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高山仰止 美國大愛夏令營親近慈濟

高山仰止 美國大愛夏令營親近慈濟

E-mail 列印
2022年暑假,美國慈濟教育核桃園區迎來一位來自臺灣的小朋友-廖鈺敏,剛滿七歲的她就讀臺北市敦化國民小學,由於想念美國加州的親朋好友,自已提出赴美國慈濟上暑期班的想法,經由兩地家人的安排,因緣具足來到 為期四五週的「慈濟大愛小學夏令營」。

廖鈺敏的曾祖輩,在國共內戰時期逃難至臺灣,深受顛沛流離、失學之苦,因而特別注重教育大事,先後捐贈十萬美元(約合新臺幣三百零六萬元)護持美國慈濟教育志業,發大願扶助貧苦學童接受教育、翻轉人生。

◎敬佩讚歎 祖輩大願

廖鈺敏的曾祖母杜聿涵出自福州望族、書香門第,其父親曾任職於天津鐵路局,杜聿涵畢業於福建教會學校陶淑女中,有語言天份,會說國語、上海話、福州話及閩南語。

1942年,杜聿涵的母親冒險赴福建南平,探望逃難于此的女兒,順道拜訪居住在此的友人,友人是軍官即營長廖駿業(廖鈺敏曾祖父)的長官團長夫人。夫人熱心為亂世兒女作媒,杜母作主將杜聿涵嫁給廖駿業軍人,婚後家庭美滿;奈何輾轉多年戰亂不斷,1949年廖駿業先一步家人撤退到臺灣。

1950年初春,杜聿涵決定帶全家人逃往臺灣與夫婿會合。當時人民仍可以時港、澳、東南亞華僑仍允許出境,但需要申請路條、入港証。杜聿涵是軍眷,無法出面申請到路條,杜母只好用黃金買了假路條,跟隨一團旅客華僑經陸路前往香港,沿路雖凶險萬分,所幸平安抵達臺灣。

遷臺後的曾祖父廖駿業轉任普通文職,一份薪水捉襟見肘,杜聿涵遂進入紅十字會工作幫助家計。廖鈺敏的爺爺輩廖雲柯回憶說:「因為紅十字會的宗旨是博愛、恤兵,對經歷過戰火流離的母親特別能產生共鳴,從賑災、小兒麻痺疫苗全臺施打、巡迴提倡捐血、到後來的開放大陸探親,母親都直接參與,她在紅十字會服務超過三十卅年,並獲頒服務獎章。」

廖鈺敏最喜歡聽爺爺廖雲風說故事,恍若乘著時光機飛回久遠的年代,仰望祖輩篳路藍縷的一生。雖然爺爺在家中立下許多規矩,她偶爾會犯錯被告誡,但她仍是最喜歡跟爺爺在一起!

廖鈺敏也很愛奶奶,但因為奶奶長住臺灣山上佛寺修行,平常相處時間並不多,然而,長期受佛法薰陶的廖鈺敏會唸讀《大悲咒》,雖然未必全盤了解字裡行間的意思,但可以藉此與奶奶互動。

從爺爺輩口中得知,曾祖母杜聿涵非常節儉,要求自己「一塊錢當兩塊錢用」,她也非常勤勞,子女回憶她「從雞叫做到鬼叫」(天未亮做到天黑),早年沒有冰箱、洗衣機,就連瓦斯爐、電鍋都沒有,杜聿涵每天上菜場買菜,用手洗全家人衣服。

在那個缺乏物資的年代,平衡「節儉」與「供應全家人吃飽穿暖」是一種藝術,睿智的杜聿涵做得很好,飯菜做得夠多,家人吃飽還能有剩,裝上便當給全家人隔日上班、上課吃;從店裡買現成的學生制服較貴,杜聿涵都是自己動手做、自己綉學號。

然而,不斷開源節流,如此這般的曾祖母竟能從微薄的收入中省下「鉅款」,全數捐給了慈濟教育志業,廖鈺敏對此雖感到不可思議,但更多的是敬佩與讚歎!

