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新加坡 2022歲末祝福 見證愛與善傳家

2022歲末祝福 見證愛與善傳家

E-mail 列印
歲末祝福感恩會,是慈濟家人年終大團圓,也是對長年護持慈濟的會眾表達感恩的歡喜日。

慈濟基金會(新加坡)在2022年12月17日及18日,共舉辦七場歲末祝福感恩會,一千七百多名慈濟志工及會眾,共同回顧 與見證2022年的大愛足跡,歡喜領受證嚴上人的福慧紅包,人人彼此道感恩,一起為天下祈福。

◎竹筒積善 日久有功

進入靜思堂大門,素雅莊嚴的布置,蘊含濃濃的慈濟人文。竹筒回娘家區、靜思人文區、祈福區還有醫療諮詢站,人潮絡繹不絕。在靜思堂後方設有供齋區及推素站,志工準備豐盛的素食,熱情有禮地接待會眾,會場洋溢溫馨歡樂,讓與會者深感回家的溫暖和自在。

在竹筒回娘家區,會眾呂德發把兩大袋錢幣順著竹筒滑入大甕,嘩啦啦的響聲,吸引旁人的目光。其實他是一名學校清潔工人,收入並不充裕,十年前認識慈濟後,每年都帶著竹筒來參加歲末祝福。

呂德發說他搭巴士來到靜思堂,因為錢幣很重,他把銅板放進塑膠袋,再放進旅行箱拖過來。「自己的生活還過得去,每天存一點銅板,可以説明比我更需要的人,這樣比較有意義!」

會眾吳寶莉是慈濟會員,年年帶著竹筒回娘家。這次她帶著十個竹筒,花了好一會才把竹筒全數倒進功德海。「這是來自四個家庭,其中有六個是我家的。」吳寶莉說,幾年前自己身體出了狀況,心情極度低落時,志工蔡好樂的關懷與接引,讓她逐漸心開意解。

雖然吳寶莉因家業而暫時無法投入志工行列,「但是我跟家人講慈濟,請他們捐錢,也很認真地把零錢存下來捐!」她期盼未來要先改變自己來影響家人,得到家人的認同,讓自己作志工,「我也很想跟你們一樣助人啊!」

◎互動區域 增新服務

穿過文化廳來到醫療諮詢站,這是首次推出的服務,吸引許多人前來諮詢健康相關問題。中醫師陳嫦音說,由於疫情關係,人醫會很久沒有開設免費健康諮詢服務,這次能有這個福田,是大家重新出發的好時機。

無論是西醫、中醫,醫師們專心聆聽會眾的提問,給與合適的建議。陳嫦音說:「諮詢後,我會用最簡單的方式教他們按摩筋絡,讓他們可以在家裡自行做保健,改善體質。」

她補充:「當然最重要的是,提醒大家八分飽,兩分助人好!若不貪食又能布施,身心靈都會健康。」

醫療區隔壁就是祈福區,一棵掛滿綠葉與紅蘋果卡片的祈福樹映入眼簾。教聯會老師劉賽娟說:「我們在樹上掛滿《靜思語》樹葉,會眾在蘋果卡寫上祝福語,掛上蘋果時就拿走一片樹葉,祈福樹慢慢就會變成果實累累的大樹。」

會眾謝順芳抽到《靜思語》:「甘願做、歡喜受」,讓她感覺非常奇妙!她省思自己對家人斤斤計較,對孩子都有要求。「原來不能一直想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麼,自己要先無私地付出,才能夠感受到歡喜。」

印度裔的蘇希拉(Susheela Devi),曾經受邀參加慈濟浴佛典禮,深受感動,這次專程帶了母親和朋友來參與歲末祝福。同為佛教徒,蘇希拉眼眶泛淚地說:「佛陀曾是王子,為了真理捨棄一切,我們更應該盡自己的責任,為社會、人類付出,愛護眾生,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將感動化為行動,蘇希拉和親友每人領了竹筒,也誠心寫下祈願。她們表示,會以小錢行大善,減少吃葷食,奉獻一己心力。

◎實事見聞 以悲啟智

佛堂大螢幕播出《2022年全球慈濟大藏經》,一幕幕烏克蘭急難發放、佛陀故鄉尼泊爾救濟的畫面,讓許多人不禁流下感動又不捨的淚水,表示「戰爭好可怕,孩子很無辜!」幸好有證嚴上人,有慈濟人救助,讓難民們得到人間溫暖!

會眾彭秀蓉曾在2018年參訪尼泊爾的佛教聖地,在影片中聽到上人說要回饋佛陀的故鄉,「不知為何覺得很震撼!」。她說:「多數人想到是報答父母恩或國恩,上人卻是要『報佛恩』,願力非常大。今天好感動,更加堅定我選擇慈濟菩薩道的信心。」

影片中,稚嫩的孩子清楚說著吃素就是不殺生,茹素是愛護地球、與地球共生最好的方法。稚子單純的心念,讓慈濟大愛幼教中心的英文老師麗卡(Rekha)有感而發地說,若要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又何忍食眾生肉?

