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低頭付出 看見最美風景

低頭付出 看見最美風景

E-mail 列印
「你們真的是太大愛了,感恩,感恩,希望你們身體健康!」看到修繕志工來到家裡,高女士迎面送上感恩與祝福。

11月22日,中區志工啟動「0918池上地震」第四梯修繕工程,八十一位志工載著修繕工具,清晨四 、五點分別從臺中、彰化、苗栗往花東出發,將進行花蓮玉里鎮、富里鄉五戶,以及臺東縣海端鄉、成功鎮五戶的修繕作業。臺東縣的五戶,原本是由南部團隊負責,因他們正在進行經藏演繹彩排,故改由中區承擔。

其中十多位志工直接在臺東成功鎮的慈濟環保站會合,由行政團隊林永彰說明,等待修繕的三家「紅單戶」的受損情形,以及預訂完成的目標。

此時,已是中午,當地志工洪勳明與廖琇芳夫婦,為大家準備營養美味的午餐。充足能量後,隨即進行場勘,實地了解受災情形,以訂購所需的材料。

◎貼心規劃 打造舒適居家

場勘結束後,隨即展開第一戶的修繕作業。位於基翬路這戶民宅,是一棟磚造平房,是屋主林先生的父親所建,年久失修,牆壁斑駁。地震連來兩次,造成鋼筋裸露,牆壁及門柱水泥剝落、窗戶毀損,屋主暫時住在朋友的店裡。

志工隨即拿出鐵槌,將鋼筋周圍破裂的水泥打掉,也以切割機將扭曲的鋼筋去除。具水電專業的賴炯富,立即檢查電線線路。他說,上人教導弟子,唯有身體力行去付出,才會有感受。在付出中他體悟到,只要是發自內心的付出,一定是法喜充滿的。

為提高施工效率,早日完成任務,23日一早,志工分成兩個路線,三位志工前往東海路修繕,其餘十位接續昨天基翬路的工程。

慈濟營建處同仁來為志工說明修繕項目,除了修復毀壞的部分,由於原先梁柱未與屋頂連結,無支撐效果,因此要在梁柱安裝C型鋼,還要裝窗戶、塗油漆及重新隔間,希望給屋主一個安全舒適的居家環境。

忙著為親戚助選的屋主接到同仁電話前來,同意了營建處的修繕規劃,與志工一起搬移家具後,又匆匆離去,彷彿修繕的是志工的家。

了解修繕方向後,泥作師傅開始抹水泥、鐵工師傅裁切C型鋼、木工師傅移除固定隔間木架的釘子,其餘的人當小工,一時之間人人忙碌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牆壁抹平了,門柱也有了新的樣貌,隔間木架也移到適當位置。這時鐵工師傅官河茂正努力地把C型鋼置入牆與屋頂的夾縫間,做為加強的橫梁。他站立長梯上施作,兩位志工則幫他穩住C型鋼,只見他一會兒用鐵鎚敲打,一會兒用鐵橇挪動鋼材,才把兩根鋼材安放好,早已滿身大汗。

緊接著是把兩根成人字形的C型鋼密合,再焊接起來,由於人字形角度大,而且在二、三公尺高處施工,要密合頗具難度。不斷使力下,官河茂的手一再抽筋,在蕭順璋協助推送下,終於完成焊接工作。隨後在牆壁的兩根柱子旁各安裝一根C型鋼,與橫梁焊接在一起,房子就非常穩固。

蕭順樟不是學鐵工的,但幫忙裁切C型鋼駕輕就熟,因為當過冷氣安裝師傅,檢查電路他也在行。衝勁十足的他,簡直是無所不能,哪裡需要人手,他幾乎都可以發揮功能。他說,參加修繕的感受只能用「滿心歡喜」來形容。

由海端前來支援的苗栗團隊,接續最後的油漆工程,在七個人分工合作下,整間屋子煥然一新。志工部分宣告完工,隔間及窗戶部分將由營建處接手。

◎無力修繕 不請之師除憂患

東海路這一戶是二層樓建築,被判定為海砂屋。因為是邊間戶,左面牆長期在海風吹襲下,下雨天屋內會滲水,去年屋主請人油漆過,牆壁還相當潔白。只是地震一搖,二樓沿著橫梁,一處處水泥剝落、裸露的鋼筋生鏽,屋頂的油漆則斑駁嚴重。

