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新澤西分會 食物倉儲發放 心相繫十二載

食物倉儲發放 心相繫十二載

E-mail 列印
近來正值夏秋之交,9月9日在美國新澤西分會的停車場,傳來中英西三種語言〈我們是一家人〉的歌聲,溫馨的氣氛洋溢,希望這熱閙氣氛能夠為這些在困苦中掙扎的照顧戶,帶來一絲絲的溫暖氣息。

「食物倉儲」今年( 2022年)走過了十二個寒暑,十二年來風雨無阻,每週為低收入居民發放食物和生活物資,甚至兩年多的疫情也從沒有阻擋志工們,每週五持續為社區大眾付出愛心共度時艱。

◎疫情經濟低迷 發放需求增長

十二周年的「食物倉儲」發放活動,恰逢美國勞工(Labor Day)長假期,但參與的志工將近三十多位,受惠的照顧戶有二百四十八戶。

美國近來因通膨嚴重物價普遍上揚,加上失業情況沒有明顯改進,使得原本生活困頓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前來領取物資的民眾明顯增多。為了應對發放物資種類和數量成倍增長的情況,新澤西分會志工不得不以大型貨車,載運食物抵達發放現場。

志工林明漳說:「以前我們志工自己到食物倉(Food Bank)那裡拿東西,現在剛好碰到通貨膨脹,領取的人增加很多,現在我們每次發放大概都要一萬多磅,一個月大概都要八萬多磅,所以量蠻大的。」

劇增的發放量帶給志工們的辛苦可想而知,但志工們全部樂觀投入,歡喜付出,他們說:「疫情期間無法上健身房,但藉著服務,就是最好運動,心情愉快,身體更強壯!」

◎付出不求回報 心靈上的溫暖

不僅人數增加,往年來領取食物的大都是以當地低收入白人為主,現在更出現許多手持西語裔護照的居民來領取食物,在行列中更不乏出現很多年輕的臉孔。

西語裔年輕女孩多拉(化名)從朋友處知道慈濟食物倉儲,攜母親一起來領取物資,「因為我近期被裁員,全家只能依靠老公的收入生活,十分感謝慈濟的幫助,讓我困頓的生活狀況緩和很多。」

另一位居民凱文(化名)因慈濟的善舉深受觸動,他和他的妻子大約六年前了解到慈濟的發放活動,驚訝於前來領取的居民數量,原來有這麼多為食物發愁的窮苦人,深藏在身邊。慈濟做的善舉讓他們十分感動,看到一種文化給予另一種文化不求回報,讓他們感受到心靈上的溫暖。

凱文說:「用善舉回饋社會,充滿正能量,我認為我們都應該這樣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和我的妻子很希望在未來,也能做出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更有一位行動不便的居民,是「食物倉儲」的「常客」,他說:「我常來這個食物發放的活動,我坐著輪椅很不方便,但每個月至少會來一次,很感謝你們做的一切,幫助了很多生活困難的人!」

志工陳玲華跟隨「食物倉儲」由來已久,看到眼前的景象,感慨現今惡劣的經濟環境,「在服務的過程中,接觸不同國籍的照顧戶,看見了暗角的眾生。」

◎十二載不言棄 成就愛的接力

春秋十二載,夏雨冬雪,從未阻擋慈濟志工發放的腳步,從忠實追隨的資深志工,到初來乍到的少年志工,愛的接力不停歇,慈濟的隊伍愈來愈壯大。

如今是「食物倉儲」的十二周年慶,執行長兼活動主要策畫志工張慈今回憶往事,十分感慨,「十二年很長,黑髪己變白,從年輕的有力到年紀漸長的無力,而現在又有力了!因為多了這麼多志工和社區人士一起來幫忙,讓『老』的心態恢復了活力。 」

「食物倉儲」對於慈濟志工來說就像「人格化」的十二歲小孩子,志工們用愛澆灌,使「他」成長、強大。十二年來,從室內服務到戶外,從一條線到二條線服務,志工彼此親如一家,其中有溫暖更有愛。

