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靜思生活營參訪 用「心」跟上新時代

靜思生活營參訪 用「心」跟上新時代

E-mail 列印
春雷乍響,微雨輕飄的春日,掩不住出遊的喜悅心情。3月26日慈濟南投合心區舉辦「靜思生活營」,清晨六點,二部遊覽車分別自竹山、埔里聯絡處出發,各自接應南投和草屯區的學員,來自社會各界人士和慈濟志工,共八 十一人一同往北前行。這趟人文參訪的目的地是慈濟臺北關渡人文志業中心。

鑑於去年第一次辦理一日「靜思生活營」深獲好評,今天再次舉辦第二期營隊活動,南投合心團隊在招生方面非常的用心,希望藉由這次的活動能接引更多人同行菩薩道。志工彭秀蓁是這次活動的隊輔長,她利用車行當中,為大家簡單介紹,「大愛電視臺是非營利的,沒有商業廣告收入,只有公益廣告,經費來源主要是大眾的善款;大愛臺報真導正,教化人心,促進社會祥和。」所謂「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彭秀蓁進一步說,「如果大家對於今天所見所聞有所感動,記得把感動化為行動,贊助大愛臺,護持心蓮朵朵。」

車子一路前行,約莫三個多小時,二車人馬於上午九點半即抵達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早已在關渡靜思堂大門前等待歡迎的北區志工的親切人文禮儀之美,也為參訪隊伍拉開這場人文饗宴的序幕。

◎有愛最美 聲音力量無遠弗屆

關渡人文志業中心剛啟用三個多月,是一個不用換鞋就可進入的靜思堂。一進入室內,巨大螢幕上動態式地展演著《無量義經》的經文,這是根據證嚴上人的手抄字所投影而出的。面對《無量義經》,抬頭二十四度仰望,便能看見畫面正中央上方,夜空中唯一不動的北極星。站在這個場域,很自然心就會靜下心來,從中體會到慈濟人「行經」的精髓依歸。

演藝工作者也是慈濟志工的林乃華,簡短地分享自己加入慈濟的歡喜。因為投入志工的踏實,讓她遠離演藝圈的一些染習,找回人生的真實路,她並清唱一首慈濟歌──〈美〉來迎接今天的佳賓。

正常的眼睛可以看到繽紛的世界、耳朵可以聽到萬象的聲音,聲音可以穿越牆垣。1985年11月「慈濟世界」廣播開播,透過廣播讓民眾有聞法的機會。當時由慈韻、靜淇開始錄製節目,將上人的法傳播出去,接引許多聽眾加入慈濟助人的行列。

大愛臺廣播「內容創作中心」副總監張嘉玲分享,「壓力+歡喜心=等於承擔力」的工作態度。她舉一則聲音影響力的實例,有位志工因為煮飯時間聽廣播,將聲量調大,沒想到竟然吸引鄰居而成為會員,這表示聲音的力量無遠弗屆。

大愛網路電臺主持人暨廣播製作人高菁霞分享,隨著科技的潮流,為了讓社會大眾透過手機隨時隨地可以收聽節目,她請大家用手機進去Google打關鍵字「朵用心」,就可點進去收聽大愛網路廣播節目,這是結合廣播和月刊的新資訊,也是慈濟廣播的創新。她希望大家可以告訴親朋好友這個訊息,讓更多的人來聞法。

南投縣前山國小校長陳照明是今天的參訪學員之一,他上臺見證自己的媽媽陳謝沈,就是在生活最困苦的時候,利用做早餐時間收聽慈濟廣播。透過聲音,媽媽日日在上人的叮嚀中找到安慰及學習的方向,後來也成為受證的慈濟委員,加入行善助人的行列。

◎募心募愛 知福惜福再造福

今年八十四歲的志工陳清標,是大愛劇場《車站人生》的主角本尊,他為大家介紹關渡園區建造緣由,並分享自己時間不空過,在前臺北車站站長的工作卸任後,即加入慈濟,繼續「度人」的任務。

從澳洲回來的志工紀雅瑩,分享九二一地震時參與勸募的溫馨故事。當時人在澳洲的她,特地請災區的學校提供學生制服,並請學生錄製一段話,當地人看見制服又聽到學生稚嫩的童音後,觸動心弦啟發善念,順利地為災民募心募愛。

