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探訪愛滋病之家 用真情擁抱蒼生

E-mail 列印
本會關懷團在墨西哥提娃那醫療園區第二天,2023年3月6日安排了探訪照顧戶及愛滋病之家(Albergue Las Memorias A.C.)。循著提娃那志工探望苦難眾生的日常足跡,這一刻「見苦知福」 是感動的、是敬佩的、更多的是不捨眾生苦。

◎愛滋病友 在關懷中重生

在前往愛滋病之家前,團隊會聚在提娃那園區的會議室,由馬萊特醫師分享糖尿病專科,如何從手術前到手術後照顧病患。圖表的分析顯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比率逐年上升,目前位居第三大死亡原因,提娃那有將近百分之二十九的居民,四十八萬人無任何醫療保險。

未來將制定營養和訓練計劃,以教育居民了解健康的重要性,訓練預防醫學的觀念,維持健康生活。希望能教導人們如何在貧困的情況下,吃得健康更營養。

接著,美國志工們在王思宏、李靜誼、園區職工辛蒂(Cindy)和園區診所的一位醫生及護士的陪同下,抵達了「愛滋病之家」。這裡原本是戒毒中心,後來變成愛滋病之家,同時也照顧肺結核病患。

愛滋病曾經是讓人聞風喪膽的疾病,但是經過多年努力的研究,現在已經有治療的藥物,死亡已經不再是這群人的命運。懷著可以繼續活下去的希望,加上關懷與照顧,悲傷、絕望在這裡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微笑的面容和歡樂的笑聲。

愛滋病之家的負責人之一羅曼(Dr. Roman)醫生,曾因戒毒在這裡住過七年。改過自新後力爭上游,如今已是大學教授。抱著回饋與濟世的心,他義務帶著大學老師和學生在這裡設立一間實驗室,為病患做檢測,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向政府申請醫療補助,搶救生命。

羅曼醫生解釋,多位女性病患因為生病的關係,而被迫與她們的小孩分離,在病情穩定之後,愛滋病之家會鼓勵並協助她們早日把小孩接過來團圓。羅曼更希望能將愛滋病之家擴展為一所能夠教授基本醫護課程的學校,傳授一技之長,好讓這些病患在重入社會後有謀生的技能。

許多「受助者」在接受關懷之後,都願意成為「助人者」。提娃那園區的當地志工群亦是如此。雖然他們大多數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但他們卻能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跨越宗教的界限,投身於助人的工作。他們齊心的付出是所有慈濟人最佳的榜樣。

◎貧病相依 志工誠情陪伴

布萊恩(化名)因為眼疾到醫療園區就診,團隊發現全家都是高血糖的病狀,孩子沒有出生證明,於是志工們便進行家訪,深入了解他們的困境。

這一天,志工來到布萊恩的家,一個只有以潮濕泥土為地的簡陋小棚屋內,布萊恩的太太無法工作,還有五個年幼的小孩。其中有一位小女孩,因為環境衛生的因素,雙手的手指遭到截肢,還有一位男孩雖然有機會上學,但書包中只有一本筆記簿和一隻原子筆。

家中十六歲的長子安德魯(化名),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而選擇放棄就學的機會,擔起養家的重任外出工作,每個月以不到一百五十美金(約合新臺幣四千六百元)來維持生活。

志工王思宏、謝坤容了解他們的困境後,安德魯在園區找到適合他的工作,並且安排他在週末時有讀書的機會;更是為孩子們申請了出生紙,讓孩子們能夠回到學校去上課

這一家人在兩年前,不知情之下用三千元美金(約合臺幣九萬元)買了這一家釘子戶,財團們視為眼中釘,這兩年多來不給他水,僅靠鄰居施捨維生,志工了解後,每個星期為他們在水塔上裝滿日常要用的水,解決了生活上的困境。在那間簡陋的小棚屋內,除了二張床之外,沒有其他的家具。在那種環境下,他們仍然熱情地接待志工,透過翻譯敘述著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目前,志工們除了提供食物、飲水等日常必需品、孩子衣物等,也為年幼的孩子辦理戶口及就學手續。買學用品、買制服,讓孩子們能夠上學,享受一般正常孩子應有的童年。志工特地為孩子們從美國總會惜福屋挑選合身的衣服、鞋子。小女孩穿上志工為她選購的制服,靦腆地依偎在媽媽身邊,心中無限的歡喜。