「志工們十二年來風雨無阻的堅持,一步一腳印走過來實在不簡單,有些志工超過七十高齡,超乎他們的體力,但是永不言退堅持在他們的崗位上。」志工許慈秧說道。

年過七十的資深志工劉興,從不缺席「食物倉儲」的準備和發放,2015年因心臟問題而暫停,痊癒後不久就又回來了,「善舉愈做愈健康,只要能幫助他人感覺很快樂,對身體也大有裨益。」

在工作上即將退休的志工徐慈佩,很高興能多多參與發放活動,「不管頭髮變白或身體狀況慢慢老化,不管四季變化,用愛撫慰這些民眾,從不抱怨,做就對了!」

◎吸納年輕志工 注入新鮮活力

這個隊伍也因這一分永不言棄的堅持,不斷激勵和吸引著新血加入。暑假期間,一群慈少和年輕社區職工跟著「食物倉儲」體驗布施的快樂,鄰居老人公寓的居民也投入幫忙。

志工王麗紅面對愈來愈壯大的隊伍,內心十分歡喜,「感恩在炎熱的暑假,慈少與年輕人來幫忙,希望有心人士能夠加入慈濟,與我們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祝福慈濟十二周年慶,祝福普天之下,人人快樂!」

特意前來幫忙的慈濟少年志工謝欣廷很喜歡這種「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感覺,「來幫忙發食物,可以跟更多的人打交道,幫助他人的同時會收穫一句小小的讚美,讓收到食物的人哪怕只短暫的開心一天,我也覺得很值得。」

慈濟少年志工謝宗均說:「我很高興能幫助到其他人,讓他們得到溫暖和幸福,同時可以了解到他們的故事,很好玩。」

志工劉慧晶是一位心理諮詢師,每星期五從紐約乘搭公共汽車來參與,「通過這個活動,聽到弱勢群體的心聲,體卹他們因為種種因素而需要食物援助,讓我更有同理心去感受他們的苦,希望他們脫貧回復正常的生活。」

◎計畫優化流程 提升工作效率

回首過去的同時,對於未來,志工們同時在計畫著優化發放流程,提升工作效率,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志工曲維國說:「這麼多人需求物資,希望改善流程,讓感恩戶可以方便迅速領取食物。希望有更多時間與他們互動。」

新澤西分會執行長張慈今進一步表示,目前正在計畫運用科技讓效率提升,將以條碼掃描(Barcode)取代簽名,讓志工及照顧戶發放及等待時間縮減,減少天寒地凍及炎熱酷暑的不方便。「感恩志工們與社區大眾十二年每個星期五手牽手,大家一起從室內走到室外扛起責任,堅守崗位,期待以後我們做得更好更精彩,讓人生活得更亮麗,生命盤點沒有遺憾。」

十二年來,志工們不間斷地付出,成就「食物倉儲」的美滿功德。人人珍惜付出的機會,感恩歡慶之餘,也祈願人人平安,天下無災無難。

圖左 :2022年7月1日,志工們合力搬運食物箱。[攝影者:王萬康]
圖右 :2020年2月7日,社區居民在領取食物之前,一同祈禱。[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2021年1月29日,疫情期間,志工身著防護服在零下八度的室外搬運物資。[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2020年12月18日,大雪天氣,志工們冒著嚴寒在室外整理物資。[攝影者:王萬康]

圖左 :2018年7月14日正值暑假期間,許多學童自願加入隊伍,協助發放活動。[攝影者:王萬康]
圖右 :2019年7月26日,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學生訪問新澤西支會,學習「食物倉儲」運作。[攝影者:王萬康]

圖左 :2022年4月15日,心理諮詢師劉慧晶業餘參與「食物倉儲」,幫助有需要的人群。[攝影者:王萬康]
圖右 :2020年5月29日,為了確保大家的健康,志工使用大愛科技防護面罩。[攝影者:王萬康]
圖左 :2020年12月4日,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志工依然保持樂觀,帶著笑臉作業。[攝影者:王萬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