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幼稚園午餐結下的一段師生緣,牽起了蘇玉桂(右二)、劉鎮瑋(左二)和劉瀚文(右一)長達二十七載的師生情誼。左一為劉鎮瑋兄弟的父親劉志鴻。[攝影者:潘彗文]](/community/./images/community/7872E230325411ED8D9850D750479E08_0.jpg)
◎觀察需要 建立信任
「蘇老師就像我們的第二個媽媽!」
負責經營優素攤位的劉鎮瑋和弟弟劉瀚文感念師恩,向幼稚園起就關照自己的蘇玉桂老師表示敬意。
二十七年前,劉鎮瑋還是個三歲的孩子,在幼稚園就學,午餐時段他總是會哭鬧著拒絕吃肉。
當年在幼稚園執教的蘇玉桂老師,每天聽見隔壁班傳來小鎮瑋的哭聲,總會好奇的從窗口探出頭,望向隔壁班,心裡好奇著小鎮瑋哭的原因。
蘇玉桂瞭解情況後,努力說服校方,允許劉鎮瑋在午餐時間到自己班上用餐。蘇老師會細心地把飯菜中的肉一一挑出來,讓劉鎮瑋安心食用,這在孩子的小小心中建立起信任。
二十多年前的新加坡,素食文化不如今天普遍,蘇玉桂也還不認識慈濟,但小鎮瑋的堅持,令她想起自己小時候跟媽媽去巴刹的經歷。
當年小小年紀的蘇玉桂經過雞肉攤,曾懇求攤主不要殺雞,而引來旁邊其他人的異樣眼光。
蘇玉桂說,小時候的經歷讓她能同理小鎮瑋不愛吃肉的心情,她想,小孩子一餐不吃肉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所以就每天幫小鎮瑋把肉挑出來。
◎春風化雨 教育紮根
弟弟劉瀚文比哥哥劉鎮瑋小兩歲,踏入幼稚園後,也受到蘇玉桂的關照,那段師生午餐情緣,也一直延續到現在。
蘇玉桂說:「當他們遇到困難,從第一次交女友、青春期的叛逆,到現在出來創業開素食攤,都會跟我分享。」
憶起小時候的時光,蘇老師和兩兄弟臉上露出溫暖的笑容,內向、不善言辭的劉氏兄弟表示,蘇老師帶給他們太多溫暖,兩人靦腆笑說:「她(蘇老師)就像我們第二個媽媽!」
如今逢年過節,師生三人一定會相聚,蘇玉桂不時叮嚀他們做人處事的道理。當蘇玉桂知道兩兄弟齊心開素食攤,並得到父親的大力支持,她心裡很欣慰,也為攤位取了「優素」這一名字。
而今年教聯會周年慶蔬食餐聚的緣起,亦和這段師生緣有關。2019年底冠病爆發以來,面對疫情大哉教育,許多慈濟志工積極推素,勸素方式五花八門。
教聯會在今年推行「我生日一起素」的推素活動,今年(2022年)4月蘇玉桂的生日時,就和教聯會老師一起到劉鎮瑋兄弟的優素素食攤用餐,成為了教聯會周年慶在這裡舉辦的契機。
劉鎮瑋兄弟的父親劉志鴻曾到臺灣花蓮參加過實業家營隊,也長年護持新加坡慈濟的新春義賣會,一聽到教聯會有意在兒子的素食攤辦活動,二話不說馬上支持。
一大早就和兒子前來準備餐食的劉志鴻說:「能讓更多人知道吃素的好處,是一件好事,一定要積極推廣。」為了讓食客吃得健康,素食攤堅持使用健康食材和拒絕用雞蛋。
今年的教聯會周年慶,別具一番意義。疫情期間教聯會參與的線上課輔項目中,受惠的照顧戶孩子,也應邀前來與老師們聚餐。大家在歡慶教師節之餘,也藉此瞭解素食護生的重要性。蘇玉桂老師和劉鎮瑋兄弟的這一段師生佳話,期待有更多人續寫下去。


圖左 :今年的教聯會周年慶邀來教聯會老師和感恩戶學子,來吃素聚餐,傳遞齋戒護生的重要。[攝影者:潘彗文]
圖右 :憶起一路走來的成長,蘇玉桂(左)和劉家兄弟露出溫暖的笑容。[攝影者:潘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