秉著上人「同體大悲」的教誨,慈濟人給予即時的膚慰,親身感受到「傷在他身,痛在我心」的苦難。在離開時,志工們的心中依然萬般的不捨,大家都非常虔誠地希望能夠多為他們做些什麼。

◎珍惜擁有 省思感恩真諦

美國志工非常讚歎這一次的「提娃那之行」,志工賴櫻丹表示,這次的提娃那之行,讓她有很深的感觸,「回來之後,我的生命好比展開了新的一頁,我非常讚歎生活在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環境中的人,能知恩圖報,珍惜他們所擁有的一切,並且把大愛的種子散播出去。」

齊心的努力與付出,只為了幫助苦難人拔苦予樂。賴櫻丹反觀,「我們這一群擁有舒適生活的人,卻無法真心的感恩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稍微的不順心,就怨言連天,無法難行能行。」她真心地自我省思,願能像提娃那園區志工們那樣無私的付出,那樣勇敢地承擔起一切,實踐證嚴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師志。

在關懷團要離開的前一天晚上(3/6)接到了訊息,毒梟暴力猖狂,有示威遊行、抗議遊行,也有到處搶劫的狀況,政府發出警訊發令全市停課,盡量不外出。本會關懷團呂宗翰以及葛濟覺在3月7日已平安回到了美國。

「提娃那」這座美墨邊境城市中,存在著二個極端不同的世界,一個屬於遊客旅遊與消費的天堂,另一個猶如每日在生活邊緣掙扎貧苦居民的煉獄。

慈濟人在不同宗教信仰、語言的國家,以「大愛無國界」的理念出發,「醫人醫病醫心」為情感交融的出發點,讓受助的人得到物質與心靈方面的安慰,不必透過語言的交流,「愛」已然傳遞給當地的民眾。

圖左 :布萊恩(化名)因為眼疾,到墨西哥提娃那慈濟醫療園區就診。[攝影者:李靜誼]
圖右 :愛滋病之家(Albergue Las Memorias A.C.)的病房。[攝影者:賴櫻丹]

圖左 :羅曼(左)希望能將愛滋病之家,擴展為一所能夠教授基本醫護課程的學校,傳授一技之長,好讓這些病患在重入社會後,有謀生的技能。[攝影者:賴櫻丹]
圖右 :布萊恩兩年前,在不知情之下用三千元美金(約合臺幣九萬元)買了這一家釘子戶,幾塊棧板和塑膠布圍成的屋子。[攝影者:賴櫻丹]

圖左 :慈濟志工為布萊恩十六歲的長子安德魯(化名),在園區找到適合他的工作,並且安排他在週末時,有讀書的機會。[攝影者:賴櫻丹]
圖右 :羅曼教授的精神理念與慈濟不謀而合,是慈濟未來協助與合作的夥伴。[攝影者:賴櫻丹]

圖左 :慈濟志工特地為孩子們,從美國總會惜福屋挑選合身的衣服、鞋子。小女孩穿上志工為她選購的制服,靦腆地依偎在媽媽身邊,心中無限的歡喜。[攝影者:賴櫻丹]
圖右 :志工賴櫻丹說:「這次的提娃那之行,讓我有很深的感觸,回來之後,我的生命好比展開了新的一頁。我非常讚歎,生活在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環境中的人,能知恩圖報,珍惜他們所擁有的一切,並且把大愛的種子散播出去。」[攝影者:李靜誼]
圖左 :家中最值錢的就是兩張非常簡陋木板床,廚房灶上沒有食物,生活極為困難。[攝影者:賴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