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佛教成語 為學子解惑

E-mail 列印
「如果你的人生有什麼疑惑、困惑的地方,都可以問,我們這一堂課就是『解惑』。」慈濟科技大學教師暨靜思精舍德慇師父於學校博雅教室內,為大家詮釋開展「解惑」課程的意涵,期待人人從中認識、學習十大高僧的行誼。

慈濟科技大學開辦的一系列的人文課程,「解惑---你不知道的佛教『人蔘』」於2023年3月11日至4月16日,邀請到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專任副教授兼歌仔戲學系系主任林顯源與行思文化藝術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穎灝,以十單元介紹十位高僧日常的行誼及事蹟,並結合與其個人相關或相對應,源自佛教的成語,期待同學們學習程與深意及來源,更重要的是從中理解佛陀的教義與生活息息相關,並非只存留於藏經閣內。

◎一知半解

由林顯源與劉穎灝編劇,於2016年11月在大愛臺播出的《高僧傳》,以歌仔戲方式演繹呈現每一位高僧的人格特質,及他們為佛教所付出的諸多貢獻。

「為什麼會寫這高僧傳呢?」劉穎灝分享起當初與高僧傳的緣起,是為了圓滿證嚴上人曾與他們談起:「悟達國師是歷經十世的高僧,是哪十世?」他們二人遍尋不到任何相關資料,於是兩人便以編寫跨時代的十大高僧,作為弟子對上人的聊表寸心。

2023年3月11日, 第一階段課程主題,以「一知半解」開啟由一至十的十句佛法相關成語,並以近代人人熟悉,慈濟世界無人不曉的證嚴上人說起,拉近大家與佛教的距離。「一知半解」是出自佛典故事,劉穎灝以螢幕上簡報裡斗大的四個字與學員們分享。「大家都仔細想想,『我』到底了不了解自己?」他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四十歲以下的同學應該還不完全了解自己;劉穎灝再加強調,不論對自己或是旁人都是在「一知半解」的狀態。

普覺禪師的「看話禪」描述「一知半解」:「世間文章技藝尚要悟門,然後得其精妙,況出世間法只恁麼了得?這裡一千二百衲子,箇箇有一知半解,每來室中,道得諦當者甚眾。世間的學問、技術,尚且要懂得學習的途徑,才能得其精髓,融會貫通,更何況是超越世間學的佛法?宗杲禪師告誡弟子,口中說已悟得禪法,其實個個都是一知半解。」從此例證,劉穎灝再次強調,事實上人們的生活與佛教息息相關。

「古時候的禪師不能隨便講話,要經過思考後再檢視自己的內心。」因為,說話要講清楚、說明白,如果沒有完全了解,就會有一知半解的情形發生。他幽默提起:「一知半解是不好的,這樣就無法成佛。」

劉穎灝再以幾句靜思語為例,再次說明說話的重要性。「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不要把能說話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要口說好話。」、「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句句都是提醒大家,說話要三思;然而做事也不能處在一知半解狀況下,否則就會做不好。

◎了解「上人」

在慈濟世界裡,不論是慈濟委員、慈誠、慈青或是小菩薩,看到一切事相都很自然,但是真正了解嗎?「慈」代表什麼?「濟」代表什麼意思?證嚴上人,其中的「上人」又代表什麼意思?林顯源以種種慈濟人耳熟能詳,時時掛在口中的字詞指出,可能大家都是「一知半解」。

接下來,林顯源便為大家解惑。「上人」一詞出自唐朝,意謂人上人。稱呼自己皈依的師父為上人,表示尊重禮貌;稱呼其他道場的師父也可以稱上人或法師,例如日蓮上人、宣化上人。「很多事情好像都知道,其實是一知半解,要如何從知道進入到更清楚的知道,那就是『解』。」林顯源指出,「解」就是必須要去解讀、解釋,從所知中去解,不能只有「一知」然後就只有「半解」。

「你真的了解上人多少呢?為什麼要稱他為上人呢?」林顯源再為大家解析。據佛典記載,「若能自捨其樂,但為一切眾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一個能捨棄欲望及個人所喜之物,只為能讓眾生得到善法而奉獻自我的人,就稱為上人。他展開笑容,告訴臺下學員:「所以各位未來都會是『上人』的候選人。」

林顯源再詳細地為大家解說「法師」、「師父」、「師傅」、「司阜」各名稱的不同意涵及區別。稱呼別的道場的師父可以稱上人或法師,「法師」須具備「十德」,「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眾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身心無倦、成就忍力。」而「十德」,須是有次第,有順序。

「十德成就一位法師,出家當法師真的不簡單……」林顯源認為,法師不僅要懂得修持,懂佛法還要有慈悲,並能夠宣講,有熱心……他提醒在座的大小學員們,將來遇到如此能捨身出家的師父,人人都要畢恭畢敬以對。

而在佛教「師父」,是一通稱,通常其前會加上職務或是法號。林顯源舉例指出,如在精舍迎接客人到來的「知客室」師父,及早晚課焚香燃燈的「香燈」師父等;另一同音不同字的「師傅」是指做事情的人,譬如水電達人,清潔達人等;而另一較少見的「司阜」則是專指從事專業的職業的人,比方是剪黏專工,交趾陶專工等,是對具有特殊工藝的匠師尊稱。

◎認識緣起

「到底你們認識證嚴上人多少呢?」林顯源問起臺下同學。看到大家對上人的一知半解,他述說著上人的故事。還是小女孩時的證嚴上人,常到廟裡拜拜。看到一位香客只因沒帶錢添油香錢,就不敢進到廟裡拜拜,這讓她很不理解,心中滿是狐疑:沒錢的人,就不能親近佛教嗎?