大愛臺「募心募愛室」副總監于東玫,原是中部新聞中心特派員,當時受邀到大愛臺承擔募心募愛,她以為是業務工作,不覺得自己有能力承擔。但是上人拍拍她的肩膀,告訴她:「自然有人會幫你。」果然,她一做就八年了。她向大家報告大愛臺的募心募愛,可以分成「公益廣告、環保回收、委員勸募」等項,其中委員勸募而來的比例最高。于東玫感恩所有慈濟人對大愛臺的護持。

大愛電視臺土耳其前線記者林國新,分享他在土耳其賑災中的所見所聞。他說,慈濟人總是在災難突發之際,親身陪伴膚慰,使他們安心;並針對所需,提供應急物資或安身之所,並且協助自立、謀求生計。面對這場災情,讓他不禁重新為「幸福」下定義;而身在臺灣的我們,看到這一切的無常,更能體認「見苦知福,惜福再造福」。

家住南投、長期在人醫會付出的志工曹貴足說,她捐心蓮是因為自己不太會說話,所以希望藉由大愛電視臺傳播美善的影響力,一起來淨化人心,共同成就募心募愛。

◎時間無情 行善行孝不能等

洗淨鉛華從華麗禮服到慈濟志工服,演藝工作者席曼寧戲稱「吃自己飯,花自己錢,做別人的事」就是慈濟人的本分,她從中得到法喜。席曼寧說「時間無情,菩薩無閒」,做志工要把握因緣,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讓眾生能夠安身、安生與安心。

她分享有一年和父親同行至大陸冬令發放,大雪紛飛中看見一位身上穿著破舊大衣,腳穿拖鞋、外面套塑膠袋的老伯伯來領物資。席曼寧請他將領到的新外套穿上保暖,但這位長者並沒有拿來穿,後經當地的領導轉告,才知長者說「這是他此生最好的衣服,捨不得穿,要等將來回老家(往生)時再穿。」這事震撼了她的心,讓她懺悔自己滿櫥櫃的華麗衣裳,卻常常有一缺九,從而領悟到「生活簡樸,人生就幸福」,更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證嚴上人常說「行善行孝不能等」,志工高明善以一段影片讓大家重溫《草山春暉》的故事,他說,當時媽媽年紀大了,坐著輪椅,很多家人會一起陪伴媽媽。但上人教導說:「家裡有一、二個人陪媽媽就好,其他的人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眾生的苦難,不能不管;用身體去為眾生付出是大孝。」於是,他積極投入做志工。

高明善是建築工程方面的專才,他分享在大陸貴州建村時的概況。原本每戶以九千元的預算援建,但是上人說「九千元蓋的房子不是好房子,對待別人要比對自己更好,這就是上人的愛心。」他在貴州總計蓋了九個村,四百多戶的房子。

黃裔庭是竹山區的社區志工,這次承擔參訪乙車的人文真善美手機錄影工作,而今天卻是媽媽眼疾開刀住院的日子,但為了信守承諾這分人文記錄的使命,所以特地和妹妹、哥哥協調照顧術後媽媽的工作。參訪後回到竹山已經晚上七點三十分了,她馬上又趕到臺中和兄妹輪班照顧媽媽。黃裔庭的身行正印證了上人所說:「行善行孝不能等。」

◎用心修心 跟上時代潮流

上人曾慈示:「一切的法是用來修心,一切的物質是用來幫助生活。」家住南投市的黃雪玲祖籍大陸廣東,後來父母移民越南。因婚姻從家鄉飄洋過海到臺灣的新住民,不僅要適應新生活還要融入夫家,箇中的酸甜苦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志工張美露的接引加入會員並參加社區的福田、助念、香積等活動。這次把握因緣來參加「靜思生活營」。聽著司儀悅耳的聲音,娓娓道來大愛廣播的起始過程令她很感動。經由今天的課程,她了解每個人的「心」很重要。尤其臺北榮董團隊承擔這次的隊輔,放下身段輕聲細語地為大家服務,讓人有回家的感覺。

