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讓愛樹立典範 深入心中成道場

E-mail 列印
由於非洲的貧窮,加上城鄉的差距,慈濟人深入社區關懷後,面對社區裡太多的病患,又礙於醫療設備嚴重不足,沒有醫學背景的慈濟志工,無法以診療室或復健室來幫助居民,所以在約堡附近的坦畢沙村莊,成立首間「慈濟運 動室」,來幫助苦難的病患,並以同病相惜的互助方式,成功走向健康。

非洲社區志工蘿西(Lorcy),從原本的重病患者,在志工慈明(Saramina)的幫助下,不但身體康復,還成為助人的菩薩;過程中的轉變,她感動了無數的患者和志工群,慈濟人更藉此因緣,在「運動室」展開了另一項新的嘗試。

◎相互打氣 病患變菩薩

從2022年10月起,南非約堡坦畢莎村莊的「運動室」,將病患二人分為一組,再搭配志工們,讓兩位病患彼此反覆輪流著,相互幫忙做復健。

志工除了幫助病患們做運動外,也想辦法協助他們可以互助,讓每一位病患都有照顧別人與學習做志工的機會。在志工們不斷地從旁協助和鼓勵下,運動室的氣氛變得更熱絡、更有朝氣,進而達到最佳的復健效果。

病患中,有一位左手需要做伸展運動,另一位則是右手需要做伸展運動,兩位病患一起努力,彼此合作無間,加油打氣;志工們則是在一旁守護著,團隊一起奮鬥不懈,見證生命勇者的畫面歷歷在目,令人感動莫名。

◎篤定方向 社區孕育愛

今年(2022年)七月,病患馬羅所(Maliso)坐著輪椅來到運動室努力復健,另外有蘿西用心的協助,很快就能用助行器走路,他堅持不懈的態度和永不放棄的決心,正是自助人助的典範。

蘿西攙扶著馬羅所,一次又一次地逐步練習,最後他用單支枴杖,不靠別人就能行走,志工們看在眼裡都忍不住地歡呼起來。

馬羅索非常感恩慈濟幫助,他對慈明說:「我本來覺得人生沒有希望,卻因為慈濟的『運動室』,讓我能重新面對人生。」

「泡茶」對於正常人來說,也許是很簡單的動作,然而近半年來,馬羅索完全不敢奢求,如今能為自己泡一杯茶,他含著淚光、神情激動地向慈明和蘿西敘述著……

◎勇往直前 生命體悟愛

今年七月病患摩西(Moses),戴著藍帽子坐著輪椅,出現在運動室,當時蘿西立刻教他使用四腳助行器,剛開始他有點畏懼,蘿西就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鼓勵他。

在初期使用助行器時,摩西走得十分艱難,背都挺不直,蘿西在後面耐心地扶著他的背,並且不斷地提醒他,要把背挺直喔!

摩西透過一次次的練習,漸漸地背挺直了,助行器也愈走愈順,慈明便鼓勵他繼續突破,不要侷限在助行器上,應該要改用兩根拐杖,練習身體的平衡;他每天很努力練習,並且成功地使用兩根拐杖走路。

是時候了,蘿西建議摩西改用單支拐杖,害怕跌倒的他,表示「那太難了!」

蘿西也清楚知道,以摩西目前的身體狀況,只用單支拐杖,確實有困難度,不過要先突破的是心理障礙。如果內心一直覺得自己不可能做到,那就更加難以克服。

所以瘦弱的蘿西,就扛起摩西的左側,讓他感受只用右手撐枴杖的感覺,並不斷地給予鼓勵,嘗試改用單支拐杖。雖然他還是需要攙扶,但已經是很大的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成功脫杖的。

在蘿西的帶動下,摩西也開始幫助別人,表面上是推著其他病患,但同時他也在做復健,可謂是雙管齊下,一舉兩得的互蒙其利。

慈明和蘿西,時而教導病患做運動的技巧,時而鼓勵大家要持續地自我突破,兩人總是耐心地在旁陪伴,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協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

以各種善巧方便,把一個大的難題,分解成每次的小進步,從累積小進步,跨躍晉升為大進步,如此就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自助天助 無常啟悲智

