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在信中他提到,活了三十年才知道有慈濟,如果早點知道,結果會不一樣。的確,若早幾年能接觸善知識與佛法,知道「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道理,要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斷是非善惡,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等,想必結果會大不同。雖然因緣果報如此,只要他能痛改前非,不再犯罪,相信將來必也是一顆善種子。
◎獄中憂母 慈濟人代關懷
受刑人在信中除了關心其母親外,也不忘自我激勵,他希望能學習日語充實自己,將來回到臺灣,若有機會或許可以用得上。他有如此上進之心,我們也替他感到高興,透過組長的幫忙,有志工分享了幾本日文學習書,都是較淺顯易懂的。拿到書籍第二天趕緊寄給他,希望能滿足他學習日語的需求。
從4月至7月底以來,我連續寫了六封信關懷他,信中常鼓勵他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凡事要正向思考,以「八正道」之正見、正念、正思維來勉勵他。他也來信回應會努力讓自己成長,他也希望他的媽媽能再給他一次孝順的機會,不再讓母親失望。
我寫信取得了她媽媽的大名及聯絡電話,由日本分會與臺灣本會聯絡後,再由新竹訪視團隊前往探視。首次前往時因無人應門,巧遇附近慈濟環保志工認識其母,得知其母已經搬去與其他小孩同住,訪視志工便電訪其母,並轉達他對母親的關懷。
他的母親很感恩,並表示家裡經濟無虞,不必操心掛念,還說本來打算寄東西給他,但因疫情之故不方便寄,且因工作較忙,只要時間許可,她會盡快回覆兒子的信件。收到臺灣本會回覆的訊息後,我把他母親對他的關心與鼓勵寫在信上,請他安心。
通信時,他曾寫過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以前的受刑人越關越大尾(自大),現在是要越關越成長。」真心祝福他幾年後回歸社會,能將自己的生命用在對社會人群有意義的事物上,多接觸善知識,斷惡修善,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