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他們再把這分愛的伴手禮,趕在農曆新年前,贈 送給同樣無法回鄉、留在新加坡求學,或為事業打拼的新山慈濟人,或其他來自新山、古來及笨珍的慈濟人眷屬,讓他們即使無法回家過年,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疫」橋之隔 過年有家歸不得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即使經過一整年的努力,新馬兩地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趨嚴峻。眼看2021年春節倒數只剩不到一個月,邊境依舊深鎖,擋在歸心似箭的遊子前面,不只是一條寬約1.5公里的柔佛海峽,新加坡頒布的阻斷措施和大馬的行動管制令,讓昔日只需數十分鐘的回家路,如今變成了咫尺天涯。
來自新山的慈濟委員黃麗玲(慈昀),是新加坡烏節路的一名「改衣裁縫師」,過去她每天來回新馬兩地謀生,如今被迫在新加坡居留,離家已超過四個月。這幾個月,她努力去適應獅城的生活環境,但寄居在外總不比住在自己家方便。她坦言:「自己想要煮又不能煮,一個人吃又很麻煩,所以在這裡生活有點不習慣。」
還好在新加坡有不少和她一樣來自新山的慈濟法親,大家彼此凝聚在一起,不時邀她到他們的住處聚餐,讓她人在異鄉,依然能夠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暖。
「我是去年(2020年)9月過來新加坡的,有一位朋友比我早,從去年3月起,在新加坡租了一個房間,無法回家,讓她感到悲傷。」看到其他人和自己一樣有家歸不得,黃麗玲突然萌生「做年餅送關懷」的念頭:「或許我可以製作年餅,送愛給滯留在這裡的新山法親們。」
◎自組生產線 傳統年餅解鄉愁
「剛開始,我以為只需做十多盒。」黃麗玲原本只想簡單做些『傳統年餅』饋贈法親,她將自己的想法,向其他同樣滯留新加坡的新山慈濟人提出,並得到一致認同,開始在新山志工群中詢問和統計人數,沒想到消息傳開後,需要關懷的人數如雪球般愈滾愈大,最後收到了八十盒的訂單,大大超出了黃麗玲原有的預算。
眼看年關將至,所剩時間不多,為了能及時將年餅送到法親們的手中,一開始黃麗玲選擇了拿手的花生餅和青豆餅。「因為之前,我有做過花生餅跟青豆餅,比較快,也比較容易。」但過程卻沒有黃麗玲想像的簡單,除了在新加坡難以找到新鮮的花生和青豆,也面對烘培器材和人手不足的問題。
但黃麗玲很快就找到了解決方案:「我在工作的時候,接觸到一位老闆娘,她有一臺自動攪拌機要賣,剛好她在網上做餅乾製作直播,看起來很快又很容易做,所以我就選擇製作『巧克力』和『抹茶』這兩種口味的曲奇餅。」為了製作年餅,黃麗玲不惜砸下部分工資,買了二手攪拌機,同時找齊了所需材料。
有了工具和材料,還需要適合的環境來設立「生產線」。同樣來自新山,在新加坡擁有組屋單位的鄧慧鈞(慮劭)和黃錦盛(濟恆)夫婦,慷慨借出他們家的廚房和大型烤箱,連同黃麗玲、黃麗玲的同事蔡宜玲、黃綉蘋(慈峮)、黃建崴(本護)以及黃保龍(濟協)等人,組成小型糕餅生產線,開始製作花生餅,以及巧克力、抹茶曲奇餅。
雖然廚房空間不大,大家擠在一起分工合作,從材料過稱、攪拌、搓揉麵團、成形、烘培、再到出爐,一幅全家總動員的情景,彷彿找到了老家的記憶。即使面對跳電等意想不到的狀況,人人依舊堅守各自的崗位,忘卻辛勞,第一天就完成了六十盒的「愛心年餅」。
「從早上開始製作年餅,一直到晚上八點左右,才開始收拾廚房。但我不覺得辛苦,真的很感動,也很值得。」聞著滿室香氣,黃麗玲滿足地點算著一顆顆新鮮出爐的年餅,早已忘了籌備過程中的壓力與疲憊。
◎餅盒藏玄機 延續物命惜大地
用愛心烘培的「五心級年餅」色香味俱全,在禮盒包裝上也別出心裁。自去年(2020年)3月,就留在新加坡的鄧慧鈞指著,年餅包裝盒上的靜思語和相思豆表示,這些富有慈濟人文的設計概念,出自另一位在新加坡從事包裝袋行業的新山志工黃綉蘋之手。
