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屏東 面對極端氣候 培訓防災士做好萬全準備

面對極端氣候 培訓防災士做好萬全準備

E-mail 列印
內文:
極端氣候造成世界各地大小災難不斷,平時做好萬全準備,在社區培訓許多防災士,當災難來時能「自助、互助、公助」;每個防災士能夠深入社區,做為社區災難時的後援,才能將受災程度降至最低。

慈濟基金會 「第十五期防災士培訓課程」,於3月11日至12日,第二次在屏東分會舉辦,學員利用休假日精進學習防災,一早陸續到分會簽名報到,共有五十位學員來參與培訓課程。

◎防災士培訓 意義非凡

開訓前,慈發處綜合企劃室主任呂學正於開訓前勉勵學員說:「現在面對的是極端氣候與急難的問題,防災工作必須扎根。這是辦理防災士的意義,希望學員都要了解,還要有危機意識,及時時要戒慎虔誠。」

呂學正強調,人的行為如果再不去做改變,地球所剩的時間不多,未來的子孫要面對的災害衝擊更大。他說:「講到極端氣候,大家最近印象很深的是土耳其的震災,成為一個防災士在社區到底要做什麼,就是今天課程的主題。」

學員長鄭秋成表示:「很開心第十五期防災士一po上群組後,很快就報名額滿,感受大家的危機意識提升了,希望大家都通過學科測驗,取得內政部消防署『防災士認證』。」

慈發處吳致鈞在開營儀式叮嚀,二天的課程才是一個完整的段落,之後會有學科測驗,他祝福大家的學習,都能順利通過。

◎以自助、互助、公助為目標 全面性防災一起來

第一堂課,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王穎謙師兄主講。他說:「防災士在平時,以做為在地工作推動的主要骨幹,協助相關單位人員採取正確行動,同時也能夠擔任公部門與社區溝通的橋梁。」遇到災難時,防災士首先要保護自身性命,然後做到幫助他人,以「自助、互助、公助」為目標。

近年災害經驗及災害特性,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張智翔師兄主講,說明氣候時鐘正面臨更嚴峻的環境,氣候暖化倒數時鐘只剩六年一百三十八天。

張智翔:「防災思維『離災優於防災,防災重於救災、復建』,防災整備力要周全,才能減輕災害程度及損失,以及減少救災與復建工作。」

資訊掌握、運用與社區防災計畫,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宋明輝師兄主講,他說明該如何掌握各種災害資訊,而災害資訊傳遞有助於民眾免於受災與二次災害。

宋明輝:「自己的社區自己救,要提升社區防災意識,成立社區防救災組織,社區防災計畫包括減災、整備、應變,以及復原重建的程序,要讓學員能清楚了解。」

社區防災工作推動與運作,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黃麗香師姊主講。她說:「透過社區說明會或個別溝通方式,將防災社區的推動成果與訊息傳達給社區民眾,引發大家興趣,促使更多人願意參與,以社區道場為場域,落實於社區組隊為運作,以組織團隊為整體運作,與社區、政府合作,能達災前減災。」

◎學習基礎急救自救救人 防災社區刻不容緩

由屏東消防局陳昭南老師主講基礎急救。在事故發生、醫療救護人員未抵達事故現場的第一時間裡,即能透過適切的急救處理,自救救人,挽救生命,避免二次傷害。

訓練課程有心肺復甦術、急救訓練之理論、技術與實務並重。包括心肺復甦術、創傷、包紮等,施行CPR是不需要任何工具,只需雙手、口,及一顆熱忱的愛心。

急救(CPR)口訣是「C、 A、 B、 D」──呼叫、求救,按壓胸口、暢通呼吸道、人工呼吸、去顫等步驟。學習正確的CPR急救,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能急時搶救生命,損傷的機會就相對減少。

開設與運作,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張建華師兄主講。他分享災害發生了,災民留在緊急避難所的時間可能從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有些人有家歸不得,短時間無法返家,由公部門提供短暫住所安置,政府會提供臨時居住的地方,讓收容所的開設能夠順利,需要做好規劃與準備。

防災計畫實作與驗證,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黃建中師兄主講。他說:「『防災社區』是一個以社區為主體,經由民眾參與、培力的過程,凝聚社區共識與力量,藉由推動減災的措施來減少社區的易致災因子,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防災社區的組成可以避免災情的持續擴大,更能迅速推動復原、重建,邁向安全、永續社區發展。」

個人與居家防護措施,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吳宗樺師兄主講,他透過實地演練,如發現火災怎麼辦?第一件事是什麼?發現火災往哪裡逃?火場避難逃生原則?防災常識重點有哪些?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要裝在家中的哪裡?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要怎麼買?

