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無常示現 給予愛的祝福

無常示現 給予愛的祝福

E-mail 列印
2021年因為疫情關係,慈濟新竹區新芽獎學金是逐戶發放。因應政府逐步解封,與做好相關清潔消毒的措施,今年(2022年)的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於10月30日以實體方式假新竹靜思堂舉行。戶籍設籍於新竹縣市的 學童於國小、國中、高中與大專共有二百一十一位獲獎,分別於「學習領域」、「全勤」、「特殊表現獎」、「進步獎」、「孝悌獎」表現卓越。

◎十七年的緣分與突來的無常

10月2日慈濟訪視志工彭瑞芬的網路平臺上突然貼文「請大家幫忙集氣祝福,尖石孩子目前昏迷在加護病房中,祝福她盡快醒來平安。」

同日網路平臺上跳出六年前動態回顧「送尖石孩子到校,順便看看住宿環境,較放心,相識自是有緣,以媽媽心關心孩子生活,因我們證嚴上人有教示『要以媽媽心,愛天下的孩子』。」照片與字句讓瑞芬在回顧此動態時自述:「孩子六年前送妳到學校,妳明年也即將要大學畢業迎接妳的美好前途,傍晚突來的無常讓我心疼不已,現在妳正在與死神搏鬥,孩子妳要加油撐過難關,虔誠祈禱祝福妳。」

同月6日,這孩子帶著大家的祝福,安息於主的懷抱。這位孩子是本年度慈濟新芽獎學金學習領域獎得主劉若英。若英跟慈濟的相遇是在2006年人醫會尖石義診現場。瑞芬師姊翻出與她初次見面的照片,孩子那時還是幼稚園大班,稚嫩的臉龐與笑容是最美的相遇。十七年來的陪伴,從幼稚園大班到大四,雖然彼此信仰的宗教不一樣,也沒有血緣關係,但感情已經超越了。愛,在彼此心裡。

◎ 看見「需要」 支撐「向上」

彭瑞芬師姊帶著中華科大慈青社學生,每個禮拜到若英家,為四個孩子課業輔導與關心生活。回顧十七年的堅持,是因為在這家庭中看見「希望」。孩子們沒有因為家庭的困苦而自棄,反而都很向上。

訪視團隊所有慈濟師兄、師姊都是孩子們的支撐(後盾),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往前走,而他們也都很自愛,不是靠補助。訪視志工以陪伴為主,很少給他們任何的經濟援助,只有一個單純的心念,「看到孩子需要,我們去做這件事」。

受訪時瑞芬師姊幾度哽咽,停頓無語後才接續道出孩子們所吃的苦是一般人沒法想像,下課就是待在家,孩子沒走偏就是很想「向上」的力量。她再次強調:「沒有走偏真的很不容易,孩子們吃的苦想到就會難過。不過,這或許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與生命中的養分,自己知道向上也很努力地往上走,所以都能念到大學,也都很不簡單。」

什麼叫做「希望」?

走在正軌上自己知道要努力向上,這個就是「希望」。「希望」不是多有成就叫做「希望」,而是孩子願意向上,走在正軌上,知道要往上爬,要往上走,不會因為家庭環境怎樣而自甘墮落。孩子們沒有自棄,他們自己很努力,那個就叫做「希望」。願意認真上學,知道自己目標在哪裡,這就是「希望」。

◎感恩的告別 愛一直都在

參加若英的告別式,所有慈濟志工都是以爸爸、媽媽的心情與若英道別,送她最後一程,也將獎學金送上,為她此生畫下完美的句點。人生離死別很多事無法預期,七月時的錄影,是若英要跟證嚴法師感謝,卻成為最後的聲音。

當時若英沉穩地說著:「親愛的師姑、師伯您們好,感謝您們一路走來的支持與陪伴,在我們幼小時從不懂事到懂事,從我們從國中、高中到大學,有您們的陪伴與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學習動力。感謝您們一路走來的幫助,讓我們從不完整的家庭到完整的家庭,也感受到您們無私的愛,也非常謝謝瑞芬師姑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持續的帶領我們,也輔導我們的生活上學習上有任何的問題都能夠幫我們解決。再次地感謝師姑、師伯。在未來我們也會努力的學習,也能夠回饋給在世上需要我們幫助的小朋友們和破碎家庭。最後感謝師姑、師伯對我們家的付出與奉獻。」

