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9月1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薪火相傳 慈青四攝法入心

薪火相傳 慈青四攝法入心

E-mail 列印
「寒假快結束……」同學氣餒嘆息抱怨著,開學將即,一段充滿歡樂與喜氣的假期就要結束,心情難以回復。在靜思精舍主堂內,聚集一群穿著整齊制服,來自全臺的慈濟大專青年同學,正聚精會神看著前方同學正演示著多數學 生的心聲與狀態。

經過全體工作人員兩天前置作業、密集討論、規劃與演練並布置營隊場地後,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幹部薪傳營,終在2023年2月3日開營,展開為期四天的營隊課程與精進共修,計有隊輔及學員四十四人,工作人員二十七人。

◎草木說法

在〈慈濟功德會歌〉歌聲中,「2023年第二十七屆慈青幹部薪傳營」全體學員及工作人員都提起精神,迎接接下來共聚學習的四天。

「陽光普照山河大地,法雨普潤十方世界……我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小藥草,還曾經得到藥草選美大賽幼兒組的冠軍哦!」小藥草的歌聲,開啟薪傳營序幕,更引出今年營隊以《法華經》藥草喻三草二木,譬喻教法,期許「慈青四攝法入心,承擔使命信願行」。

佛陀一乘教法,而眾生隨著根機不同,得到深淺不等法益。就如天降大雨,平等饒益各類不同花草樹木:三草二木,三草為小中大草,轉輪聖王小藥草,聲聞緣覺中藥草,常隨佛學上藥草;二木為小樹及大樹,常行慈悲小樹木,度化眾生大樹木,比喻中根及上根。雖然眾生根機不等,然佛視一切眾生為未來佛,若蒙慈雲法雨潤澤,都能普救群生。

小藥草演繹者,慈青同學陳舒萍說出心中渴望陽光和雨水灌溉,以快快長大,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中藥草也有自己的期望,要效仿小樹媽媽和大樹爸爸,用比雲還高的樹幹予眾生清涼樹蔭,並隨時給人安心的依靠。兩人臉上寫著哀怨和悲慘求助於上藥草哥哥,慈青學長陳弈亘。「別灰心,只要每天都接受法雨的滋潤,你也很快就可以長大的。」他鼓勵兩人與各初長成的中草藥一起接受雲雨滋潤,體驗精舍農禪生活……於清淨無染環境裡,法語潤漬、身心修行。

「好感恩,好感動喔,大家願意犧牲自己的假期、休息時間,願意犧牲自己的享受,回到我們的心靈故鄉。」德修師父並勉勵大家,都是中藥草,相信透過這幾天精彩課程,就像下甘露法水一樣。然而,他更期望大家能將所有毛細孔張開來吸收法,相信如此,中藥草也會慢慢成長茁壯為庇蔭窮苦人的大樹,而且也能將種子帶回到校園。

此次營隊三位指導師父,除了德修師父,還有德諦師父及德格師父,師父們都歡迎大家回心靈的家。德諦師父感恩慈濟志工及慈青學長、學姊等工作人員提前回家紮營,自假回來陪伴學員,還有精舍師父們,用心準備大家生活起居用品,洗曬、消毒棉被與環境,並準備三餐、點心……

他更提醒大家兩個心,回到精舍要時常保持清淨心,希望大家在每一個當下,都收攝起雜亂心來,放下煩惱,一顆清淨單純的心好好吸收。除了清淨心,更要保持平等心。佛陀的慈悲就如「藥草喻」中的雲雨,能普潤大地,也如同上人的慈悲,愛護每一個人,也是很平等。「第二個心,就是要送給大家平等心。」德諦師父勉勵大眾,要好好練習自己的心,對待所有人事物,都要平等。

德格師父則提醒大家學員們,靜思精舍是慈濟發源地,更是修行之所。修是修身養性,行是端正行為,簡簡單單八個字,卻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依精舍作息,將幾天營隊生活,當作短期精進。「我們抱著修行的心,來體驗一下,把心受攝,專注於當下。」他期勉大家要把握當下才能恆持剎那,並提醒人人精舍無處不是法,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把身心全部都照顧好,大家都有滿滿收穫,法喜充滿

◎靜心學佛

什麼是學佛?什麼又是佛教,什麼又是佛法?精舍德澧師父以淺顯清晰簡報,言簡意賅的詞句為大家說明學佛之意及其行儀。「宗教,宗是生活的宗旨;教是生命的教育。」他從宗教說起,指出佛法是真正很淺顯的教育,是日常生活做人的教育。如若抱持著佛教是日常的心靈教育,由此入佛門,就能得到人生真理,而法是人間受用的道理。「佛法可以運用在人間,人與人之間日常生活,如果多用心,成果就會截然不同。」

慈濟前四十年,是為眾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十年後,開始要為佛教。「因為眾生情已經成熟,各宗教能接受慈濟理念,我們就能將佛法形象化……」佛法如何形象化?就是展現宗教道氣。他分享,就如慈濟浴佛典禮,各方人士都對慈濟人的禮儀之美感到震撼與佩服。