屋主張先生有兩個小孩,與媽媽同住。他曾是慈濟會員,因酗酒導致肝硬化,無法工作,全賴越南籍太太在他姊姊的餐飲店打工,維持一家生計。

志工前來修繕,張先生感動不已。他說,「我只不過付出一點點,大家還多次來關心,很感恩……」說到感動處,不禁眼眶泛淚。張先生提及他有兩位親屬因喝酒過世,志工勸他要戒酒,把身體照顧好,他點頭說好。

張太太趕忙把房間的衣物集中到另一側,以利志工施工,將近九點,她匆匆趕去打工。看在志工的眼裡,敬佩她的那分堅強。

施工前,志工先在地面鋪上塑膠防護板,以保護地面,再把鋼筋周圍破裂的水泥清除乾淨。緊接著是一道道的工序,噴上防鏽漆、塗上紅丹漆,最後再抹上水泥,即告完工。張太太把握志工到來,又告訴志工,二樓浴室的牆壁有裂縫會滲水,屋外牆壁也有裂縫,志工以矽膠修補。

24日早上,進行最後的屋頂施工,志工先用鋼刷除去圍牆上斑駁的油漆,再將整面圍牆塗上油漆,地面則擦PU防水漆,就不會有滲水之虞。

看著問題一一解決,張太太好開心,一再地感恩志工。她說,去年牆壁找人來油漆,已經花了一筆錢。這次地震,房子受損,她已經沒能力請人修繕,幸好有慈濟來幫忙,她可以安心了。志工也感到欣慰,與她家人歡喜合影。

◎愛心為柱 百年老屋再挺立

23日下午,完成基翬路的修繕後,志工們來到位於吉林街的百年老屋。屋主高女士獨居,以撿回收和玉石販賣維生。她住家對面的樓房,是已往生的姊姊家,姊夫偶爾回家,她的孫女就住在那裡。

9月18日的地震,造成屋簷下修復過的六根水泥柱再度被震歪、震裂,屋主用鐵柱支撐,屋後則用竹竿頂住牆壁。房屋左側牆面木板掉落,竹屏仔壁裸露,右側牆面多了鐵皮包覆,上方則有個破洞。廳牆上的大十字架也鬆脫了。

地震後,高女士不敢住屋裡,就睡在屋簷下的躺椅。姊夫不在家時,有時她就去姊夫家睡。談起地震當天,高女士仍心有餘悸。當時她和孫女奔到屋外,看著姊姊的樓房左右搖晃,兩人心驚膽跳,相擁哭泣。信仰天主教的她呼喊著耶穌、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祈求天佑臺灣。

她說,「什麼神都一樣,至少喊祂名字會比較平安,所以現在『大愛』就來幫忙了。」高女士始終稱呼志工「大愛」,看著志工修繕,她不斷地對志工說辛苦了,還拿出手機拍照,「這樣才會記得你們的愛心。」

為了讓屋簷能有堅固的支撐,志工在每根水泥柱旁加裝雙拼C型鋼。為了保護C型鋼,志工先塗上一層底漆,再塗上兩層銀色油漆防鏽,色彩與水泥柱相調和。

屋後同樣要焊接六根雙拼C型鋼,但只先安裝了五根,因最左側的一根,靠近待修繕的右側牆壁,志工擔心安裝後影響日後營建處施工,因此留待修繕右側牆面時,再一併安裝。屋前屋後的C型鋼,是受損老屋最佳的依靠。

客廳裡,木工師傅踏上梯子將十字架重新固定,高女士幫忙扶著梯子。志工徵得她的同意,給十字架漆上銀色油漆,高女士看了歡喜地說:「很漂亮!」塗上銀色油漆的十字架更顯明亮,散發出柔和的光輝。

腐朽的屋簷防雨板,高女士為了盡快處理,請志工拆下老舊廚房的防雨板更換,志工還塗刷防蛀漆,有如新的一般。房屋左側裸露的牆面,志工則釘上烤漆板,再也不怕風雨。

經過一天半的施工,為高女士解決了心頭之患,她很感恩志工的付出,直說沒為志工準備什麼,摘了自家種的芭蕉請志工吃,表達心意。百年老屋經過一番修繕,增強了穩固性,高女士得以住得安穩。

