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苗栗 踩點苗栗展館 客家藍染手作起共鳴

踩點苗栗展館 客家藍染手作起共鳴

E-mail 列印
以「船」運載群生;以法「傳」承。慈濟基金會於七月底在中區六處靜思堂藉由《船與傳聯展》,以不同的地方特色與人文,溶入慈濟的精神理念展出,希望社區會眾走進會所,聽志工介紹慈濟事,進而願意了解慈濟。

基金 會文史處同仁及人文真善美志工,於9月23至25日安排巡迴參訪六大展區。9月24日下午四點,共四十二人來到苗栗園區「好客館」參訪,同時親自動手體驗客家傳統工藝「藍染」,當地有二十八位志工陪同參與。

◎近水惜水 化廢為寶

「歡迎大家有閒來苗栗尞!」志工陳榮堅在展館前用客語歡迎大家後,接著就分成A、B二條動線進行參訪。

在「近水惜水」收集雨水的慢濾池區,陳榮堅告訴大家,現在所看到的一朵朵吸睛的香菇、白鷺鷥、彩繪小瓢蟲,包括「近水惜水」的造型,都是化廢為寶,透過巧思利用回收布置完成的。而「近水惜水」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雖然水取得很容易,但是惜水很重要。

「這條水鏈好特別,居然是用寶特瓶的底部和瓶身做成的造型,串在一起,像寶石一樣漂亮。」周怡吟在聽取「近水惜水」導覽時,眼光不由自主被水鏈吸引了,她說:「在很多地方都看過水鏈,苗栗園區的水鏈,是我看過最特殊漂亮的。」

負責布置的志工唐雪琴,在一旁與她分享:「平常回收回來的寶特瓶,很多人都會拿來再生利用,這次在布置『好客館』時,用瓶身做水鏈,看到寶特瓶的底部被浪費,靈機一動把它壓平串在一起,除了別有一番風情之外,也讓所有物品都可以延長壽命使用。」

◎美食抱枕 眾所矚目

走入「好客館」,最吸引眾人目光的就是美食抱枕,有新丁粄、客家菜包、艾草粿、九層糕,芋頭粄。

「哇!做得好像耶!好有特色,我喜歡!」文史處主任賴睿伶拿起了美食抱枕,頑皮地張開嘴巴咬一口的動作,逗得大家開懷大笑。

陳榮堅拿起客家菜包的抱枕,說明客家人的菜包做成橢圓形,形狀像裝豬的籠子,俗稱「豬籠粄」;新丁粄和閩南人的紅龜粿成品很像,但是客家人做的底部是白色的,沒有仔細看,會以為是一樣的東西。

陳榮堅又說:「早期臺灣農業社會,家中添丁要跟祖先和上蒼報告,並祈求小孩平安;在元宵節或農曆十月中旬,製作像紅龜粿的新丁粄,一個個堆疊起來敬拜天地,也是客家特色之一。」

來到「藍染」區,導覽志工楊莉娟為大家介紹,代表客家精神重要元素的藍染文化及現行藍染技法。楊莉娟說:「藍染,它是利用植物中的藍色素與布料結合,以素染、紮染、夾染等技藝,呈現出不同的美麗花紋。」

「賣嘴花、有閒來尞!」楊莉娟再引領大家走到互動體驗區,一起體驗「客家諺語」,尋找客家厘語的說法,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滿心歡喜。

◎藍染技法 獨一無二

接著,要進入眾人最期待的動手做「藍染」囉!

「藍染」是有一定的工序,謝后蘭老師表示因時間有限,所以今天教大家三個技法「抓抓染、菱格紋染、線條染」,可以依自己喜歡的選擇其中一個。如果曾經有做過的經驗,也可以選擇混合的方式,每一個作品將會是獨一無二的。

每種染法會因為綁橡皮筋的緊繃度、捲起布的角度方式,做的手法不同,成品也會不一樣。文史處數位典藏組張毓芬,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發現做「藍染」要很有耐心,很像文史工作一樣,要層層堆疊,每個步驟都很重要。雖然還看不出有什麼圖樣,但期待亮麗的成品呈現。

