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疫情趨緩 約旦牙科義診做好準備重啟服務

E-mail 列印
慈濟從1997年,開始在中東國家約旦深耕,今年(2022年)即將屆滿25年,過去關懷遊牧民族貝都因人,近幾年再增加幫助逃離戰火的敘利亞人,即便在疫情蔓延的這兩年多,慈濟志工對他們的援助也沒有中斷。

最近當地疫情稍微平穩,慈濟約旦分會重啟牙科義診服務,讓住在邊境馬弗拉克省的難民家庭,病痛能得到紓解。2022年7月14日至21日之間,志工準備牙醫義診前置作業,過程中當地居民與敘利亞難民也一起投入。

◎不忍眾生苦 接受考驗向前行

約旦疫情趨緩,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法號:濟暉)規劃在7月22日馬弗拉克省虎威賈村(Mafraq Huweyja)舉辦牙醫義診。陳秋華說明,因為疫情關係,2020年到2022年間,牙科義診停辦,但包含內科、耳鼻喉科、心臟科等義診仍持續進行,「我們知道這一區的人,需要牙科義診。」

終於這一刻來臨了,牙科義診就要展開了!在準備工作方面,因2019年疫情之後,幾位資深的志工沒有參與,所以培訓了一批新的本土志工來幫忙。而選擇在虎威賈村,除了當地居民確實需要,臺灣的志工與醫生也曾經在當地辦義診。

7月17日這一天,參與過牙科義診的當地志工哈達教練(Khader Khalifah),是陳秋華的得力助手,及獎助學生阿布督拿比(Mohammad Abdul Nabi)也一起來到倉庫,幫忙整理醫療器具、診療椅的架設和藥品的分類。

其中,發電機與變壓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沙漠中沒有公共供電系統,診間的器具必須依賴發電機,而維修與整理的工作也都由他們來負責。

對新發意的志工們來說,這是一次新的考驗,且約旦志工人數不多,必須一人身兼數職,不像當時臺灣義診團出動時的分組分工,在這裡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即使是面臨全新的挑戰,也都依照陳秋華的指示,一步一步來架設完成。

◎牙醫悲心相助 補足器具不足

義診前的準備工作很多,需要布達訊息、邀請醫師、病患造冊、影印病患資料卡;與當地志工協調場地、設計動線、租帳篷、安排交通事宜、準備藥品及邀請志工協調各工作站;還有志工就定位,安排工作人員餐點、病患休息區茶水等等,每個人都能善盡自己的良能。

陳秋華讚歎2019年臺灣人醫會來約旦義診時,每個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用心做事;除了自己支付機票住宿費用,還要把握分秒用心付出,這就是慈濟人的精神。連當地的牙科醫生都表示,「臺灣義診團的牙醫助理,比我們這裡的牙科醫師還專業。」

7月20日,志工整理工具的過程中,發現分會原有的一臺蒸汽消毒機已經壞了,可是義診當天卻必須使用此工具消毒才合格。安賈德牙醫師(Amjad Othman)沒有推辭,馬上接下這個臨時任務,請志工將壞掉的機器載到診所,他再找專業醫療機具工程師協助修理。

安賈德醫師是約旦人,媽媽是敘利亞人。2012年開始,約旦衞生部捐了三間簡易屋牙科診所,搭在紮塔里難民營(Zaatari)裡面,共有九個牙醫床,經費由外國慈善組織支付。2016年起,外國慈善組織不再贊助經費,安賈德醫師起悲心,於每個星期二都會帶來十位牙醫生,在紥塔里難民營義診。

如果有病人完全沒有牙齒的,他會提報給慈濟,經陳秋華評估同意後,會幫他們診療,裝上下排活動假牙,方便咀嚼。目前,約旦分會平均一個月內,會幫三至六位難民裝上假牙。安賈德醫生是現任約旦牙醫協會的理事長,也是約旦衞生部牙醫緊急醫療救助的負責人,很有愛心。

◎關注與尊重 不因國籍有分別

7月21日義診的前一天,陳秋華、哈達教練、阿布督拿比與志工林綠卿,於早上七點在辦公室集合,開始各司其職,將分類好的藥品、器具、設備、機器及牙醫床等,合力搬到皮卡車上,準備帶到虎威賈村。

車程歷經一個半小時,終於抵達目的地。途中志工還幫一群孩子們準備早餐,富含營養的芝麻麵包夾蔬菜豆和果汁。當來到簡易的大帳篷中,看見孩子們開心的笑容,真實化解了志工一路奔波的辛勞,感到一切都值得了。

