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你看見我了嗎? 客工用故事發聲

你看見我了嗎? 客工用故事發聲

E-mail 列印
「我站在這裡,尋求愛、歸屬感,以及接納包容,為了建立家園,一個遠離家鄉,但溫暖至極的家。」舞臺中央,來自菲律賓的維加拉(Janelyn Vergara),在朗誦自己的詩歌後,以這段話作結語,她以自身經 歷,描述對新加坡的強烈情感,和對家鄉的掛念。

◎不同世界 視而不見

維加拉來新加坡當家務工七年了,她是許許多多家事客工、產業客工的一分子,他們人數多達一百四十萬,早已超過島國四分之一人口。

但是,你不會在組屋樓下的咖啡店遇到他們,通常也不會在購物商場與他們擦肩而過,他們有自己的宿舍,有自己常去的特色商場,有愛聚集的露天廣場,而多數新加坡人不會在那裡光顧。

住在新加坡,生活在不同世界;他們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視而不見。而慈濟人文青年中心和新創企業IAMinVISIBLE決心用交流活動打造友誼的橋樑,連接這兩個世界。

2022年8月7日,就在國慶日的前兩天,這兩個團隊於慈濟人文青年中心聯辦「你看見我了嗎?」(Do You See Me? )故事展,彙集來自印尼、菲律賓、印度、泰國、中國、孟加拉及緬甸等四十三名客工的生命故事,和九名變革者的心路歷程。展期至8月31日。

◎給予機會 展現才華

推介禮上,客工盡情施展各自的才華,舞蹈表演、樂器演奏、詩歌朗誦,還和慈濟志工們一起演繹手語歌曲。團隊也安排客工和非政府組織成員對談,向本地居民分享自己的故事,甚至邀請大家一起享用他們帶來的特色食物。

義順集選區國會議員吳順喜在致辭時有感而發說,自己的祖父是從中國福建省坐船來到新加坡,後來在聖伯特理中學(St Patrick’s School)當保安,說起來他也曾是外來移民。

「過去數十年能夠享受繁榮安定生活,都是由這般數不盡的外籍客工和新加坡人默默創造出來的。」吳順喜說著,有時我們會忘了這一點。透過一個個客工的生命故事,讓本地民眾有機會認識他們的生活、愛好和夢想,不再只是把這些客工視為勞動力,而是「有人性的人」。

因此,「你看見我了嗎?」並非只關「他們」的事,而是關乎「所有人的事」,大家需要彼此、團結在一起,力量會更強大(Stronger Together)!

除了吳順喜,其他出席貴賓還包括人力資源部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溝通與接觸中心)助理總監Desmond Kan、外籍勞工中心主席楊木光、菲律賓大使館文化和菲律賓社群關係官員Rosellie L. Bantay、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執行長劉瑞士等。

◎背後故事 濃濃鄉愁

熱鬧的表演現場外,在一張張大幅人像看板、一個個故事與影片中,IAMinVISIBLE記錄了四十三名客工的故事。

這些故事都是他們的親身經歷,有好的,也有不那麼盡如人意的。有女兒先後錯過給父母的送終,有家務工說回國發現兩歲的女兒不認得自己,還有客工不滿宿舍環境不好、準備的食物經常變質腐壞……

但對很多客工朋友而言,新加坡是他們實踐夢想的「機會之地」,那些為家人買房子的單親媽媽,趁午休寫詩和攝影的建築工友,學會說華語的印裔客工,想當YouTuber分享新加坡生活的青年等,一個人背後就是一段情感、一種鄉愁。

目前就讀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陳紫綺,仔細閱讀了每位客工的故事,並拿起黑色馬克筆在多張海報留言,她說:「想以此感謝他們的貢獻,希望讓他們知道,人們真的把每個人的故事看進心裡了,他們的自我揭露,並非隨著展示完了就結束了。」

策展團隊期望透過故事展,衝破本地居民與客工之間隱形的界線,讓新加坡聽見客工主體的聲音。

IAMinVISIBLE創辦人兼策展人蔡寧配記得,她剛創辦IAMinVISIBLE時,身邊親友多半不解,「為什麼你要關心外勞?為什麼不是關心本地的低收入群體?」

大家難以想像自己和移工的交集,這讓蔡寧配更堅定,IAMinVISIBLE做的事很必要,而且值得在國慶月辦這個展覽,讓本地民眾思考這些年,大家所忽略的客工身影。

「他們真的太有才華,比我們還優秀,我們只是恰好生在更好的地方、擁有了一些優勢,而他們想追求更好的未來,這和我們並沒有不同。」

◎改變不易 善意傾聽

改變不容易,但蔡寧配希望這個展覽能埋下一顆種子:「許多客工很感謝新加坡這片土地,讓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能過更好的生活,疫情期間有位客工弟兄告訴我,『新加坡照顧我就像照顧新加坡人一樣』,我想應該要讓新加坡人聽到這些聲音。」

當天節目結束後,維加拉回到臺下,和一位華裔女士親暱地拉把手打招呼,然後把女士身旁的小女孩抱起來,放在腿上坐著,三人看起來十分親密。

原來,女士許嘉文是維加拉的雇主,雇主夫婦知道今天維加拉有公開表演和座談,特地帶著女兒前來觀看,以實際行動支持她。

許嘉文說:「她早就是家裡的一分子,支持家人是理所當然的事;這些人都是建國的一分子,新加坡不只是由新加坡人建造的,沒有他們,我們無法達至今天的成就。”

在新加坡有一百四十萬個客工,他們的故事有可能是辛酸的、克難的,但也有機會是快樂的、夢想成真的,而參與創造故事方向的,正是我們每個人所釋出的傾聽、同理與善意。

圖左 :菲律賓家務工維加拉(右)在同伴的伴舞下,高聲朗誦自己寫的英文詩。[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舞臺上,客工朋友身著民族服飾,盡情展現各自的表演魅力。[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大合唱環節,客工和慈濟志工一起演繹手語歌曲〈一家人〉。[攝影者:李富民]
圖右 :推介禮開始前,義順集選區國會議員吳順喜和客工們親切交流。[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展廳集結了四十三名客工的生命故事和九名變革者的心路歷程。[攝影者:曾美珍]
圖右 :許多觀展民眾都拿起筆,在移工故事的看板留言,寫下對客工的鼓勵與讚美。[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許多客工呼朋喚友前來參加盛會。[攝影者:李富民]
圖右 :新加坡客工樂隊(Migrants Band Singapore)的樂手在臺上落力演出。[攝影者:李富民]
圖左 :許嘉文(左二)夫婦特地帶女兒來支持維加拉的表演(左三),一家人開心和維加拉的故事看板合照。[攝影者:李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