以上都是居家防護措施,提供學員正確防災宣導知識,以及個人與居家防護措施情境練習。現場學員按吳宗樺講師所教的,扮演災民做情境模擬測試練習。

◎通過防災士測驗 取得人生另項資格

最後學科測驗,學員們全神貫注、戰戰兢兢,就是為取得人生另一個資格「防災士」。評審們仔細審查,為防災願景把關,絲毫不敢大意。

學員鍾曉葉,學科測驗是第一位繳交試卷,一百分通過測驗,她分享提及:「上課時,簡報紅色的字就是重點,感恩老師們的用心,二天的課程我學到很多。」

學員簡文華表示,原本上次就要來,受疫情影響放棄;二天的課程學到很多,像急救的CPR,還有災害的應變等,這些都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還能與家人或朋友,甚至向感恩戶宣導,學到豐富防災知識,運用了才能成智慧。

學員陳雅娟是專業律師,深感防災課程是術業有專攻,她是最後交試卷的,很久沒有這種心情了,學到很多,感恩慈濟有辦這個培訓課程。她有感而發表示:「電視常播,哪裡又有災變了,而且又是連續不斷的災變,學起來能利他又利己,很感恩。」

活動協調周考立恭喜全體學員都考試通過。臺灣自然災害頻傳,社會結構變遷導致災害類型複雜化,透過二天殷勤學習,很多人人生又多了一張證照,希望藉由培育眾多防災士,成為自主防救災工作的種子,深耕協助推廣災防工作。

圖左 :2023年3月11至12日第二次於屏東分會舉辦,學員及工作人員大合照留歷史。[攝影者:吳士鐘]
圖右 :第一堂課,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王穎謙主講。防災士在平時,以做為在地工作推動的主要骨幹,協助相關單位人員採取正確行動,同時也能夠擔任公部門與社區的溝通的橋樑。[攝影者:吳士鐘]

圖左 :近年災害經驗及災害特性,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張智翔主講,說明氣候時鐘正面臨更嚴峻的環境,氣候暖化倒數時鐘只剩六年又一百三十八天。防災思維「離災優於防災,防災重於救災、復建」,防災整備力要周全,才能減輕災害程度及損失,以及減少救災與復建工作。[攝影者:吳士鐘]
圖右 :社區防災工作推動與運作,由慈濟基金會防災士講師黃麗香師姊主講。她說明,透過社區說明會或個別溝通方式,將防災社區的推動成果與訊息傳達給社區民眾,引發大家興趣,促使更多人願意參與,以社區道場為場域,落實於社區組隊為運作。[攝影者:吳士鐘]

圖左 :基礎急救由屏東消防局陳昭南老師主講後,學員練習心肺復甦術,如在事故發生、醫療救護人員未抵達事故現場的第一時間裡,能透過適切的急救處理,自救救人,挽救生命,避免二次傷害。[攝影者:吳士鐘]
圖右 :急救措施實作,學員兩人一組互相體驗包紮技能。[攝影者:陳麗英]

圖左 :學員鍾曉葉,學科測驗是第一位繳交試卷,一百分通過測驗,她分享,上課時,簡報紅色的字就是重點,感恩老師們的用心,二天的課程她學到很多。[攝影者:吳士鐘]
圖右 :學員簡文華,原本上次就要來,受疫情影響放棄,二天的課程學到很多,像急救的CPR,還有災害的應變等,這些都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還能與家人或朋友,甚至向感恩戶宣導,學到豐富防災知識,運用了才能成智慧。[攝影者:吳士鐘]
圖左 :學員陳雅娟是專業律師,深感防災課程是術業有專攻,她是最後交試卷的,很久沒有這種心情了,學到很多,感恩慈濟有辦這個培訓課程,電視常播,哪裡又有災變了,而且又是連續不斷的災變,學起來能利他又利己,她很感恩。[攝影者:吳士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