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新竹 胖吐司的鹽與甜

胖吐司的鹽與甜

E-mail 列印
「Le sale nous nourrit ,le sucre nous rejouit.」「鹽於律己‧甜以待人」,走進花蓮第四百六十二家愛心商店,「胖吐司手感烘焙」牆上的兩行字。

◎鹽與甜的滋味

土司的圖案下方寫著小小的英文「Pan Toast」,加上「胖吐司」三個字,簡單又平實的招牌,正是店家負責人林正明、葉恩如夫妻當初創業的經營理念。「胖吐司手感烘焙」簡稱「胖吐司」,夫妻倆以麵包的日本發音「パン」(pan),和土司的英文單字,以及自製吐司的堅持,將土司的中、英、日語文意涵做為店名。

依約造訪「胖吐司」,店家鐵捲門未拉開,獨留一扇半開的門進出。林正明準備送貨去,他打了個招呼說聲抱歉,就趕緊出門。而葉恩如一人在屋內打點餐盒,好讓正明回來載送另一處。恩如解釋將鐵捲門放下,是為了避免客人進來買麵包,卻撲空而回。閒聊沒多久,林正明的高中好友林彥瑋和花蓮愛心商店發起人,人稱「酵母媽媽」黃秀真也特地請假前來。

問及牆上的「鹽於律己‧甜以待人」因緣,長得甜美又喜歡看料理書籍的葉恩如輕柔地說,那一句是法文,源自於法國甜點大師Pierre Hermr’的名言「Le sale nous nourrit ,le sucre nous rejouit.」中文意思是「鹹食養人,甜食悅人」。

恩如進一步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將「嚴」變成「鹽」,取諧音的同時也是一份祝福,自我勉勵,也對得起客人。「有愛才會有甜甜的感覺,手作烘焙,讓別人的生命也多了一點點的甜,一點點的鹹,增添滋味。」

「麵糰缺了鹽巴,沒辦法達到一個很好的筋性,也無法呈現出很好的發酵口感;光只有甜也不行,如果你只有單純的全放糖也不行。」葉恩如說,手作成品都是麵糰加入鹽跟糖和酵母,就可以千變萬化。

◎創業維艱 夫妻同心

「胖吐司」負責人林正明是花蓮人,出社會後在桃園工作,認識了葉恩如,也論及婚嫁。從事業務工作壓力大的兩人,經過討論後,以身體健康為要,兼具彼此興趣,又可以維持生活所需,決定回花蓮創業開早餐店。於是,兩人攜手回花蓮,一邊選店面,也一邊準備婚禮。

林正明高中時期,曾經在西點蛋糕店打工,熟悉烘焙。而葉恩如的姑姑、姑丈經營麵包店,弟弟也做麵包。小時候在舅舅的麵包店長大的恩如,夢想長大要到花蓮開一間麵包店。她笑說:「做麵包的過程當中,很療癒自己的心,又看到分享食物給人吃的那種喜悅,就很滿足。」一個喜歡做土司,一個會烘焙,目標確定,於是兩個人的店就開張了。

恩如談及,開業之始,品項不多,當時以分享的概念做早餐。菜單設計大都是天然、低油脂的健康食物,吐司自己做,只賣肉蛋土司和素的馬鈴薯煎餅夾蛋土司。營業沒有多久,做出了口碑,網路訂單都收不完。恩如笑著說,「完美的執行了八個月」,因為身體無法負荷,結束早餐生意,身體養好之後,就全心全意只做吐司。

◎靜思語的力量

林正明的高中好友林彥瑋,是「胖吐司」夫婦的貴人之一。從小在慈濟家庭長大的彥瑋說:「從小耳濡目染,在生活中自然而然說出來的話,好像是很自然的事情。」正當彥瑋想著最近有什麼「精神資糧」提供兩位夫妻的當下,葉恩如馬上接著說:「他最近講的一句話,『知恩、感恩、報恩』,我常常用在生活中。」

恩如說出「精神資糧」的同時,兩人相視而笑,彥瑋也娓娓道來「知恩、感恩、報恩」故事始末。

林彥瑋若有所思的談及,某天,另一位高中同學的太太到家中聚會,聊天時提及小孩不太好帶之類的話。彥瑋將以前在部隊時,長官勉勵他帶兵的話回饋對方:「沒有帶不好的兵,只有不會訓練的官。」為了證實至理名言的可信度,彥瑋更期盼小孩長大要心地善良,懂得孝順父母。當下他就和三歲小孩互動,陪讀證嚴上人靜思語:「知恩、感恩、報恩。」

彥瑋略微提高聲調說,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小孩回家竟然對阿嬷說,做人要「知恩、感恩、報恩」,逗得阿嬷很開心。這件事讓人看見善知識,具有不同凡響的威力。

葉恩如也接著說:「小朋友來店裡跟我講要『知恩、感恩、報恩』,這句話剛好對應我的工作。」恩如進一步道出,最近疫情關係,員工一直流動,到現在走得差不多。抱持著大不了就夫妻倆撐起整個店的恩如,反而笑著說,每天以「知恩、感恩、報恩」自我勉勵,感恩在疫情下,還能活得下來。

