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回饋佛陀故鄉 勘察王舍城貧民窟窘況

回饋佛陀故鄉 勘察王舍城貧民窟窘況

E-mail 列印
2023年2月11日,由慈濟基金會林靜憪(碧玉)副總帶領同仁蕭靜湲(佩芳)、曹淑華等人,搭乘早晨七點的班機從臺灣出發,飛往泰國曼谷機場,再轉往印度迦耶機場;隔日(2/12)與九位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慈 濟志工在菩提迦耶會合。這次一行人截至2月24日 十多天的行程,主要探討該如何回饋佛陀的故鄉。

與愛同行的馬來西亞志工羅康儒(誠護),在團隊進入印度國度之後,應副總林碧玉之託,於2月16日深入王舍城,透過親身體驗,一步步走上靈鷲山上,追尋佛陀的芳蹤,也在貧民窟看盡「賤民」的悲與苦。

◎如心法師 翻轉種姓制度

印度全國有十三億人口,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百分之八十二為印度教徒,種姓制度仍存在於印度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

在這個充滿飢餓,病痛及貧窮的國度,他們是被政府及比較高種姓階級所排擠的一群人,絕大多數賤民都深深地被種姓制度所框住,生而為賤民,世世代代都為賤民。男性村民因身份關係,無法獲良好工作,多為砍材、雜工或為鄰近農地業主務農,收入微薄,許多的婦女與小孩就只能以乞討度日。

一位來自西藏的如心法師,曾在臺灣佛光山修習佛法,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2013年,法師初到菩提迦耶時,眼見街上到處充斥著乞討的兒童,心生不捨,遂決意留在當地,發願要把這些賤民乞丐,一一說服他們回到學校念書,於是發起十六所學校來辦教育,翻轉他們的人生。

但十六所學校,只有一間學校有教室,其它都是露天,遇寒冬或夏天,甚至下雨怎麼辦?在沒有資源下,法師其實也沒有答案。

因緣匯聚愛串連彼此,志工勘查印度的行程,法師全程陪伴著。當志工得知如心法師有意在王舍城開設「慈悲學校」(Karuna School)。2月16日團隊決定兵分二路,一隊持續前進尼泊爾藍毘尼,另一隊由志工林添益及羅康儒兩人留在印度,隨同法師到王舍城周邊的貧民窟進行勘察。

◎無憂童年 被迫上街乞討

「在印度每天一大早,即可見朝聖人潮開始湧現,路旁一整排的老弱婦孺,依序「就定位」進行乞討的「工作」。」羅康儒悠悠說起這親眼所見的殘酷景象,這些「賤民」扶老攜幼,無論是媽媽帶著孩子、年長的老人家,甚至是殘障人士,他們非常整齊地,每隔一米多,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時間一到就自動一列排開,開始「乞討」。

有一位約二、三歲的幼兒,讓羅康儒印象深刻,這個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媽媽帶著身邊,其實他什麼都不懂,但媽媽就一直要他把手伸出來。之後就教導他用韓語「馬哈拉加」及泰語「薩瓦迪卡」問候過路的遊客,意思是尊稱他們「大菩薩、大君主」,所以很多的小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伸出手來向路人乞討。」

看到此景,羅康儒深深吸一口氣,感嘆說著:「一到下午四、五點左右,太陽漸漸下山,就會發現這一群人突然不見了,每天都發生這樣相同的事情!」

◎荒蕪之地 是賤民安身處

勘查行程首站,一行人來到竹林精舍對面的安倍卡(Ambedkar Nagar)貧民窟,位址距離靈鷲山約五公里的道路旁。沿著兩百米長的道路上,背山可見搭蓋了約四十戶的簡陋房子,住的都是當地的賤民。

因為居住地的後方百米處,即為岩石山脈,無法務農與種植,貧瘠的土地,所以才成為他們的棲身地。

「這些低種姓的人可以從事的工作,包括司機、清潔工,還有挑糞夫。」羅康儒驚訝地表示,他們每個月賺取的工資,差不多五千到七千盧比,換算成新臺幣才一千八百元到兩千六百元。

經了解後,勘察團隊發現收入比較高的不是司機、清潔工,也不是雜工,更不是餐廳的工作人員,而是挑糞夫。因為這樣低賤又骯髒的工作,少有人願意從事,而由王舍城附近佛寺的法師或住持,以較高的工資延請他們。然而,雖然可以獲取較高的工資,但是賤民的生活卻仍無法改善。

◎簡陋生活 布幔擋住嚴寒

當進入安倍卡村內,顯見房屋的結構大多以竹子及茅草搭建而成,屋頂及外牆則鋪上帆布或彩色布幔,用以防雨及禦寒。

每間屋子看起來似乎色彩繽紛,因為每次入秋或是冬天的時候,當地非常地寒冷。羅康儒表示,他們只能把自己的衣服,及回收回來的一些布料,編織起來放在牆壁上,「這樣子布幔至少可以遮風擋雨。」

