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僑仁師生一起瘋狂 挑戰科學

僑仁師生一起瘋狂 挑戰科學

E-mail 列印
「啊!不行了。」燈泡亮不起來,有人緊張喊著。

「這個才好玩。」有同學已經知道操作方法,興奮地又跳又笑。

帶隊黃美珍老師看到同學玩得忘我,便大聲說:「來!排隊輪流玩一下,不要擠在一起。」

◎瘋狂科 學 在日常

臺中靜思堂與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簡稱科工館)合作,辦理「瘋狂科學家」趣味科學特展。展期自2022年11月3日起,由於參訪踴躍,有學校預約、揪團一遊,還是全家同樂都走進靜思堂體驗。3月7日早上,二十三位烏日僑仁國小師生的戶外教學,黃美珍老師選定靜思堂,作為一日的戶外教學,她意想不到這裡的環境,不但寬敞又安全,最主要是很適合學生走出教室的一堂環境教育課程。

靜思堂二樓的廊道有一系列的「動手操作玩科學」,僑仁師生才參訪完環保場域,如同走進科博館一樣,看見這些科學玩意,個個的眼睛發亮,準備挑戰。

「為什麼稱為瘋狂科學家?」滑稽造型的科學家,因為「瘋狂」兩字,導覽志工林燈瑩特別解說這由來。他說,以前科學家提出這些理論時,被人稱為是「瘋子」。例如,以前的人認為地球是平的,但是科學家研究後證實地球是圓的,這些理論還是讓人覺得十分荒謬。「就像以前的人認為太陽是繞著地球在走,哥白尼(科學家)就說不對,地球是繞著太陽在走。」他提出此問題時,很多人也都說他是瘋子,所以科學家一開始是被認為是瘋子。

「希望小朋友有特殊想法時,要用心追求裏面的真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追求真理,不要因為別人覺得我們是瘋子就沒有信心,還是要證明我們的的看法是正確的。」聽完林燈瑩的介紹,同學們早已等不及地要躍躍欲試……

眼前一座圓型的機座叫做「直流發電機」,上方有三盞的燈泡,一旁有手操作轉動功能,小朋友爭先恐後的用力轉動,電燈就會發亮,這體驗讓小朋友興奮不已!李燈瑩補充原理,這個就是動能轉成電能的裝置,其中構造就是將電線切割磁場,就會產生電流,使得燈泡都亮起來………

不一會兒,同學已經各自散開,對每一臺的機器,充滿好奇,一一的操作,探索各類的科學原理。

「要用力灌氣……」空氣火箭這一區,同學爭相挑戰,用盡力量灌氣在寶特瓶的瓶子,充滿氣的寶特瓶,彈得像火箭一樣,咻——蹦的聲音很響亮,女同學還要嗚著耳朵。

蕭丞侑對「飛球競速」特別有感,是體驗哪個彎道較容易安全通過,還有轉彎時的離心力。他覺得跟爸爸開車時,會在轉彎處減速一樣,很有真實感。直呼,下一回要帶朋友來玩。

黃美珍老師童心未泯,玩得投入,也不忘看顧學生,精神奕奕地跟著跑。黃老師說他們是在早上搭著捷運來靜思堂參訪環保場域,一直到中午留下用餐,下午才來瘋狂科學家體驗,一整天的參訪,仍覺得時間不夠用,因為孩子們意猶未盡。

黃老師說因為提前線上預約,特別安排在臺中靜思堂全天的戶外教學,她認為孩子真的要走出教室,經過環境教育巡禮,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大。看看外面,可以學到更寬廣的知識,不只侷限在教室內,看到學到的,才會真正的在他們心裏面,落實在生活。

「我相當佩服我們班的孩子,他們都會互相照顧安全,當然有時候會玩得得意忘形,但是提醒一下又會趕快再回來。所以出了校門的學習,對孩子來講是有幫助的,尤其靜思堂這麼近,更值得推薦來參訪。」

瘋狂科學家的場域,以不同滑稽立板,擺在各點,讓訪客如置身在科學家領域中一起探索科學奧秘。

「瘋狂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看得到,它都有科學依據。」林燈瑩向學生問:「你的個性比較像哪一位科學家,比如法拉第是電解定律科學,愛因斯坦還是華生,華生是發現DNA的科學家……」

這麼有趣的科學玩意,至2023年4月30日截止。如果你還沒有體驗,不妨趕快上網預約進入科學家的世界。

圖左 :「空氣火箭」這一區,同學爭相挑戰。充滿氣的寶特瓶,彈得像火箭一樣,咻——蹦的聲音很響亮,女同學還要嗚著耳朵。[攝影者:凌榮哲]
圖右 :彰化師範大學退休的專任講師——林燈瑩,為同學導覽「手電池」的原理。[攝影者:凌榮哲]

圖左 :蕭丞侑對「飛球競速」特別有感,他覺得跟爸爸開車時,會在轉彎處減速一樣,很有真實感。[攝影者:凌榮哲]
圖右 :亦師亦友黃美珍老師(前右),早上帶著學生一起搭著捷運來靜思堂參訪環保教育場域。巡禮結束,讓學生寫學習單,加深印象。[攝影者:凌榮哲]

圖左 :杜敏瑄同學騎上「向蛋挑戰」腳踏車,她用力踩著踏板,即出現所消耗卡路里的數字,她說很好玩,又可以當作運動。[攝影者:凌榮哲]
圖右 :僑仁國小黃美珍老師選擇臺中靜思堂做為一日戶外教學。她認為孩子真的要走出教室,經過環境教育巡禮,覺得對孩子的教育非常大。[攝影者:凌榮哲]

圖左 :烏日僑仁國小二十三位師生體驗臺中靜思堂環保環境教育場域,其中寶特瓶做成的半顆地球,就在地球發燒時,清理汙染的垃圾,也能恢復環境生機。[攝影者:凌榮哲]
圖右 :導覽志工王素凰為烏日僑仁國小師生解說「全球暖化因果循環。」[攝影者:凌榮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