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慈善是根 陪伴為要

慈善是根 陪伴為要

E-mail 列印
「陪伴很重要」,影片中彰化志工用心陪伴十二年的孩子黃冠樺,如願推甄上臺大醫學系;秀水區的黃賀權從高中開始就讀體育專班,如願考上並就讀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立志成為一位體育老師。

多元化的社會,困境也非常 的多元,不只經濟困頓、因病而貧,心靈、精神層面上的缺乏與不安,更衍生出種種社會問題,當接到求助的訊息,如何提供最適當的協助,往往是志工與社工最大的考驗。

◎育成安美專案 守護孩子與長者

3月23日晚上,慈濟志工二十七人與五位慈濟社工,共聚彰化靜思堂,這是秀水區慈善訪視座談會。

證嚴上人曾說:「慈濟志工就是聞聲救苦的菩薩,有個案送到手中,一定會用心協助,有心有願就有力,一定會成功。」

「慈濟以慈善起家,每一個活動過後就結束了,但看個案是一件沒完沒了的事,往往要陪伴好幾年!」訪視合心志工邱麗如語重心長說著。

如同影片中彰化志工用心陪伴十二年的孩子黃冠樺,除了有陶笛專才,也如願推甄上臺大醫學系。

秀水區的黃賀權從高中開始就讀體育專班,專攻田徑,佳績不斷,如願考上並就讀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立志成為一位體育老師。

「做慈濟,如果沒有參與訪視,那等於是白做了。」志工洪錫鑽說,我們的「育成計畫」培育了優秀用功的孩子,讓他們不用擔心家裡經濟,放心地發揮才能,畢業後,不僅可以善盡自身的良能為社會付出,更可以翻轉家裡的困境。

「安美專案」與社區互動,讓大家更認識慈濟,為獨居的年長者、身障者,家中裝扶手、地墊等安全設施,也從中發現需要協助的家庭。

溪湖就有這樣一個家庭,爸爸臥病在床、媽媽小兒麻痺、兩個小孩腳變形,慈濟志工幫忙居家打掃。姊弟倆賣雞蛋糕、回收資源變賣維持家計,自立自強勇敢過生活。

◎社工志工攜手 全方位照顧

「慈善訪視是每一位慈濟委員的本分事。」社工尤文甫牢記上人的話,更深覺不只是慈濟委員,慈濟社工更應該以此為己任。

秀水區目前有兩百四十三戶照顧戶,主要由兩位社工與七十位志工負責,去年(2022)就有一百三十四個孩子榮獲慈濟新芽獎學金殊榮。

慈濟新芽獎的設置,是志工與孩子互動一個很好的橋樑,也是增進孩子信心一個很好的方法,或許孩子的成績在學校無法拿到獎學金,但是志工可以發掘孩子的優點,並加以放大,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引領往正確的、善的方向邁進。

志工訪視後要填寫記錄,目前有慈善紀錄系統,記錄和相片都可以及時上傳,讓社工了解案家最新情況。

只要志工的帳號和密碼,社工協助開啟權限,往後志工與社工連結,案況溝通就很方便,文甫期待大家都能使用此系統。

慈濟官方Line也是社工希望大家推廣的重點,藉由科技的便利性,讓更多人認識慈濟、關注慈濟、更甚而參與慈濟。2023年慈濟新芽獎也會以此平臺,讓就學孩子報名。

感恩音樂會與慈善美展也是讓孩子一展長才,體現自我,增加自信的舞臺,希望照顧戶的孩子,人生因慈濟而圓滿,因藝術而豐富。

◎雙向溝通 人人收穫滿滿

「該不該讓就讀國中高中的孩子去打工?」志工林明雪舉自己關懷中的個案為例說,我們希望他用心在課業上,可是他不打工也未必會認真讀書。

志工魏彩媚也分享隔代教養的個案,孩子後來犯了竊盜罪,令彩媚相當沮喪,覺得是否自己哪個環節沒有注意疏忽了?

沒有及時補助孩子就學費用,孩子辦了就學貸款,志工林賜美自省是否自己沒做好?

「高中畢業,如果孩子沒興趣升學,志工該鼓勵一定要讀大學嗎?」志工劉美玲疑惑了。

「心中的水平該如何衡量?」志工梁中和也說,初訪見家裡髒亂不堪,有孩子的家庭又養寵物,又不能說教,到底該怎麼幫?

志工杜玉英則認為精神障礙者,要溝通真的很難,最好有正常家人可以互動。

種種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需要就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處境來做評估。

社工黃琳惠感恩並肯定志工的付出,也請志工們不要氣餒:「多陪伴,陪伴要多過改變的期待,鼓勵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我們的期待不是孩子的期待,也不一定是案家的期待。」

志工陳國政分享自身經驗,傾聽和陪伴最重要,並鼓勵志工多參與訪視,累積經驗。

在訪視路上遇到的任何問題,有專業的社工做為志工的後盾,任何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如同上人給我們的法,法譬如水,能洗諸垢穢,用謙卑、感恩的心,感恩個案的示現,讓我們學習,不錯幫任何一個人、一個家庭,直到個案「離苦得樂」。

兩個小時倏忽而過,今晚大家收穫滿滿,吸足正能量,在訪視路上,走得更穩更堅強。

圖左 :「慈善訪視是每一位慈濟委員的本分事。」社工尤文甫,牢記上人的話,更深覺不只是慈濟委員,慈濟社工也更應以此為己任。[攝影者:莊志雄]
圖右 :社工黃琳惠,感恩並肯定志工的用心與付出。[攝影者:莊志雄]

圖左 :志工劉美玲(持麥克風)說:「高中畢業,如果孩子沒興趣升學,志工該鼓勵一定要讀大學嗎?」與會志工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想法。[攝影者:莊志雄]
圖右 :「初訪時,心中的水平該如何衡量?」志工梁中和提出此問題。[攝影者:莊志雄]

圖左 :志工杜玉英認為精神障礙者:「要溝通真的很難,最好有正常家人可以互動。」[攝影者:莊志雄]
圖右 :志工陳國政分享自身經驗:「傾聽和陪伴最重要,並鼓勵志工多參與訪視,累積經驗。」[攝影者:莊志雄]
圖左 :志工游素貞分享:「有足夠的耐心陪伴,或可翻轉原生家庭的生活與困境。」[攝影者:莊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