◎學習轉念 珍惜身邊親人

若英的大哥表示 ,今日出席是抱著一個複雜的心情來分享,因本來若英也是要一同出席受獎的,但…。「大家都在不同的環境長大,不知道境遇是什麼,但不要忘記自己的人生,對生活要有一些盼望才會過得比較充實。像自己本生從困境走到現在,都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有些人需要被鼓勵,就像是瑞芬師姑是我的貴人,要把握住才有機會轉變。」

接續談及以前的心願是「想好好讀書,做自己想要的工作」,但每個階段都有改變。從很想把學英文學好當導遊,到後來因為讀了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覺得應該先把之前的理想當興趣。因為依照現狀來說,剛畢業應該要先有一份工作,將生活穩定後再結合興趣逐夢。

若英的二哥也是畢業於東華大學,學的是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跟哥哥一樣,經常鼓勵尖石梅花部落的弟弟、妹妹們。他表示「因為我們國小就是看著他們長大,也知道他們的狀況與成長環境跟自己相似,希望透過我們的鼓勵讓他們知道『原來這個環境下也是可以這樣成長』是正向的。」

大哥談及妹妹的突然離世,開始會覺得很難過,但後來覺得至少妹妹不用像我們辛苦好一個人生,是安息的離開,可以到天上跟上帝在一起,不會像現在那麼的苦。說著說著,突然臉上浮現笑容笑著說:「有時候還蠻羨慕她的。」

幾秒後語調轉為穩定堅定的眼神說著:「所以後面就慢慢的轉念,轉念後就去放下,現在反而會覺得這是一件有希望的事情,我們人生命都是如此的短暫,以後還是回到天上,還是會聚在一起,這樣想就不會那麼的傷感。所以就是珍惜當下吧。有時候很少會跟親近的人說聲『謝謝你』、『我愛你』,從這事情看,讓我覺得把握當下珍惜身邊的人很重要,也要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感恩因緣 時間成就一切

若英的兩位哥哥除了見證者,也是受邀的頒獎者。尖石國中林青慧老師陪伴新芽獎學金得獎孩子來領獎,沒想到在會場會巧遇兩兄弟。青慧老師眼中的學生,是一位很乖很顧家的孩子,父親的狀況讓長子的他照顧家中弟妹。兄弟倆謝謝老師三年的陪伴,對老師印象深刻是「老師還特地拿了糖果包要我帶回去給弟弟、妹妹吃,就覺得很溫暖。」靦腆地說,不是一包!

另一位尖石國中老師曾康怡說:「因為我家是開理髮店,他們小時候都在我家剪頭髮。他上國中時我媽就說這弟弟非常乖,他是他們家的老大,家裡的小孩都是他在帶。我媽媽也知道他爸爸那時候狀況不太好,可是小孩子其實都還蠻爭氣的。」

曾老師表示,兩兄弟的父親現在沒有再喝酒了,跟著小孩一起在成長,讓人感到安慰的。透由老師知道劉同學的父親雖未到場,但也很謝謝慈濟這麼多年來的照顧。`

彭瑞芬表示,每個訪視家庭都是一個示現,也教會我們很多東西。因緣果報歷歷在前,有時還會發覺「那好像是在說自己」。「跟案家互動的過程中,會去反思自己似乎也有很多的壞習慣都沒改掉,可是又要叫人家改。」瑞芬不好意思笑著道出這中間的矛盾,接著口氣轉為堅定說:「在他們身上可以看見自己,並不是說我們以高姿態的姿態去幫助他們,我覺得是說一個緣分,跟他們結緣,然後他們再教會我們很多的東西。」

在尖石訪視二十多年的瑞芬師姊覺得生命是很無常的,甚麼時候畫上休止符不知道,所以要把握我們能做的每一天。

圖左 :2020年10月30日,慈濟新竹區新芽獎學金頒獎典禮在靜思堂舉行。[攝影者:張淑慧]
圖右 :左起劉若英的兩位哥哥、林青慧、曾康怡同為此次新芽獎學金頒獎人,師生巧遇於頒獎典禮。兄弟感恩老師,相互回饋憶當年。[攝影者:卓麗真]

圖左 :劉若英的兩位哥哥(右起)擔任頒獎者,鼓勵獲獎同學努力向上。[攝影者:劉蕙穎]
圖右 :彭瑞芬師姊(左一)給予劉若英的兩位哥哥擁抱勉勵[攝影者:卓麗真]
圖左 :全體受獎者大合照,新芽種子匯聚於新竹靜思堂,啟動善的循環[攝影者:張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