◎慈濟家庭 留德子孫

少年失學的杜聿涵不但關心兒女的功課,還熱情助人,當年的婦女識字有限,杜聿涵常義務為他們跑腿辦事,代為處理鄰里兒女的大小事務,在那個錢永遠不夠用的年代,杜聿涵總是教育子女:「要省,就省自己,不要省別人。」她也常說:「有錢錢做人,沒錢人做人」,意思是說沒有錢的時候,就出力;幾十年下來,杜聿涵成了大家最信任的「廖太太」、「廖媽媽」。

1989年,杜聿涵應兒女之請,告別了居住近四十年的臺灣,以六十三歲之齡到陌生的美國展開退休生活,繼續發光發熱。

晚年的杜聿涵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和珀》。她很珍惜自己與廖駿業共同見證過的歷史,將廖駿業留下的歷史性手稿,捐給了史丹佛大學的胡佛檔案館,也捐款贊助幫助胡佛檔案館,增強在民國史方面的典藏與研究。

廖鈺敏聽說曾祖父廖駿業老年時透露,希望回老家湖南臨武蓋圖書舘以啟民風,臨終時交待兒女,「日後若有能力,回鄉興學辦教育,多建圖書館。」曾祖母杜聿涵對此銘記在心,繼承夫志,希望贊助教育志業,因為夫妻倆都在戰火中失學,他們都有一種華人的傳統思想,無論多困頓,都必須勤學向上,才能翻轉人生。

2013年,紐約人壽公司廖彬淳先生熱心接引,致電志工張楊舜,闡述杜聿涵心中有大願景,願意追隨證嚴上人的慈悲大願,發揮力量、捐款助人。

張楊舜隨即打電話給她,邀請並驅駕搭載杜聿涵到美國慈濟總會參訪,張楊舜親自擔任知賓,為杜聿涵導覽,詳實介紹證嚴上人,從當年小木屋的故事,到全球推廣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的心路歷程;除了參觀總會,當天又馬不停蹄地載她去阿罕布拉市的醫療中心,隨後轉往蒙羅維亞的教育園區。

杜聿涵深受感動,當天直述大願:「發心幫助學生,尤其是家境清寒、品學兼優的學生,捐款十萬美元(約合新臺幣三百零六萬元)護持教育志業。」陪伴在旁的張楊舜非常感動,不敢相信如此宏願,竟來自於一位經濟不寛裕的軍眷,而眼前這位一生奔波於戰亂的奇女子,表現得如此雲淡風輕,更是讓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美國進修 親近慈濟

2022年,來到核桃園區,第一天上課的廖鈺敏非常緊張,幸好潔西卡老師指定了一個buddy(好朋友)給她。她第一次體驗到有同伴貼身照顧的貼心感覺,每天都好期待去學校,廖鈺敏被指派為中文課的小老師,為小朋友示範體育課的動作,這些都讓她很有成就感。

最讓廖鈺敏驚喜的是,學校提供的素食營養衛生又好吃,一起用餐把食物吃光光的行動,讓廖鈺敏學習到感恩及惜福的重要。

廖鈺敏這次美國行最大的感動,是她能領導一位英文能力較差的同學。由於廖鈺敏平日的母語是國語(中文普通話),所以在暑期營中,英文是她最大的挑戰。

有一天,一位英文較差的新同學入營,廖鈺敏發現自己也可以成為別人的buddy ,並且跟這位同學一起學習及成長,令她心生感動,並深刻體會助人為樂的歡喜。廖鈺敏樂觀合群、喜歡跟大家一起互動、玩耍,贏得同學的喜愛與友誼。

曾祖母杜聿涵度出了曾孫女廖鈺敏,特地從臺灣赴美國洛杉磯(曾祖母指定捐款十萬美元給美國慈濟教育基金會所在地)上暑期班,接受慈濟教育的薰陶,曾祖母的大愛種子,深植曾孫女廖鈺敏心中,祝福廖鈺敏繼承祖輩的大願,接棒護持教育志業的永續經營。

圖左 :廖鈺敏的奶奶(中)長住臺灣山上佛寺修行,長期受佛法薰陶的廖鈺敏(左)會念讀《大悲咒》,藉此與奶奶互動。[攝影者:張楊舜]
圖右 :廖鈺敏在老師的指導下,為小朋友示範體育課的動作。[攝影者:張楊舜]
圖左 :來自臺灣的廖鈺敏,參加美國慈濟大愛小學暑期班,她是教育榮董廖駿業及杜聿涵的曾孫女。[攝影者:張楊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