這天早上,虎威賈村裡沒有太多的年輕人在家,因此在整理環境的過程中,五歲到十五歲的孩子們有的提水、擦桌椅,有的掃地及拖地,就是要歡迎跟他們一樣生活在貧困環境的居民們。

一位卡蒂賈老師(Khadija Al Ramlah)也來當志工,她說道,今天的整理打掃是為明天的慈濟義診做準備,「因為有許多病人需要開刀治療,但是他們沒有能力負擔醫藥費用和開刀費。」慈濟照顧的病患不只有敘利亞人,還有埃及及約旦病患,不會因為國籍不同而有分別。

卡蒂賈進一步說明,帳篷區裡的男人、十歲以上的孩子及女眾,大都會到農田裡工作,因為這裡的生活困難,雖然慈濟幾乎每個月都來發放,可是對他們來說還是不夠的,他們一定要自己努力工作,供應生活所需,像是買藥或是食物。「有一些家庭,家裡有嬰兒的,他們會需要奶粉、尿布等育嬰用品。他們有時候早上六點就到田裡工作,到中午一點回家。」

一位敘利亞難民法德爾(Fatel Mohammad Al Ramlah)也說:「這是一個很缺乏的地區,沒有醫療資源照顧到這裡,除了慈濟會來。」

有些病人需要動手術,有些病人是長期慢性病患者,如果沒有慈濟來到這裡,病人沒有錢看病,他們只能在家裡睡覺,病情就會惡化。他誠懇地說:「慈濟在這個地區幫助我們這些難民很多,不只有我們這一個帳篷區,是這一整個區塊。」

明天(7/22)的義診就是針對約旦北部的居民,法德爾很感恩慈濟的關懷,對難民的關注與尊重,「使得我們沒有感到缺乏,疫情期間對病人的照顧也是,所有的時間都支持我們,非常感恩!」

◎貧病相依 為苦難眾生見證

因貧而病,反之亦然。一個缺乏工作機會、教育與醫療資源的地方,不只難民苦,當地人也苦。慈濟義診是為了「在苦難中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即使黃沙荒漠,只要與慈濟有緣的人,慈濟就是他們苦難中的一盞明燈,給他們帶來希望。

病痛是可以治療的,貧苦生活也有改善的機會,慈濟大愛撒在約旦,傳正信與善法,「信己無私,信人人有愛」。志工們謙卑勤工的身影,不分國籍宗教的付出,希望把慈濟精神帶給受苦難的眾生。

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就是付出與信任。慈濟志工默默工作的身影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正直善良的宗教,不需要大聲疾呼,不需要絢麗殿堂,一個無私付出的人,可以多麼謙卑地接近大地,他就可以多麼接近天堂。

伊斯蘭中有一個說法,如果沒有活在人間的天堂,就不會活在天上的天堂。這與證嚴上人說的,菩薩道在人間,菩提在人心中。心,佛,眾生,是一致的。正信、正念與善法,永遠都是朝同一方向前行。慈濟在人間,慈濟人在約旦,虎威賈村一個充滿愛的地方。

圖左 :慈濟約旦分會在安曼的辦公室,志工們整理器材。[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安曼胡笙山安賈德醫生(Amjad Othman,中)牙醫診所,陳秋華與阿絲瑪(Asmaa Akhras,左)送修蒸汽消毒機。安賈德醫生幫忙消毒牙醫器具。[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太陽還沒下山 ,馬弗拉克省虎威賈村(Mafraq Huweyja)志工們開始搭兩頂大帳篷,要做為星期五義診的病患等待區。攝影者: 卡蒂賈[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志工陳秋華從安曼辦公室開始運送器材,到馬弗拉克虎威賈村。[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虎威賈村的孩子,有人開心的享用志工準備的早餐與飲品,也有捨不得吃想帶回去與家人分享。[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早上十一點,志工在虎威賈村裝設牙醫診所場地。[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志工準備牙醫義診前置作業,過程中當地居民也一起來投入。[攝影者:林綠卿]
圖右 :約旦疫情趨緩,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法號:濟暉)規劃在7月22日馬弗拉克省虎威賈村(Mafraq Huweyja)舉辦牙醫義診。[攝影者:林綠卿]
圖左 :陳秋華與馬弗拉克虎威賈村小志工互動,充分表現愛的慈悲。[攝影者:林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