麗卡全家是虔誠茹素的興都教徒,之前她工作的幼教中心沒有提供素食,每天要餵孩子葷食,讓她感到苦惱。麗卡說:「上天給了最天然的食物來滋養我們的身體,但外在的因素讓我們變得愚癡,為了口欲而去殺害其他生靈。」

半年前麗卡加入慈濟大愛幼教中心,感受到「這裡有太多的愛心,又是一所提供全素食的幼教中心,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場所!」麗卡表示,恭聽上人的開示,經常會觸動她內心深處,讓她感動落淚。愛是心靈的良藥,麗卡祈願天下人都有愛心,自己有朝一日,能親身見到上人。

◎志工使命 分享法喜

人生形形色色,在付出中長養慈悲,在困難中增長智慧。七場歲末祝福,各有不同志工向會眾分享做慈濟的感動與法喜。有共行菩薩道的慈濟家庭,也有社區組長分享傳承與永續,人人在菩薩道上,共創有意義的人生。

「有一次,先生喝醉酒回家,看到我就舉起拳頭,把我打到眼睛黑青。他發酒瘋,還拿煮菜油潑滿地。我看別人的先生都很顧家,沒看過像我這樣的先生。」擔驚受怕的日子,郭仁黛忍了三十年,她說:「我忍,是為了家的完整。」

郭仁黛話說到一半,主持人請出這位「壞先生」,走出來的,是一位身材壯碩、臉龐慈祥的大漢。「壞先生」李德福滿臉尷尬地說:「這輩子最對不起的是媽媽和太太,年輕時候沒有照顧好家庭。」

改變李德福的轉捩點,是一場臺灣旅行。李德福在住宿飯店無意中看到大愛臺節目,當下被慈濟的理念攝住。回到新加坡立即戒掉酒、煙和賭博,並加入慈濟做志工,痛改前非,由「壞先生」變成助人的先生。

家醜不外揚,李德福原本不想張揚自己的往事,但是一次回到精舍面見證嚴上人,上人告訴他說:「回到新加坡要做他人的貴人,把自己的故事分享出去,漏氣求進步,也就能當別人的貴人。」

郭仁黛感恩地說:「感恩大愛臺讓德福師兄改變,感恩上人救了我的先生。」這些年來,兩夫妻積極投入慈濟,也把省吃儉用的錢捐榮董護持大愛臺,希望藉此傳遞給更多美善訊息,改變更多人的生命。

◎盤點人生 以德傳家

今年(2022年)歲末祝福,證嚴上人勉勵大家「慈悲行善福滿門,智慧處世德傳家」。人人虔誠領受上人的福慧紅包,祈願將佛陀的智慧,當作處世的法寶,也是「傳家寶」,傳給後代子孫。

慈青蔡棨倩年紀輕輕,卻已經參加過七次歲末祝福,平常還會把福慧紅包收在錢包,隨身攜帶。「收到福慧紅包很歡喜,因為是來自師公上人的祝福,紅包象徵吉祥平安,隨身攜帶就會感到平安。」

領了二十一年的祝福紅包,資深志工陳碧霞非常珍惜與上人的法緣。陳碧霞說,如果沒有接觸慈濟,自己必定懵懵懂懂過一生,慈濟讓她找到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此生沒有遺憾!她與夥伴們相約要努力付出,未來即使身體做不動了,還可以回到靜思堂「顧家」。

已存有十三個福慧紅包的蔡偉中及太太張啟霞,印象最深刻的是受證前一年,在花蓮靜思精舍領到的福慧紅包。受證後,他們在慈濟路上勇猛精進,推動環保志業不遺餘力。

蔡偉中誠心發願,日後只要有機會就要時時說慈濟。在慈濟大愛幼教中心任職的張啟霞更發願,要啟發孩子心中的善與愛。「慈濟是以愛以善傳家,我們要以身做則,感動身邊的人。」

證嚴上人說,真正有智慧的資產,是留「德」不留財,期許人人在付出中盤點生命價值。七場歲末祝福圓滿落幕,但願感動的漣漪不斷擴大,祈願家家戶戶平安,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圖左 :2022年歲末祝福感恩會,會眾期待透過祈願祝福願來年平安吉祥。[攝影者:蔡振加]
圖右 :新加坡靜思堂12月17日及18日湧進許多會眾與會,靜思堂一樓設置竹筒回娘家區、靜思人文區、祈福區還有醫療諮詢站,各攤位人潮不斷。[攝影者:曾美珍]

圖左 :靜思堂後方設有供齋區及推素站,志工準備豐盛的素食與會眾結緣。[攝影者:李蘭貞]
圖右 :慈濟會員吳寶莉這次帶著十個竹筒,花了好一會才把竹筒全數倒進功德海。[攝影者:馮桂瓊]

圖左 :首次推出的醫療資訊站,服務吸引許多人前來諮詢健康相關問題。(拍攝/ 伍書永)[攝影者:慈濟基金會]
圖右 :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將寫好的祈福卡掛在祈福樹上。[攝影者:蔡振加]

圖左 :大螢幕上慈濟大藏經一幕幕濟世救人的畫面,讓許多人感動又不舍。[攝影者:蔡長盛 ]
圖右 :身為興都教徒的大愛幼教中心教師麗卡一家虔誠茹素,一起前來參加歲末祝福。[攝影者:馮桂瓊]
圖左 :大家虔誠祈禱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攝影者:蔡長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