「我們想把盒子上的行號遮蓋掉,所以綉蘋師姊就想到可以貼上靜思語,外加兩顆相思豆,讓整個包裝設計,更富有慈濟人文。」有別於市面上所看到的塑料罐,鄧慧鈞所採用的,其實是回收的全新麵包盒,是一位志工提供的,因他已經不再需要用到,覺得丟掉可惜,便捐出來以延續物命,也藉此將環保概念融入禮盒之中。
在眾人的協力合作下,禮盒很快包裝完畢,年餅製作亦隨之告一段落。鄧慧鈞連同其他幾位志工走出廚房,換上「藍天百雲」制服,承擔起送年餅及法親關懷的任務,大家分頭繞著新加坡環島走透透,搭配兩粒年柑,親手把愛心送到新山慈濟人,及新山法親滯留在新加坡的家人的手中。
「我們從早上九點半開始送,然後送到接近晚間十點。」在派送年餅過程中,慧鈞見證了法親關懷的可貴:「當她一打開的那一剎那,吃進第一口的「花生餅」,想家之情不由自地流露出來,我也忍不住跟著一起落淚。」
◎年餅傳心意 寄語疫情早消弭
自2020年3月18日新馬兩地封城之後,來自古來士乃的志工林靜卿待在新加坡快將近一年,已能適應這裡的生活環境。收到突如其來的「愛心年餅」,讓她倍感驚訝:「我很感恩,因為在異鄉還能得到法親的關懷。之前每個週末都會回去(新山),現在(馬來西亞)爆發第三波疫情,看似滿嚴重的,所以會擔心那裡的家人。」
同樣來自古來的志工羅國宏無奈地表示,新冠疫情打亂了他原有的生活作息:「當時是4月多,我忘了是幾號,新加坡就開始實行阻斷措施,我們不能到外面吃飯,也不能跟朋友聚會,就只是上班和下班。」幸好在異地還有慈濟法親的陪伴,讓他倍感溫馨:「在新加坡還能得到法親家人的關懷,還有『年餅吃』,感覺並不孤單!」
跟其他人比起來,在新加坡求學的陳思盈,則是比較幸運的,她的母親劉金花(慈聆)是受證的新山慈濟委員,雖然從2020年1月27日起,她就已經留在新加坡,至今有一整年沒回家;她有位哥哥同樣留在新加坡念書,疫情期間兄妹倆互相關照作伴。但陳思盈心中仍不時牽掛家鄉的年長父母:「晚上的時候會很想家,很想念家裡的爸爸媽媽,畢竟馬來西亞的疫情愈來愈嚴重,滿擔心爸爸媽媽的健康。」
負責「送年餅」給陳思盈的黃綉蘋,藉此勉勵她:「春節要到了,今天師姑把這個愛送過來給妳,代替媽媽送一點餅乾,給妳試一試『媽媽』的味道。妳有什麼話要跟媽媽說嗎?」
陳思盈不假思索地許下歲末願望:「希望爸爸媽媽都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期待可以回家,希望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疫情快快好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順利回家,不用再隔離,也可以和家裡的長輩、爸爸媽媽或者是親戚團聚。」
不斷變種的新冠病毒,引發新一波的疫情,讓邊境重啟之路變得更加漫長。在聞疫色變的日子裡,這些平日行在菩薩道上的慈濟人,更明白世事無常的道理,也更懂得珍惜身邊的親人。
一個個用心包裝的禮盒裡,裝載的不只是熟悉的年節味道,更多的是法親之間的誠摯關懷與無私奉獻的愛。
圖左 :黃綉蘋(左)和黃建崴(右)在克難的廚房裡並肩合作,一人稱量材料,另一人搓出大小一致的年餅。[攝影者:黃麗玲]
圖右 :全新塑料盒原本用來裝麵包,但因商家已不再需要用到,而準備丟棄;志工將它回收以延續物命,並善用靜思語妙用卡,將打印在盒蓋上的「BON JOUR」行號遮蓋掉,為禮盒包裝增添了環保色彩。[攝影者:黃建崴]
圖左 :在新加坡求學的陳思盈,收到慈濟志工黃綉蘋送來的年餅、年柑和靜思語,覺得雖然身在異鄉,依然有人在關懷,讓她倍感溫暖。[攝影者:覃寧]
圖右 :黃綉蘋(右)代表新山慈濟人,親自將年餅送到滯留新加坡的古來聯絡處志工羅國宏(左)的手中。[攝影者:林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