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茶道也是一門管理課

E-mail 列印
正逢聖誕節與周末假期,慈濟大學人社院校園空蕩蕩,早上十點,六、七位茶道老師與志工陸續抵達教室;冷風中,國管系(國際服務產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一年級學生陸續抵達,一同在茶道教室確認下午的茶道藝術鑑賞課期 末考流程。

睡眼惺忪、頭髮蓬鬆的學生,經由帶班老師蔡宜蓉的耐心說明,先複習下午的期末茶會流程,總計十位學生,由十位老師評分,而這些評分老師,是分別來自雲林的吳碧珠、臺中的郭淑華和陳芍芍、桃園的黃敬聆、臺北關渡的鍾素珠與大安區的蔡堆等慈濟志工,以及慈大導師陳榮光和人文處主任劉議鍾。而在教室忙進忙出的林真如,是國管系三年級學生,負責音控與電腦操作,也以學姊身分提點這群學弟學妹。隨班志工姜紅則為學生準備茶具,並隨時應變各項課務需求,總是默默在教室後方待命與補位。

下午一點,期末茶會開始,先由學生奉迎賓茶、並送上茶帖給老師,再為老師洗手淨心,以竹杓舀水時說著:「清潔手、清淨心、洗手洗心煥然一新。」

淨手臺的花器是由花藝老師郭淑華和陳芍芍自臺中帶來,花材則就地取材,並應景點綴聖誕小物增添歡樂氣氛,兩人前一晚即抵達花蓮,皆為第三屆靜思茶道認證師資;而來自斗六的茶道老師吳碧珠已是第六次參與,負責茶道課程教務,是第六屆靜思茶道認證師資。而帶班老師蔡宜蓉,則是花蓮一家懷石料理老闆兼主廚,自從三年前國管系開設茶道藝術鑑賞課程,她即開始任教;由於學生上課過程多有躁動不安或報告遲交,使得她偶爾也得端出「虎媽」作為,儘管單身,她轉念體會成長,因為她記得上人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在教學相長中磨練自我。

主課老師顧佩珍是靜思茶道認證師資,原本對茶道「無感」,後來應高雄慈濟志工吳佳霖(慈同)盛情邀約才勉為其難接觸靜思茶道,進而在日本三一一賑災時,親眼目睹「喝一杯茶」令災民破涕為笑的神奇,回臺後遂報名靜思茶道班欲窺其堂奧,並一口氣上完九階九十堂課程。2020年慈濟大學國際學院開設茶道藝術鑑賞課程獲聘為專任師資。為了期末茶會,經常與蔡宜蓉等人在群組討論至深更。

顧佩珍致詞時說,這堂課程要感恩慈大陳榮光老師將之命名為「茶道藝術鑑賞課」,希望透過十八周的十八堂課程,讓學生體會茶道也如藝術鑑賞,將人生養分融會於心;尤其靜思茶道課程設計是圓滿的人生,從家庭茶教養生活禮儀,再融入藝術美學,進而提升個人宗教情操,從內修行茶禮儀的修心,再形於外的親近莊嚴,達到事理相應。

◎泡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茶會開始,全體先靜心,然後由學生開始行茶、奉茶,並向老師解說自己的茶席與茶帖設計,然後再有群組奉茶,學生泡的茶有小葉紅茶、烏龍茶、翠玉烏龍茶。老師則在過程依表評分。最後由學生依序上臺報告學習心得。

黃琮揚將茶會定名為「行憲紀念日之聖誕茶會」,並在茶席插上國旗,表現東西方文化的結合。茶帖則選用證嚴上人靜思語:「人心安天地就安,天地安,生活環境就平安。」因為泡茶能令人心平靜,心平靜則影響環境、讓大家都平安。「雖然小壺泡演練多次,但今天有點拿不起來,手有點抖,希望可以泡出自己最滿意的茶。」

張凱翔提到,在茶道的十八堂課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茶廠體驗「揉捻」,動作看似簡單卻蘊含道理,因為力道太輕或過重都不行,而人生就像揉捻,要用對的方式才能泡出好茶,「人生也要用對的方式才能讓發光發熱。」

孫欣揚則說,雖然中學也有茶道課,但大學的課是中學的四倍量;印象最深刻的是器具的認識與靜思茶小壺泡法,讓他體會茶道是人文素養的展現,而人文就是人與人真誠的互動。

邱昱証則是第一位交出茶道期末報告的學生,他表示:「無論做人或是插花都需要柔軟心,都需要端莊柔和。」雖然平時在家會泡茶給父母與爺爺奶奶喝,但經過此次課程才明白「泡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泡茶可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

陳關兆的茶席鋪以鮮紅桌布,成為場中最豔麗的一角,靈感來自小葉紅茶,茶會主題為「冬臨暖茶一品紅」,他認為品紅有兩含意:合宜的進退禮儀與清純的形象,原本所泡的第一、第二泡茶依既定溫度與時間,但都覺味道不對,經由顧佩珍老師指點後調整時間,至第三、四泡茶才讓茶的滋味彰顯出來。

陳泰瑄是課程中最安靜的男學生,但在老師眼中卻是最具服務熱忱的孩子,每次課程結束後,他總是主動協助收拾坐墊、茶具,直到最後才離開,也因此獲頒服務貢獻獎。

國管系導師陳榮光致詞時說:「國管系排很多看起來跟管理沒有相關的課程。」原來這是他與美國學管理的慈濟志工討論後得出的想法,因為美國所教授的管理核心理念,不只是教更要用。因此他希望學生透過靜思茶道的學習,未來在產業服務時能「將溫暖融入管理」。因此「茶道藝術鑑賞課」不只是學泡茶,「從迎賓到送客整個流程都是管理的一套」,是兼具實務又有管理的課程,「能受用一輩子!」

「茶道藝術鑑賞課」是國管系一年級通識課程之一,其他兩堂課為「國際禮儀」、「花道課」,學生必須從中修習兩種課程,各有兩學分,在一年級全班十六名學生中,有七男三女共十人選修「茶道藝術鑑賞課」。而這群十八、十九歲學生,原本覺得泡茶是件簡單的事,沒想到泡茶還有這麼多規矩,過程中也改變他們喝手搖飲的習慣,原來喝茶不只是解渴,而要懂得品出茶的好滋味。

圖左 :學生陳泰瑄(右站者)奉上茶帖邀請老師。[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張凱翔(左)為老師吳碧珠淨手。[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茶會開始全體靜心,圖為學生陳關兆。[攝影者:薛崑城]
圖右 :經過18堂課學生體會茶道藝術。[攝影者:薛崑城]
圖左 :黃琮揚(右)為主課老師顧佩珍奉茶。[攝影者:詹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