◎推素 莫因善小而不為

在慈濟家庭長大的林彥瑋提及:「鹽於律己‧甜以待人」,連結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讓他想到一位很重要的關鍵人物---證嚴法師。證嚴法師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典範,「寬」和「甜」有異曲同工之妙。證嚴法師經常勸人茹素,提醒慈濟會員和全世界的人,茹素尊重生命,長養慈悲心,使人的身體和心念健康。但是,要勸人恆長茹素,是有難度的。

聽聞醫師、慈濟志工分享「全植物飲食」的林彥瑋,發現「萬病之源始於口」的邏輯是正確的。為了人和眾生的生命,彥瑋覺得應該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響應勸素,共善聚福緣。

秉持「一人的力量小,眾人的力量大」的彥瑋,用與眾不同的思維和方法勸素。他說,假如十八歲可以完全自主決定事情,而目前國民的平均壽命是八十一歲,那就表示他有六十三年的生命週期,也就是有22995天,一天三餐就有68985餐。完成越多餐全植物飲食的人,對健康和生命的影響越多。

彥瑋希望「胖吐司」可以做無奶、無蛋,全素的生日蛋糕與人分享。他誠心告訴正明和恩如:「雖然我還做不到恆長不變的茹素,但是,對的事情值得持續下去,你們要不要一起幫忙,製作無蛋、無奶的麵包或蛋糕?」聽了彥瑋這一席話的恩如,直接回應:「太難了。」做生意就是要賺錢的恩如心想,沒有蛋,沒有奶的蛋糕,是小眾商品,再加上本身又不想要藉食品添加物來成型,於是當場拒絕。

◎為友人研發 客製化素烘焙

「受到許多的限制,導致要做全素商品是有一點難度的,包括經營者的決心也是很重要。」事後,恩如也覺得要改變,於是花了很長的時間,上網查詢國外製品,發現全素烘焙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只是臺灣沒有什麼人做。於是,她嘗試製作無蛋、無奶的新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研發出無蛋奶的「極生軟法國麵包」和「帕瑪森起司蛋糕」。

接著,恩如以全植物的豆泥、豆腐、鷹嘴豆、燕麥、腰果研製無奶、無蛋,卻有起司風味口感的蛋糕,之後也研發產出好幾款全素麵包、全素貝果(Bagel)。恩如說,客製化的麵包都是有人訂才做,全都是新鮮的,就像剛才出貨的麵包,每一個餐盒全都是新鮮現做的,都是獨一無二。

葉恩如表示,有時候也會向葷食的客人介紹素食產品,從客人的反應發現,素食產品被接受度頗高,他們也逐漸地轉變了採買的習慣。恩如進一步說:「我有一位很棒的員工,他們全家人茹素,新研發的素食商品,請她帶回家。」接著,恩如開懷大笑地說:「她爸爸、媽媽那關過了,就過了。」恩如突然冒出:「有些做出來,還沒有辦法變成商品的樣子,也會叫林彥瑋來吃。」屋內起了一陣大笑聲。

恩如用心開發無奶、無蛋客製化新產品,彥瑋除了深受感動,他也發現「說善行善」的力量很大。

◎「花蓮愛心商店」的酵母

「做得再怎麼累,都是想到客人,就是要把貨趕出來,不能失信於客人。」不假手他人,堅持麵包自己做的恩如,大聲笑開懷地說。

「還有一位默默支持的人,就是林宜德。」恩如說,宜德每次都會回饋:「你的麵包很好吃,我們都很喜歡,謝謝你!」聽了這一番話,深受感動的恩如表示,宜德每次的訂單,都是好幾百個人的量。說到這,恩如開心地笑說:「大家都覺得好吃,就很感謝。」

不可思議的善因緣,成為慈濟愛心商店。店裡放一個「竹筒歲月」撲滿,有時候看見很多很善良的客人,買完麵包會將身上的零錢投入竹筒,也有客人會將零錢給小孩,讓小孩投竹筒,培養小孩心生善念。

「胖吐司」的核心,就是歡喜地製作麵包,做得盡善盡美,對得起良心。經歷過很多事,要始終如一的堅持是最困難的。麵包經由麵粉加入鹽、糖和酵母,起千變萬化。很多的助緣,讓林正明、葉恩如夫妻秉持著「鹽於律己‧甜以待人」,用心研發全素的新產品。而「酵母媽媽」黃秀真,繼續以「愛心商店」之緣,讓愛發酵,四處撒播愛的種子。

圖左 :「Le sale nous nourrit ,le sucre nous rejouit.」「鹽於律己‧甜以待人」,是花蓮第四百六十二家愛心商店,「胖吐司手感烘焙」牆上的兩行字,引人注目,是店家負責人林正明、葉恩如夫妻當初創業的經營理念。[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葉恩如分享「胖吐司手感烘焙」當初創業的經營理念,和靜思語帶給她的勉勵,以及為友人研發客製化全素烘焙的因緣。[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林彥瑋覺得應該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響應勸素。他用一個人的生命週期來計算素食餐,對健康和生命的影響來勸素。[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秉持「一人的力量小,眾人的力量大」的林彥瑋,用與眾不同的思維和方法勸素。他手持著計算機,算出假使一個人有六十三年的生命週期,一天三餐就有68985素食餐,如此即可完成越多餐全植物飲食的人。[攝影者:黃敏祥]

圖左 :「胖吐司」工作室牆上,寫著手作麵包的堅持信念。[攝影者:黃敏祥]
圖右 :人文真善美志工訪談結束,離去前與「胖吐司」葉恩如(左),在店家門前合影留念。[攝影者:黃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