2021年,年僅二十歲的女孩凱蒂(Kate),無法接受美好的青春正開始綻放的她,卻被一場車禍,導致下半身受重傷,人生從此跌落谷底。

凱蒂很失落,蘿西以自己的故事來安慰她。當時身體也還沒有完全康復的蘿西,在運動室幫忙推輪椅時,也只能彎著腰,凱蒂看在眼裡,並在志工們的鼓勵、帶領下,慢慢地離開輪椅,改用助行器走路了。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一直進步的凱蒂,似乎可以離開拐杖,但是在她的內心是抗拒著,總是會想依賴拐杖。蘿西就讓凱蒂的手搭在她的肩膀上,一步步協助她行走,雖然開始學習走路,還是會很害怕,尤其是遇到陡坡時,慈明守護在凱蒂旁,看著她突破難關,此時大家都忍不住為她喝采。

凱蒂在蘿西的鼓勵下,也開始做志工,雖然身體還沒有痊癒,步伐蹣跚的她,正使勁推著另一位病患的輪椅前行,因為她助人的同時,自己也在做復健。

◎福慧並行 護心是道場

慈明和蘿西,也會去凱蒂家中做家訪,了解身體改善後的她,日常生活有什麼轉變呢?

儘管凱蒂的左手還是尚未復原,但她能清洗碗盤;當她收拾衣服,遇到厚重的毛毯時就會有困難,蘿西適時現身說法,教導她如何自理。

家訪時,凱蒂的媽媽很好奇地問慈明:「出車禍前的凱蒂,身體健康向來都不愛做家事;在一年多的慈濟運動室中,不只讓她身體狀況,恢復愈來愈好,而且還勤做家事,幫忙打理家中的環境。」

慈明表示:「這是慈濟的法入心,我們不僅是帶著病患做運動而已,也會引導病患打開心門,讓他們從中學習如何幫助他人、關懷他人,自然而然就會把理念帶到生活上,也就會順理將家事視為本分事了。」

整個運動室,除了協助復健外,在人人相互扶持、關懷的氛圍下,彼此就更像一家人了。

當慈明以滿滿的愛心與耐心來關懷病患時,「運動室」不只是一群人做復健而已,更在她努力勤耕福田下,將它塑造成一個「共修」的活動中心,它早已是社區藉事練心共同精進的心靈道場,更是提升自我的最大利器。

圖左 :「泡茶」對於正常人來說,也許是很簡單的動作,然而近半年來,馬羅索完全不敢奢求,如今能為自己泡一杯茶,他含著淚光、神情激動地向慈明和蘿西敘述著……(攝影者Thoko Mthembu)[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兩人一組的病患,彼此加油打氣,志工們在旁守護著他們,整個團隊一起奮鬥不懈。(攝影者Lorcy Phiri)[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病患馬羅所(Maliso),剛來參加運動室時,是坐著輪椅進來的,而腳步蹣跚的病患凱蒂(Kate),幫忙推輪椅,她助人的同時,也是在做復健。(攝影者Lorcy Phiri)[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志工慈明(右)關懷病患時,滿滿的愛心與耐心,如同一家人般地呵護著。(攝影者Thoko Mthembu)[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堅持不懈的馬羅索(左),在蘿西(右)攙扶著、保護下,他持續進步,只需用單支枴杖走路。(攝影者Thoko Mthembu)[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今年七月病患摩西(Moses),坐著輪椅(左)來到運動室,蘿西(Lorcy,右)教他如何使用四腳助行器,並以自己的經歷來鼓勵他。(攝影者Thoko Mthembu)[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蘿西扛起摩西的左側,讓他感受只用右手的枴杖的感覺,並且不斷鼓勵他,克服心理的障礙。(攝影者Thoko Mthembu)[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蘿西以自己的故事,安慰心情低落的凱蒂。雖然她當時身體也還沒有完全康復,再幫忙推輪椅時,也只能彎著腰。(攝影者Thoko Mthembu)[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左 :凱蒂在蘿西的鼓勵下,雖然身體還沒有痊癒,也開始做志工,幫忙照顧病患,也是在做復健。(攝影者Lorcy Phiri)[攝影者: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