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有些七、八十歲的長者會選擇不接受洗腎治療(透析治療),而由盛港綜合醫院和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合作推行的「腎 衰病友居家護理計畫」(Renal Conservative (Non-Dialysis) Care),通過「腎病支持療護」(Renal Supportive Care,又稱腎病保守治療)以及和社區護理人員的合作,來協助放緩患者腎功能的下降速度,並減輕其身體的不適。
究竟哪些腎衰長者不適合接受洗腎治療?腎臟專科醫生如何與社區護理人員合作?且看盛港綜合醫院高級腎臟專科,鄭綏平醫生及楊麗茵醫師一次解答。
◎腎衰病友居家護理計畫
「什麼是『腎衰病友居家護理計畫』?計畫目的是什麼?」
針對以上問題,盛港綜合醫院高級腎臟專科鄭綏平醫師解說如下:「腎衰病友居家護理計畫」由盛港綜合醫院(SKH)和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合作推行。
針對年老體弱的終末期腎病(ESKD,也稱腎功能衰竭)患者,在選擇不洗腎的保守治療下,提供他們「以患者為中心、全人的護理。」面對終末期腎病,患者和家屬內心往往充滿無助和不確定性,這項護理計畫為他們提供醫療和社會心理上的配套措施,將專科門診服務延伸到社區。
在這項護理計畫下,醫療團隊透過「腎病支持療護」,控制患者的腎衰竭症狀和併發症,努力減緩病情惡化,並提供社會心理支援。平常社區護士會定期上門進行護理,跟進患者健康情況,包括為他們測量血壓、血糖、檢查藥物,協助注射紅血球生成素,和作健康教育等。
社區護士的角色舉足輕重,不僅支持患者和家屬,也協助追蹤病情。當發現病人出現需要關注或採取行動的問題,將傳達給醫院腎病專科醫生;若發現病患有其他社會心理需求,護士也會聯絡社工協助。
「腎病支持療護」也涵蓋討論安排預先護理計畫(Advance Care Planning),讓患者能夠借此分享他們的價值觀、偏好和治療目標,以便能提供與他們意願一致的護理。當患者病情惡化,需要慈懷療護(palliative care)時,病人會被及時轉介給其他居家臨終關懷計畫,以確保他們能得到持續的社區護理。
「哪些腎衰患者適合『腎病支援療護』?」
鄭醫師接著回答:並非所有腎衰竭患者都能從洗腎治療中獲益。舉例而言,一位年齡超過八十歲、年邁體弱且其他重疾的腎衰患者,若選擇洗腎,不論是前往洗腎中心進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還是在家裡自行操作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他們都極可能需要依賴家人照護。
不管最後這些長者的生存期有否延長,他們都因此耗費可觀的時間在洗腎中心或待在家洗腎,期間還得承受因為血管出現問題、感染,或其他併發症而反覆入院的風險。
因此,同時患有其他重疾的腎衰長者,這些重疾包括中度至重度失智症、晚期心力衰竭、晚期肝衰竭或癌症末期等,都適合「腎病支持療護」。
這類患者原就有影響生活的健康狀況(life-limiting conditions),病況也因終末期腎病而變得複雜,接受洗腎治療的負擔可能超越好處。醫療目標是保持患者的生活品質,而不是讓他們接受過多的醫療干預。
◎不洗腎不等於放棄治療
「不洗腎,就是放棄治療嗎?」
對於一般人認為「不洗腎等於放棄治療」的疑慮,鄭醫師說:這是許多人的迷思,其實拒絕洗腎治療,並不意味著醫療團隊不再提供任何護理治療。
實際上,不洗腎的病患仍需要治療和其他支援,一些腎友常出現呼吸短促、水鈉瀦留(salt and water retention)、瘙癢、噁心、嘔吐,甚至是不寧腿綜合症(restless leg syndrome, RLS)等症狀,這些症狀都需要控制。不少腎友也同時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有些糖尿病腎友可能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嚴格控制血糖時,導致低血糖的併發症。
透過保守性治療,醫療團隊能夠協助腎友緩解腎衰竭相關症狀,在不使用侵入性治療的情況下,預防病情進一步惡化,讓病人有更多的時間做他們喜歡的事情,或與家人共度更多的美好時光,而不需要花費時間,經歷多次手術或入院治療。
◎事前有計畫就不怕變化
「這項護理計畫剛進入第二年,目前已看到哪些變化呢?」
關於計畫進行所產生的變化等問題,則由盛港綜合醫院高級腎臟專科楊麗茵醫生做說明:有了這項護理計畫後,患者和家屬在社區有更好的支援,一些病患的健康情況其實相對「良好」,直到疾病後期才被轉介給居家臨終關懷計畫。
透過護士的定期家訪,病人和家屬也能掌握病情進展和預期護理情況。在生命最後幾週,患者的症狀負荷往往變高,這類病情變化會被及時發現,並把患者轉介到居家臨終關懷計畫接受照護。
而少數接受「腎病支持療護」的患者,會改變心意選擇洗腎治療。比起病患當初因為沒有準備好洗腎而導致病情「崩潰迫降」(crash landing)。在這項護理計畫下,他們能選擇性地開始洗腎,這能減少患者掛急診或住院。
「為什麼協助患者制定『預先護理計畫』很重要?」
鄭醫師說:預先護理計畫(ACP)能讓患者事先規劃日後的醫療護理安排,若患者日後因病重而無法表達意願時,預先護理計畫可以讓患者的醫療意願和偏好盡可能得到尊重,也可以幫助親人減輕壓力和負擔。
預先護理計畫是很好的倡議,但在本地推行這項計畫仍有不少挑戰。比如有關臨終或死亡的話題對某些人仍是禁忌,他們不準備討論這一課題,或覺得沒有必要這麼做。一些持保留態度的病人會認為「時間到的時候我會決定」或「我寧願不談這個問題」。
然而,當病人病危時,家屬可能會因為不知道病人的意願而進退兩難——我做得對嗎?我是不是放棄得太早了?我是不是為我愛的人做得還不夠多?
因此,在預先護理計畫下,病人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意向和治療目標,讓他們的意願能夠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