佛教形象的提升,是每位佛教徒的責任,每個人都要好好學習行住坐臥的禮儀。「給人好印象,有精神,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生活教育,是從每天的開始就要落實。」德澧師父再由人人日常生活、應對進退說起,並示以佛教名詞,他更提醒人人,只要用心都會不一樣。

在主堂與感恩堂分別設置「四威儀關卡」,讓學員們體驗食行及衣住禮儀,讓大家從實作中學習如何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一床床摺疊如豆腐塊的棉被,枕頭整齊疊放於上,一舉一動都恭敬確實,如規如儀。

「四攝法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我們先邀請工作團隊分別來告訴我們何謂四攝法。」德修師父以「勤修四攝轉心輪」為題,由工作團隊先以戲劇、說故事方式,以周遭人事及真實故事演繹「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讓學員們能清楚明瞭,時刻提醒自己並做為未來力行方向。

德浩師父則以「上人的一天」與眾分享,師父先以「薪傳」的意思,永不熄滅,相傳不絕提醒大家要承師志、傳法脈。「我在慈濟找到心靈的家找到終身依止的老師,這個老師就是上人,他的身行典範,教會了我很多事情。」這輩子要過怎樣的人生?「人生一輩子的方向,找到對的人跟隨……」有幸的是,師父找到上人做為一生的依歸。

「上人說:我每天都在寫遺書,用生命寫歷史。」德浩師父說起,證嚴上人抽骨為筆、用髓當墨及皮肉為紙,為佛教、為眾生的一生。從三點多起板、早課、五點三十分的晨語講經、志工早會、會客、座談、會務指導、批閱公文、看新聞、各國日誌……上人的一天。德浩師父期許,人人都可以當上人的接棒人、分身佛,更多的藍天白雲,翻轉人生。

第一天共修課程在慈青學長陳弈亘的「靜心時間」,大家一起探討一天的學習與收穫,從內心探索感恩一天精進修習。

◎落實生活

目前就讀東吳大學社工系二年級,第一次參加薪傳營的江于函同學來自慈濟家庭,上了大學起了延續慈濟緣分想法。承擔慈青社社長,她體認溝通協調的重要,更需要思考全面觀點再做決定。「現在可以更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不會只有自己的想法,變得更能同理別人的感受。」

第一次參加薪傳營,江于函期待和大家認識,就經營社團的困難,或是遇到的挫折,能互相回饋學習,不必一直懸在困難裡。如同在靜心時間,她學習到將困難具象為黑洞,可以更清楚自己缺乏什麼?需要什麼?應該如何突破?「我看不到黑洞是什麼,但是一定要去嘗試之後,才知道有沒有辦法達成,有沒有辦法解決。」

也是大學二年級學生,第一次參加薪傳營的邱彥禎,來自臺北市立大學。這次承擔隊輔,她歡喜分享,這樣的承擔除了主要的陪伴功能外,也是同步學習的「半個學員」。「在上課當中,可以了解到學員的一些狀況,可以與學員直接對話,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外公、阿姨和姨父都是慈濟志工,媽媽是第二屆慈青,做為慈三代,她從小就對慈濟不陌生,更在高中時期曾任書軒志工及青年志工。

經過一天課程洗禮,邱彥禎希望可以將這次營隊主題「四攝法」融入到社團中,讓自己更能夠了解社員的需求,更藉由四攝法與大家溝通。「師父也說,學佛行儀這一堂課最重要的就是學佛就是做最好自己,行為舉止都讓人感覺到舒服……」

負責此次慈青薪傳營共修精進的慈濟基金會宗教處賴郁文分享,今年主題分別包含「藥草喻」情境引導及「四攝法」內容。延續去年慈青三十「化城喻」,慈青歷程如同化城,希望如今能走到藥草,如同三草二木,大家無論是何根機,都能吸收更多法水,受慈濟薰陶及啟發善念,走入人群。而透過四攝法,希望佛法生活化,讓學員更能將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不論是在校園的接引,或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能學以致用、確實落實。

圖左 :課務團隊帶動學員唱慈青會歌,開啟薪傳營序幕。[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邱彥禎希望可以將「四攝法」融入到社團中,讓自己更能夠了解社員的需求。[攝影者:蔡翠容]

圖左 :參加薪傳營,江于函期待和大家認識,就經營社團的困難,或是遇到的挫折,能互相回饋學習。[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賴郁文希望透過四攝法,讓學員更能將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靜心時間」,大家一起探討一天的學習與收穫,從內心探索感恩一天精進修習。[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在主堂與感恩堂分別設置「四威儀關卡」,讓學員們體驗食行及衣住禮儀。[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德諦師父提醒大家兩個心,回到精舍要時常保持清淨心,更要保持平等心。[攝影者:柏傳琦]
圖右 :德澧師父以淺顯清晰簡報,言簡意賅的詞句為大家說明學佛之意及其行儀。[攝影者:柏傳琦]
圖左 :德修師父以「勤修四攝轉心輪」為題,由工作團隊先以戲劇、說故事方式,讓學員們能清楚明瞭,時刻提醒自己並做為未來力行方向。[攝影者:柏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