第一次接觸藍染的蕭秀珍,非常專心地聽謝后蘭老師解說,她說:「一眼看到老師做的線條染圖型手帕,就好喜歡。」全場只有她選擇「線條染」,謝老師也親切地指導:「線條染我們會建議折更細一些,布折的間隔小,還有折的越工整,染出來的效果會更好。」

製作的時候,蕭秀珍也向老師提問:「為什麼不要一次染好,而要分很多次呢?」謝老師告訴她:「植物染是要讓顏色和布接觸空氣氧化,藍染的顏色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而且染越多次,顏色層次會更明顯,色澤會更好。」打開作品時,她驚喜地説:「就像拆禮物一樣,全世界只有這一條花色,屬於自己獨一無二親手染的作品。」

最喜歡「藍染DIY」的朱芷萱,認為老師用簡易能懂的方式,教大家製作手帕,天然的植物染,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日常生活中可以捨去衛生紙用手帕擦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她表示:「老師鼓勵大家除了用她的方式紥綁,也可以自己創新。我用了各式各樣的橡皮筋綁法,沒想到拆開時發現好漂亮,像細胞一樣,第一次收到自己做給自己的禮物,很開心。」

第一個拆開成品的黃富美,則是驚呼:「太美了。」原本想要做菱格紋,沒想到一直按摩布料,浸泡了四次之後,拆開發現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反而是更漂亮,藍染好像在變魔術,太好玩了!

一幅幅美麗的成品呈現,大家歡喜地拿著自己獨一無二亮麗的藍染手作大合照,留下美麗的回憶。

◎客家特色 接引鄉親

文史處文宣室羅政忠主任認為中區六個展點推出不同的風格,以當地的人文采風呈現出亮點,讓民眾覺得慈濟每個會所展現不一樣的人文采風,唯一相同的就是只有「慈濟」。

羅政忠主任也提醒當地志工,苗栗以「客家米食」、「藍染」為主軸,希望透過在地產品,和在地民眾有共同的話題而產生共鳴,在互動的同時,可以把師父的法融入,將慈濟的理念介紹出去,接引更多的人進來會所,也讓民眾了解會所是大家的好鄰居。

苗栗好客館「有閒來尞」,邀約鄉親有空來到苗栗園區「寮」(聊),感受客家族群的熱情與文化魅力!

圖左 :志工陳榮堅(左一)帶領大家走到「近水惜水」收集雨水的慢濾池區,提醒雖然水取得很容易,但是惜水很重要。[攝影者:張維志]
圖右 :周怡吟(左)在聽取「近水惜水」導覽時,被水鏈吸引了,表示是她看過最特殊漂亮的。負責布置的唐雪琴(中),在一旁與她分享創作緣由。[攝影者:張維志]

圖左 :陳榮堅(右)拿起新丁粄,告訴大家客家人的新丁粄和閩南人的紅龜粿成品很像,但是客家人做的底部是白色的,沒有仔細看,會以為都是一樣的。[攝影者:黎瑞香]
圖右 :「哇!做得好像耶!好有特色,我喜歡!」文史處主任賴睿伶拿起美食抱枕,頑皮地張開嘴巴咬一口的動作,逗得大家開懷大笑。[攝影者:黎瑞香]

圖左 :楊莉娟(手持麥克風者)引領大家走到互動體驗區,一起體驗「客家諺語」,尋找客家厘語的說法,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滿心歡喜。[攝影者:張維志]
圖右 :「藍染」是有一定的工序,謝后蘭(左)老師說:因為時間有限,所以今天教大家三個技法「抓抓染、菱格紋染、線條染」,可以依自己喜歡的選擇其中一個。[攝影者:黎瑞香]

圖左 :第一次接觸藍染的蕭秀珍(右前),非常專心聽老師解說,而且全場只有她選擇了「線條染」,她說:「一眼看到老師做的線條染圖型手帕,就好喜歡。」[攝影者:鍾繐如]
圖右 :植物染要分多次染,讓顏色和布接觸空氣氧化,顏色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染越多次,顏色層次會更明顯,色澤會更好。[攝影者:鍾繐如]
圖左 :羅政忠主任(左二)表示,苗栗以「客家米食」、「藍染」為主軸,希望透過在地產品,和在地民眾有共同的話題而產生共鳴。[攝影者:張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