發放會場的空間,志工幫忙爬上高處,拆掉黑色布幕,蔡麗娜和游月英打開窗戶,讓光線進來,頓時整個場地顯得寬敞又明亮。她們再將原本靠牆排著的椅子一排一排擺放整齊,好預估每場次可容納的人數。

這樣還不夠,舞臺上有些物品得搬移,還要設法讓從不曾接觸慈濟的來眾,多感受一些慈濟人文。她們和陳樹微手腦並用,並外出採購綠色植栽,讓見者更加心生歡喜。

在海外,因為慈濟志工人數不多,常得一個人身兼數職,既要主責又要接引,外加「真善美」的圖文影,人人都是多功能。蔡麗娜整備自己的心態,「帶著純粹是支援前線和珍惜學習的機會,至少可以用手機幫忙拍照記錄。」在現場,她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機動補位。

母親是慈濟資深委員蔡呂秀英(慮循),她是早期跟著上人的弟子,很希望蔡麗娜也能夠走進慈濟。「上人說,行善行孝不能等。我因為在英國結婚待下來,覺得盡孝很不容易,若在這邊做慈濟,相信母親會非常地開心。」遵循著母親的典範身影,蔡麗娜盡己所能做慈濟事。

從2004年開始至今沒有退轉,她努力地開發蘇格蘭與愛丁堡慈濟會務,發揮良能。

◎因為有愛 我們同在

發放過程中,陳樹微得對外溝通協調或是處理疑難雜症,蔡麗娜和游月英就幫忙維持現場秩序、帶動手語及發放購物卡和毛毯。「很多難民在聽到烏克蘭語歌曲和〈一家人〉的時候,深受感動。」蔡麗娜能感同身受,她們遭遇的困境和逃難的心路歷程,很多人對未來都很徬徨。

蔡麗娜盡量給予膚慰,但有時則自己也忍不住跟著落淚,特別是前往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兒童臨終關懷中心時,看到那些罹患各種重症的病童,同為人母,她既讚歎那些偉大的母親,長年累月照顧孩子不辭辛勞,卻也為孩子「還有沒有明天」而擔憂。

「有的孩子默默無語、有的情緒不穩、有的見人就抱,有的重度殘障,根本無法體會他們的真實感受,也無法知道他們未來將何去何從!」蔡麗娜和其中一位母親Hanna都飼養貓咪,二人有了共通話題,相談甚歡,也深深為她的樂觀堅强動容。

Hanna是一位幼教師,她的孩子患有重度殘障,經過細心地照料,已超越了醫生的預期,打破撐不過一年生命的預言,如今已進入第八年了。

Hanna帶蔡麗娜到房間去看貓,因為關懷中心允許他們帶寵物入住,給落難的生活增添一絲安慰。Hanna的母親也在,蔡麗娜拿出隨身攜帶、有臺灣圖案的平安吊飾送給她,並透過手機介紹臺灣的位置。

母女倆很訝異臺灣與烏克蘭距離如此遙遠,志工卻不遠千里來援助,這分情、這分愛,她們收到了。蔡麗娜祝福這對母女能早日回家,「希望烏克蘭的和平早日到來,或許我們有機會到那裏去,和你們重逢。」

相逢不必曾相識,烏克蘭有好山好水好人情,他日或能在自己的家鄉,招待遠道來的慈濟家人。

◎縮小自己 居中聯絡

「波蘭這邊有很多的烏克蘭難民,英國現在多多少少也接收了一些難民,可是跟這種大規模、在地的不太一樣。」蔡麗娜是英國來盧布林支援的第一個志工,回程的機票是6月13日,歐洲志工都很希望盡一分心力,後續有志工要前來支援,她將全力協助規劃行程,以減少長駐盧布林陳樹微的工作量。

然而「國際賑災,常常都有變數。」這次的變數又多了COVID-19!盧布林的文史處團隊陸續有二位確診,無法跟著前往即將於6月15日在奧坡雷(Opole)的大型發放,她決定留下來陪伴陳樹微、游月英,幫忙打點。

「場次期間有空檔,我偶爾會跑到體育館的制高點去拍大場面圖像,希望能多少補一下真善美人力不足。」在奧坡雷發放這一天,蔡麗娜和長時間等候的烏克蘭家庭,隨著手語歌曲和背景音樂現場起舞,逗逗小孩,讓氣氛輕鬆一些。

當英國志工林正中和馬君臺,介紹慈濟、環保毛毯時,她和荷蘭志工連怡瑩在後方有默契地一起承擔核對卡號和毛毯數量的工作。

奧坡雷體育館(Opole Stegu Arena)除了聚集每個家庭的小朋友,又多了幾隻可愛的狗狗,讓現場更加熱鬧起來。而最令人開心和安慰的是,很多烏克蘭鄉親願意打開自己扁扁的荷包,找出紙鈔和零錢來幫助更多的鄉親和苦難人,相信孩子們也都能受到啓發。

二天六場次,志工完成了近一千二百份的物資發放,從不熟悉到即時修正必要的環節,蔡麗娜累積了一些不同場合的發放經驗,她深刻體會到前線行動的不容易和「變化球」之多,因此擁有更多的善解、包容及感恩、互愛,才能做得歡喜自在。

「國際賑災不但是愛灑人間的道場,也是慈濟志工倾聽彼此,彈性補位,成就他人的道場。」除了向前輩學習,蔡麗娜也與年輕志工互動,希望能拉近他們的心,成為慈濟的種子。她用心用愛在每一個環節,和團隊一起努力,送給烏克蘭鄉親無限的愛與關懷。

圖左 :蔡麗娜(中)是英國來盧布林支援的第一個志工,與德國陳樹微(左)、奧地利游月英(右)合作無間。[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發放前,蔡麗娜先整理要發放的毛毯。[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蔡麗娜和烏克蘭婦女Hanna都有飼養貓咪,二人有了共通話題,相談甚歡,她深深為Hanna的樂觀堅强動容。[攝影者:朱秀蓮]
圖右 :蔡麗娜(左)送平安吊飾給Hanna的媽媽。[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蔡麗娜(中)與烏克蘭鄉親溫馨互動,還會幫忙逗小孩。[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蔡麗娜和英國慈濟志工林正中(左二)、馬君臺(左三)在奧坡雷(Opole)發放,帶動〈一家人〉手語。[攝影者:呂佩玲]

圖左 :蔡麗娜很欣慰烏克蘭鄉親願意打開自己扁扁的荷包,找出紙鈔和零錢來幫助更多的鄉親和苦難人。[攝影者:呂佩玲]
圖右 :6月9日,由盧布林省文化中心轉型作為服務烏克蘭難民中心的友誼之家(Wojewódzki Dom Kultury)於今日啟用。上午志工從旅館徒步約十五分鐘前往會場,也為隔天10日的發放進行準備。[攝影者:朱秀蓮]
圖左 :蔡麗娜(左)和曾一起前往臨終關懷中心發放的荷蘭慈濟志工連怡瑩,有默契地一起承擔對卡號和對毛毯數的工作。[攝影者:呂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