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港區訪視研習「愛,就從這一刻開始」

港區訪視研習「愛,就從這一刻開始」

E-mail 列印
「若有新個案可以找里長或鄰長,了解個案的生活,需不需要協助。」志工黃素芳說。

三月進入了春暖花開的時節,3月11日臺中港區訪視研習課,由室內移至苗栗三義自在森林,讓大家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由志工葛 志強與曾秋蓮提供場地及餐點。邀請慈濟社工劉慧芳與黃郁雅分享「愛,就從這一刻開始,談助人關係與原則。」

◎自我覺察 解決困難

社工黃郁雅問大家:「接到案子,不認識案家,第一句話要說什麼?要怎樣跟他建立關係,他才會聽你說話?」

接著又說:「從接到案子,你想要幫助他人這一刻開始,我們就要調整自己的想法跟態度。」

從接案開始,就是建立關係的開始,要有目的性的了解與關心,讓案主表達需求。取得問題所在,才能協助案主解決困難。

黃郁雅提及,助人之前,想一想,「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想要如何被對待?除了外在有形的資源外,我拿什麼幫助他?」

「為什麼他要把我的話聽進去?」助人者不要對案主的情感、思想、行為的對錯,加以批評和討論,而是採取中立的態度,時時自我覺察。「我的態度和觀點是什麼?如何看待案主的問題?要感同身受。與案主互動過程中,他們能自然且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感覺,降低不信任及防備,轉而打開心門。」

黃郁雅用自己與父親之間互動做譬喻,原本父親都在屋內抽菸,經由她與妹妹向父親抗議,父親改變,從屋內到屋外抽菸,最後到巷子口抽菸。但不變的是父親到往生,都離不開他的好朋友「香菸」。

鼓勵志工,不要放棄案家,不要期待案家明天就會變好,改掉壞習慣。

她跟父親之間,有著親子關係,大家跟案家有關係嗎?所以凡事先停留,先了解,不要那麼絕對,讓自己和對方有更多時間和空間,生命多點寬容,多點溫柔看待。

最後,黃郁雅跟大家分享,東海大學陶蕃瀛老師多年助人工作,所領悟的人生「原來,人生是一場學習之旅,原來,助人工作『只是助人自助』,助人者和受助者本質上都是自助。我們與個案之間,只能陪伴支持,給予並相信,相信每一個人都在幫助自己,如果擁有智慧,所有偽裝的祝福,就會變成真正的祝福。」

因此,訪視志工應當學習,不要將個案問題當成問題,而是功課。個案問題解決的焦點,從來不在於「錢」,而是在於改變。

◎訪視研習 獲益良多

葛志強表示,訪視是提燈照路的工作,訪視志工年齡偏高,逐漸出現斷層,因此,訪視培育工作很重要。慈濟以慈善起家,一棒接一棒,慈濟的慈善志業不能斷;另外,訪視問題複雜化,除了經驗傳承外,還需要多方面培養訪視的能力。只有做好案家下一代的教育工作,案家才看得到希望,才看得到未來。

「訪視工作如何做?要聽聽證嚴上人怎麼說,看看上人怎麼做,同時還要聽聽各種不同的成功案例。有很多的資深志工經驗豐富,用心去體會那一些成功的案例。」

志工楊密提醒大家,上人叮嚀弟子,不但要做觀世音菩薩,也要做地藏王菩薩。只有這樣子,案家才有翻轉人生的機會。

「今天(3/11)的主題定位很棒,能夠讓參與的志工聽得歡喜且實用。」志工王文宗強調,尤其是講師那種活潑幽默有趣的舉例,淺顯易懂,讓大家更清楚了解,助人的工作是什麼?助人的重要性?還有助人的關係。

志工蔡桂紅也說:「希望個案研習課程可以多辦,早期一年有兩次個案研習課程,每一個人看個案的角度不同,如何切入看個案?」她覺得要用平常心、不要斤斤計較,會有所知障,會忽略該注意的地方,因為上人叮嚀:「寧可多救,不要誤救。」每一個人看個案方式把角度放寬一點,要把個案當作親人一樣關懷。

社工給了很多回饋,面對個案解決方式,還有人醫會提供經驗,面對問題可以協助。志工蘇如觀說:「案家若有人抽煙,不要說抽菸對身體不好,因為那是案主的興趣,我們只是去陪伴關懷,不是去做技術指導。」

「若有新個案可以找里長或鄰長,了解個案的生活,需不需要協助。」志工黃素芳說。

微風輕拂的午后,太陽時而露臉,時而躲到雲後,一百三十多位志工聽完社工分享,也提出自己在訪視個案時,所碰到的問題。社工劉慧芳一一為大家解答,並且給予方向,分享許多溫馨的個案,讓大家的心感受到溫暖。

因為相信人人本具佛性,度眾生有種種因緣,種種方便法,無論「濟貧教富」或「教富濟貧」,不管貧與富都要接引。啟發愛心帶動人人願意付出,這分真誠無染的心就是「人間菩薩。」

圖左 :社工劉慧芳對於志工提出的問題,一一給予方向,解決問題。也分享許多溫馨的個案,讓志工感到溫暖,感受到訪視工作的重要性。[攝影者:卓淑姿]
圖右 :志工蔡桂紅(前左一)說:「每一個人看個案的角度不同,要如何切入看個案?所以像這樣研習課程可以多辦。」[攝影者:黃玲香]

圖左 :王文宗(左前一)分享:「社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跟志工分享如何與案家建立關係,讓大家更清楚助人的工作是什麼。」[攝影者:顏啟烒]
圖右 :志工卓麗珠請教社工,她一直連絡不上案家,不知該怎麼辦?社工回覆:先將補助款改為親送,後續可以交由社工處理,不用煩惱。[攝影者:顏啟烒]

圖左 :「要辦一個活動不容易,以往都是在室內開會、共識,今天(3/11)來這裡感覺像在菩提林,在此聞法真的很棒。」志工陳榮忠感恩葛志強夫妻提供場地及餐點。[攝影者:顏啟烒]
圖右 :葛志強(左)表示,訪視是提燈照路的工作,訪視志工年齡偏高,逐漸出現斷層,因此,訪視培育工作很重要。[攝影者:顏啟烒]

圖左 :中區慈濟人醫會蘇瑋苓談到訪視個案,忍不住哽咽。因為案家的女兒說:「婆家、娘家都有病人要照顧,我實在心有餘力而不足。」[攝影者:顏啟烒]
圖右 :社工黃郁雅生動活潑分享,「愛,就從這一刻開始,談助人關係與原則」,讓志工們獲益良多。[攝影者:顏啟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