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志工陪同長者,共同完成隨意畫的遊戲。[攝影者:柏傳琦]](/community/./images/community/B17156106A3111EDB8DE77C465E691DD_0.jpg)
◎彼此珍惜 半日相聚
四年的長照C據點運作中,即便是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聚會教學,但慈濟志工運用雲端在線上與長者互動,讓他們覺得溫暖與尊重,同時也讓彼此情感更加契合與凝聚。11月16日疫情稍緩,在有條件的鬆綁下,又可見面相互問安,彼此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半日相聚。
基金會同仁張翔專員回想起四年前,從懵懂經由摸索並參加無數次的專案會議與參訪,才慢慢建構起據點初步運作的概念,也幸有一群志工的鼓勵與支持之下,才一點一滴地建立了現在的模式,和相關作業流程。
「在我的理念中,人生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到希望。」張翔相信未來長照據點的運行,會是更有人文的體貼與尊重,進而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人生價值。
◎課程多元 巧思鋪陳
「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擔任據點課務與活動規畫的沈思彤分享,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她真心希望所有來到長照站的每一位長者,「不管年紀有多大,都能夠快樂的學習!」
因此,在每一次的課程中,沈思彤希望透過多元又有趣的活動,讓長者能樂於參與、樂於學習。課程設計除了著重體能運動,幫助長者減緩老化之外,也透過一些益智遊戲,來活化長者的記憶力。
更重要的是分享上人的法,讓長者們懂得保護自己,以法潤漬心田,而能心不起煩惱,遇到境界也能夠歡喜自在,讓長者對每一個星期的課程,都充滿期待!
◎細心關照 營養均衡
「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是長照據點內每位志工共同秉持的信念。為社區長者量血壓,並持之以恆記錄和追蹤的志工周瓊英,雖已高齡但身體依然靈活如昔,四年來從不缺席。她分享,除了每天聆聽上人開示並吸收運用外,還要保有一顆謙卑為懷,及不與人計較的心。
旅居菲律賓十八年,2011年才回國定居的志工陳淑芬,家庭幸福美滿,她說:「在慈濟世界裡才十五歲,還算年輕,僅盡一己之力為長者服務,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一些成長經驗,也增加了見聞。」
「你好、我好、大家好!我相信人間有愛。」這是志工邱麗君來長照據點服務的初發心,至今都未曾改變。她除了協助課務行政運作外,同時也用見微知著的心,細心關照長者對蔬食餐點的喜好,適時調整菜色,讓長者保持營養均衡,吃得健康。
◎因緣殊勝 情如姊妹
靜思語說,「有苦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進去。」林照子、吳月桂、林數美三位長者都已高齡八十有餘,其中林照子隨著生命自然法則,身體逐漸衰老,不良於行。
同為據點成員的吳月桂、林數美兩位長者,不辭辛勞於每週活動時,專程開車到林照子家中載她一程,為了讓她健身、激盪腦細胞,也讓她與眾人互動,感受溫暖的氛圍,情如姊妹。
據點內的課程,隨著課務的規劃,每一季都有不同的課程,讓長者憶及過往做出不同層次的表達。陳銳子育有二子一女,每個星期除了固定參加據點活動外,時間有餘也都會到書軒擔任志工。
在一次畫圖課中,她用心畫出一顆赤子之心,當老師走到她面前,請她分享圖中之意時,她說:「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除了濟世救貧外,也讓大家在不同的年齡層中發揮自己所長、貢獻己力,回饋社會讓她感到心滿意足。」
透過長照2.0的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志工希望長者在平均壽命延長的狀態下,健康餘命也能延長,更可以建立「自助、互助、共助」的連續性照顧服務體系,讓長照能真正成為社區長者生活的一部分。


圖左 :陳銳子感恩上人創造慈濟世界,除了濟世救貧外,也讓大家在不同的年齡層中,發揮自己所長,貢獻己長回饋社會,讓她感到心滿意足。[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長者林照子(中)在吳月桂(右)與林數美(左)兩位長者的攙扶下,步入長照據點參加活動,情如姊妹。[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三位情同姊妹的長者,各自完成了心中彼此祝福的「話」。[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志工沈思彤帶動長者一起比手語,也帶動出健康的活力。[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志工在據點門口,親切溫柔地迎接每位長者的到來。[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花道老師鍾麗雅與長者在教學中互動,提升長者學習興趣。[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志工在活動結束前,為長者準備營養素食餐盒。[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在上課前,沈思彤帶動長者健康操,活動筋骨。[攝影者:柏傳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