修繕全部完工,臺東縣成功鎮公所防災承辦人陳雪芳一一驗收。她讚歎志工能在短短三天內,完成這三戶較難處理的紅單戶,受災鄉親可以安心了。

◎笑容與感恩 人間最美風景

三天來的修繕,志工付出了體力,也換來了受災鄉親臉上的笑容,心靈上得到無限的歡喜。而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更是縈繞在志工的心懷。

鐵工師傅官河茂和太太劉春枝,退休前的老闆是慈濟志工蔡一郎。蔡一郎上梯次參與後深受感動,雖想再參加卻無法成行,於是請官河茂夫婦來幫忙。初次和志工一起付出的劉春枝說:「和師兄、師姊一起工作很歡喜。」歡喜的笑容洋溢在她臉上。

各地修繕志工來到成功鎮,住宿都由在地志工廖琇芳安排在「真王子大旅社」。老闆吳悅銀是慈濟會員,知道志工是來為災民修繕,住宿費大優待。老闆還擔心其他客人聊天或關門聲音太大,影響志工的休息,即使有空房,也不安排其他客人入住,把整層的房間都留給志工,讓志工們感到十分窩心。

讓志工們感到窩心的,還有廖琇芳一家人,他們每天在家裡為志工們準備了色香味美的午餐。小家庭鍋子小,有時要準備二十多人的菜餚,相當費心。第三天的午餐,還增添了不少人的愛心。

林瑪莉的兒子去年車禍往生,在志工們持續地關懷陪伴下,漸漸打開心門,深切感受到慈濟人的大愛。廖琇芳的女兒洪岱瑩跟她聊起,中午要為修繕志工做便當,林瑪莉也想盡一分心力,但她必須工作,便事先滷了一鍋滷味給志工加菜。

在地志工林麗華幫廖琇芳備辦便當。在上一梯高雄、臺北團隊到成功時,她也一起參與修繕,其中一戶就是她的親戚。當她告訴那位親戚志工要再來修繕時,親戚聽了很感動,拿了臍橙和芭蕉給林麗華,要和志工結緣,表達一分感恩的心。吃在志工的嘴裡,甜蜜在心頭。

來到風光明媚的花東,志工無暇觀光,卻在低頭付出中,看到了人間最美的風景——受災鄉親的笑容與一顆顆感恩的心。

圖左 :池上地震後,屋主原本在屋後以兩根竹竿撐住牆壁,志工分工合作焊接C型鋼,並且塗上底漆和油漆。[攝影者:李弘文]
圖右 :屋主高女士(左)信仰天主教,屋內牆上的十字架鬆脫,志工將它釘牢。她讚歎慈濟人的大愛,一再對志工道感恩。[攝影者:李弘文]

圖左 :池上地震造成東海路一棟海砂屋,二樓整排主梁和鋼筋腐蝕裸露。志工先把破裂的水泥敲落,於裸露的鋼筋噴上防鏽漆及紅丹漆。[攝影者:李弘文]
圖右 :屋主張先生(左二)過去是慈濟會員,他表示自己只不過付出一點點,就受到慈濟人多次前來關懷,十分感動。修繕完工,他與媽媽和志工歡喜合影。[攝影者:劉松島]

圖左 :地震造成門柱內外水泥剝落,志工許慶洲重新施作堅固的門柱。[攝影者:劉松島]
圖右 :原本油漆斑駁的牆壁,志工不但用水泥抹平,還粉刷油漆,整個屋子煥然一新。[攝影者:劉松島]

圖左 :臺東縣成功鎮公所防災承辦人陳雪芳驗收修繕工程,她讚歎志工在短時間內,完成三家紅單戶的修繕工作,受災鄉親可以住得安穩了。[攝影者:蕭順樟]
圖右 :修繕團隊到當地志工洪勳明與廖琇芳家拜訪,感恩他們每天中午為修繕志工備辦營養美味的午餐,感受到法親滿滿的愛。[攝影者:李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