中文裡有句形容詞「家徒四壁」,但對他們而言,屋裡根本沒有四面牆壁,整個居住空間顯得空空蕩蕩的,且因為利用竹片修葺的建築,年久失修,毀壞之後住戶也沒有能力再整修,只能利用一些破布來填補二坪到四坪的居住空間。

「室內沒有任何的家具設備,居民大都睡在地上,少數負擔得起的就買一張臥床;而室內照明僅靠自然採光,或是居民私下接駁政府的供電來使用。」羅康儒心疼地說,甚至烹煮的地方,就是在屋外簡單地用泥土做個灶爐,這就是安倍卡貧民窟賤民的生活窘況。

再走一段路,矗立在志工眼前的是唯一一戶磚屋的家庭,這家的主人為了改善自家環境,除了到餐廳工作之外,空閒時更兼職當司機,以賺取更多的收入。

「這證明『教育』,真的是可以改變他們的未來。」羅康儒語重心長地說著心底深刻的感受,這家除了擁有代步的腳踏車,更有像樣的烹飪廚具,最主要是夫妻倆還堅持送三位孩子到私立學校就讀,所以孩子的衣著談吐,明顯地與其他孩子不同。

◎回報佛恩 翻轉賤民命運

離開安倍卡村之後,在如心法師的引領下,團隊陸續參訪其他兩個鄰近的貧民窟。其中一處貧民窟,可見貧戶的房屋夾雜在其他磚屋的縫隙之間,與其說是房屋,其實就只是搭建帳篷就地居住,屋內雜亂無章,人與牲畜共處一室。

一位靦腆的小女孩,穿著印度政府學校分發的制服,特別顯眼。如心法師親切地與她交談,得知她就讀四年級。

不一會兒,法師身旁即已被一堆孩童圍繞著。法師向一位小女孩借閱學校的課本,小女孩便從充當書包的一只黃色塑膠袋,取出一整年要學習的三本書。法師當場抽查,發覺她有很多基本的習題都不會,再問她很簡單的乘法表及生字的時候,也回答:「不會!」

看到孩子有些穿著校服,有些穿著便服,羅康儒好奇地問道:「為什麼不是每個人都去上學?」孩子們單純地回答:「我們不喜歡上學。」雖然印度很早就開始全民免費教育,但是孩子們卻不想上學。原來很多家長並不重視教育,也因為賤民孩子在學校會受到排擠。

「目前在印度仍有許多認知上的偏見、落差,我們需要更大的努力,來扭轉千秋萬世流傳下來的不平等觀念。」了解情況後,羅康儒除了難過不捨之情,更加明白肩上擔負的重任。

佛法東傳,讓人們能親炙佛陀的教誨,現今回報佛恩,即將慈濟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帶回佛陀的故鄉,翻轉世代的階級對立與貧窮。此願之大,令人動容;此行之重,無以堪負,志工堅信,唯憑眾志成城,以愛接續。

圖左 :安倍卡貧民窟村內房屋架構,大部分以竹子及茅草搭建,屋頂及外墻再鋪上帆布或布幔,用以防雨及禦寒。[攝影者:羅康儒]
圖右 :一大早,靈鷲山朝聖人潮開始湧現,一整排的路旁就可見到老弱婦孺,依序整理好並「就定位」,開始乞討「工作」。[攝影者:吳南凱]

圖左 :兩三歲的小孩,被媽媽帶在身邊,教他手要伸出來,並學著講:「薩瓦迪卡,馬哈拉加」,用泰語及韓語向路人乞討。[攝影者:羅康儒]
圖右 :孩子用塑膠袋當書包,包裹一年的三本書,如心法師(右)借閱學校的課本,並當場查看提問,發覺孩子連基本習題都不會。[攝影者:羅康儒]

圖左 :馬來西亞志工羅康儒(誠護),在志工早會時間分享2月16日勘察王舍城的景況,以及所見的貧民窟景象。[攝影者:陳怡霖]
圖右 :王舍城安倍卡村內貧民窟的房屋結構簡單脆弱,屋內環境簡陋破爛,基本上無任何家具設備。[攝影者:羅康儒]

圖左 :王舍城安倍卡村內唯一一戶家庭,父親努力改善家庭環境,兼職雜工,注重孩子的教育,讓三個孩子上學,期望翻轉命運。[攝影者:羅康儒]
圖右 :詢問很多孩子們都不想去上學,原因是很多家長不重視教育,以及他們在學校會被排擠。[攝影者:羅康儒]
圖左 :第三個不知名的王舍城貧民窟,情況與第一第二個貧民窟情況相同。[攝影者:羅康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