這女孩長大,接觸佛教後,才發現當時的社會誤解了佛教與出家人。於是她發願,將來有一天出家,不接受供養,要自力更生維持生活。於1963年,女孩正值二十六歲青春年華,便皈依印順導師,這就是證嚴上人。

「你們知道上人出家的因緣,但是你知道這段故事嗎?」林顯源認為,無論知道或不知道,都沒有對錯。重要的是,既然知道了就要「解」得更清楚,而不是「一知半解」。要去了解上人的人生究竟為什麼會做這樣的選擇?為什麼發願在出家之後,不接受任何供養,自力更生?

印順導師給上人六個字:「為佛教,為眾生」上人一輩子做的事不離這六個字。「都做些什麼事呢?」林顯源分享,上人從六度波羅密開始做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而布施是修行者的第一步,而對於俗家卻是最難的一件事。他提起,上人於2019年「證嚴法師說故事」影集,說起佛典故事中,不花錢的七種布施:「眼施、和顏悅色施、佳言施、身施、心施、床座施、房舍施」。

「這七種布施其實你都有在做,只是沒去發覺。」林顯源說,當你尊敬一個人,你使一個好眼色,你好好說話都是在布施。因此,上人認為,錢應該用在當下,給予更有需要被救濟的人,這比較重要;於是,他開始去做濟貧教富的修行。

自1966年,上人從慈善工作開始推動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及後來的「骨髓捐贈、國際賑災、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八大法印,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腳步落實全球各角落,灑播愛與關懷。

◎典範特質

「上人有符合高僧六大類別的哪一項呢?」林顯源就前人將高僧歸類為「譯經、義解、神異、習禪、持律、興福」六大類別:他為大家解析說明,上人推動慈善志業、生活禪、戒律嚴謹、在志工早會宣講《靜思妙蓮華》等等,故上人符合這六大類別。

他再以高僧具備的五個條件「持戒清淨、修行精進、慈悲濟眾、護持佛法、住持三寶」指出,上人吃飯、走路的威儀、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每天只睡五個小時、濟貧教富等等行誼;再從上人著作書籍裡都能看得到,他都具備高僧的資格。

「很多外面的人說,你們為什麼看到你們師公上人都這樣跪拜?」又說:「靜思語又不是佛經,為什麼每天都要我們一直背誦呢?」還有問及:「宇宙大覺者是誰呀?佛陀是誰呀?」為了讓更多人「知」懂上人,林顯源以社會上常聽到對「慈濟、上人」的質疑,提醒大家在面對假消息時,要先經過思考,再查證進一步戳破它。「不能『一知半解』,亦就是要經過佛法之『聞、思、修』的步驟。」

「當代的高僧大德就在我們眼前,我們要珍惜和他的因緣。」林顯源再次提醒人人,高僧大德不是在神壇或書本裡的紀錄,而是就如在眼前可見到,他的所作所為,要學習他為典範,與他的精神在一起。

◎人生圭臬

今日課程,所有學員對證嚴上人都從不求甚解的「一知半解」,獲得進一步了解。就讀慈濟科技大學護理五專三年級的黃心亞同學表示,今天從「解惑」課程,更深入了解慈濟及師公上人的行誼。她靦腆分享:解惑課程讓她了解,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尊敬師公上人,願意跟隨他。

家住花蓮並對護理有興趣的她,選擇就讀慈濟科技大學,也是公費生。在一年級時,受到人文課的薰陶,參加關懷生命研習營,讓黃心亞從慈濟志工「師姑、師伯」分享的生命故事,體悟很多。平日也投入環保志工,她更能體會慈濟志工的付出無所求。

「那時候我就在想,好像真的就是一無所知,就完全不了解……」慈濟科技大學護理五專三年級的田萱恩,身為基督教徒,這堂課有不一樣的感受與學習。她表示,藉由解惑課程的分享,她更深入了解一些佛教的文化,及高僧大德的行誼,更讓她印象深刻。從一開始講師問及,「你身為一個慈濟科技大學學生,你真的了解慈濟世界嗎?你了解慈濟這個慈嗎?……關於證嚴上人這個人,你真的了解他嗎?」種種問號,在她心中種下好奇種子,更於課間專心探究。

「經過這一堂下來,就讓我了解到,證嚴上人他從1966年一直到2016年所發生的事,所發起的事情真的都是值得我們學習,一直到現在……」她更分享課程內涵,讓大家清楚不能當一知半解的人,在做事之前就要去分辨,經過知道事情的真理,才可以去做、去實踐。「也透過一知半解,讓我了解到,我們要先了解三個字:聞、思、修,才可以去做這件事情。聽完後,真的收穫非常多。」

田萱恩更心有所感說及,因為就讀護理科系,課程中有技術課部分,也是往後到臨床上一定會用到的技術,這堂課學習之後,她更深覺,其實技術課也是要經過學理的知識,再去做技術的執行。「那過程中都是要學習得很清楚,也要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下一步要怎麼執行,我們才會做得很完整,很正確。」

從成語故事到高僧一生行誼,講師以精心製作的簡報及影音的連結,在輕鬆氛圍中,為學員們解惑,更讓莘莘學子們,親近典範並學習他們的精神及生活態度,做為人生圭臬。

圖左 :德慇師父為大家詮釋開展「解惑」課程的意涵,期待人人從中認識、學習十大高僧的行誼。[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林顯源提醒人人,高僧大德不是在神壇或書本裡的紀錄,而是他的所作所為,要學習他為典範,與他的精神在一起。[攝影者:蔡翠容]

圖左 :劉穎灝再次強調,事實上,人們的生活與佛教息息相關。[攝影者:蔡翠容]
圖右 :田萱恩(前三排右五)藉由解惑課程的分享,讓她更深入了解佛教的文化,及高僧大德的行誼。[攝影者:李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