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約旦播善種 新芽獎助學生啟善根

E-mail 列印
約旦安曼(Amman)氣溫攝氏四度,天氣冷颼颼的,但每個人的心卻是溫暖的。2023年1月14日早上八點三十分,慈濟志工與新芽獎助學生共四十一位聚集在安曼會所,有時差但無秒差地一起線上隨師,參與臺灣花蓮 舉辦的2022年志業體歲末祝福,汲取慈濟精神理念。

◎線上隨師 菩薩雲集

為了「菩薩大招生」,為了淨化人心,每位來領取獎助學金的大學生,都是一顆善種子,都值得重視與培養。約旦分會志工在安曼與三十一位獎助學生共聚一堂,執行長陳秋華與慈濟志工林綠卿向大家介紹慈濟家風、四大八法、「竹筒歲月」,及彼此分享心得。

陳秋華向大家介紹證嚴上人每年在臺灣行腳,於歲末祝福時為慈誠委員授證。林綠卿也藉機分享自己在臺灣隨師一個月的心得,並且說明慈濟「慈悲為懷、濟貧救苦」的緣起,「上人希望慈濟家風必須拉長情、擴大愛,不只廣還要傳得深,一代一代傳下去,才能大愛傳承。」

佛教發祥地尼泊爾,因為善法沒有持續相傳,因此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依然苦難眾生多。林綠卿解說,民間還是存在著種姓階級的社會制度,人們生活沒有改善,無法翻轉,正如同《2022慈濟全球大藏經》畫面裡,那一個用嘴找奶瓶的孩子在地上爬一樣,非常需要外界幫助。所以當「藍天白雲」慈濟人跨入家門,「慈濟人來了,這家庭得救了!」

林綠卿也為大家解釋,為什麼志工穿一樣的制服呢?「因為在慈濟大家庭中,我們只有一個名字『慈濟志工』,沒有他是誰,你是誰,我是誰,大家是平等的,每個人就是慈濟人。」她強調,慈濟是一個群,一個以愛行善的團隊,每個人默默做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無私地付出。

◎慈濟家風 慈悲喜捨

慈濟以慈善起家,1966年從五位師父跟著上人開始修行菩薩道,「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慈濟家風,到三十位家庭主婦的愛心,開始「竹筒歲月」。

1986年一灘血的不忍,花蓮慈院是第一個聚集眾人愛心而成的醫院。1989年慈濟護專開始教育志業,1998年大愛臺的成立,教化人心。慈濟一路走來,步步踏實。

環保愛地球,勸素救眾生,從臺灣開始,救到全世界。全球一千萬慈濟會員就是從一念心開始,無私無我。「就是因為有緣,大家共聚一堂聽善法,上人要救的不只是苦難眾生的肚子和身體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救他們的心與意念。」林綠卿深有所感,轉念才能幫助他們翻轉人生,就算是生活無虞的人,如果心是貧窮,人生也不會知足感恩與快樂。

透過分享,林綠卿期待獎助學生明白,慈濟人親手、直接、重點去布施。當志工與關懷戶的眼神交會,物資的重量,以手傳手交給他們,愛的傳遞就在人與人之間圓滿。

「時間,空間何其無限!」大家有緣同此時間在共同地方共聚一堂,法水洗滌人心,是多大的殊勝因緣!林綠卿提醒學生們,要時時刻刻記住上人的話,「結善緣」。

◎正信正念 正願正行

陳秋華也解釋「福慧紅包」是上人的祝福,希望大家身體健康、學業進步;並與學生們結緣環保筆,順道提起環保筆是臺灣環保志工們愛心行動的成果。如同人要善盡良能,物也要延續物命,不可以浪費,更不能把身邊的福氣視為理所當然,要時時刻刻存著感恩的心。

經過陳秋華與林綠卿的分享,學生與家長們更加了解慈濟的歷史與使命,更加認識上人的善法教育,有許多學生主動詢問發放的時間,他們也願意身體力行來助人。

藉著助學金發放的善因緣,志工勉勵大家「上人的話,我們不但要聽,更要行動;善法解惑,有正信正念,才有正願,才有正行。」祈願慈濟在約旦長長久久,化火宅為蓮花遍開的清涼地。

圖左 :20230114約旦分會執行長陳秋華恭敬聆聽,線上證嚴上人在歲末祝福開示。[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慈濟志工與新芽獎助學生共四十一位聚集在安曼會所,有時差但無秒差地一起線上隨師,參與臺灣花蓮舉辦的2022年志業體歲末祝福。[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慈悲行善福滿門,智慧處世德傳家」是 2022年上人新春祈福語,林綠卿向大家說明。[攝影者:賴花秀]
圖右 :全體連線花蓮志業體歲末祝福,感受溫馨氛圍。[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2022慈濟全球大藏經》,播出新、馬志工重返佛陀故鄉。[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志工訪視二千五百年來依舊貧困的藍毘尼,上人慈悲願力,慈濟人要弘法利生,翻轉佛陀的故鄉。[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志工林綠卿分享「八正道」,要有正信正念,才有正願正行。[攝影者:陳秋華]
圖右 :靜思精舍師父們嚴守慈濟家風,「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攝影者:陳秋華]
圖左 :志工林綠卿與眾說明,竹筒歲月小錢行大善,是慈濟五十七年來用愛行遍一百二十八個國家的源起。[攝影者:陳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