家住田中的張惠媚是小學代課老師,在表姊田鳳玉的邀約下,二人連袂參與今天的活動。踏入關渡靜思堂映入眼簾的「法脈湧泉」連結著「水向上游」、大廳電子牆《無量義經》等,深深的撼動她的心。進入參訪間,經由志工的導覽,從時間、空間到人間的移動,看人類與地球的渺小,感受與佛陀覺悟之間的微妙關係、藥草的義意及慈濟的歷史等等。除了有時代流行的元素,更融入宇宙的科學,從佛學印證科學;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顯示佛陀的真實義及心的方向。她讚歎關渡靜思堂有別於其他的靜思堂,慈濟真的很用心跟上時代潮流。

志工沈麗花邀約先生、兒子、堂妹,還有先生做氣功的朋友,一行五人來參加今天的靜思生活營。沈麗花表示,由於平常有誦讀《無量義經》,看到經文在LED螢幕呈現非常攝心,耳朵還聽到蟲鳴鳥叫,感覺非常法喜。這次特意帶著在「消慈」風波事件中離開慈濟的朋友,希望藉由此次活動,可以拉長情擴大愛,讓他再重新深入了解慈濟、進而認同慈濟。

本身是九二一受災戶,在德興棒球場組合住過三年的張慶華,接受微熱山丘股東之一、也是慈濟志工的王素娟的邀約,和四位同仁一起來參加今日的參訪。張慶華說,只要是好的方向,大家都樂意參與,而且大家都有看到慈濟在做事情。她說,「自己曾經接受過慈濟的幫助,現在正是回饋的機會。」透過此次的活動,同仁們也看到栩栩如生的劇中人物和藝術工作者,感受到慈濟是個很有吸引力的地方。

◎歡喜賦歸 收穫滿行囊

一日的參訪,領受到慈濟人的溫馨與盛情接待、聽到許多令生命悸動的分享,學員們有著滿滿的感動。回程中,派出所所長退休的高瑞志先生,參加過幾次慈濟活動,看到慈濟人的大愛善行,讓他很感動,也讓他真正了解太太(曾麗玲師姊)到底在慈濟是在做什麼、忙什麼。今天他利用這個機會,透過同車人的見證,真情地向太太告白:「我退休了,我會加緊腳步跟上妳,跟妳一起做慈濟。」

來自埔里的黃聰敏醫師表示,「今天學習到很多,希望自己的功德、資產不斷地循環下去,就像席曼寧師姊的人形立牌,隨時為慈濟做功德。」他在車上勉勵大家,「大愛臺的捐款,有錢的就捐榮董或心蓮;沒錢的每月捐一百元,也是同樣的發心。」並勸大家要學習「師姊的笑容」,把微笑帶回社區,這會讓人聯想到慈濟的美好。

活動總協志工梁明期許學員們,希望透過一天的感動,化感動而行動,將來能持續參與慈濟活動,入群付出,進而菩薩大招生。「靜思生活營」會繼續舉辦,希望能號召更多有識之士,共同為淨化人心而努力。

圖左 :南投合心組隊帶來伴手禮—南投名產鳳梨酥,埔里香菇、米粉,竹山蜜地瓜和法親家人分享。祝福大家財源福氣旺旺來。[攝影者:吳美玉]
圖右 :現年八十四歲的志工陳清標,是大愛劇場《車站人生》的主角本尊,他為大家介紹關渡園區建造緣由,並分享自己時間不空過,在前臺北車站站長的工作卸任後,即加入慈濟,繼續「度人」的任務。[攝影者:張正佳]

圖左 :從澳洲回來的慈濟志工紀雅瑩,分享 九二一地震時參與勸募的溫馨故事。[攝影者:張正佳]
圖右 :大愛臺廣播內容創作中心副總監張嘉玲(右)與大愛網路電臺主持人暨廣播製作人高菁霞(左)共同主持「人文分享」。[攝影者:吳美玉]

圖左 :慈濟志工席曼寧以前為了演藝工作,穿華麗的衣服。現在她的人形立牌是無償的,但可以宣導大愛感恩科技產品,日日做功德。[攝影者:林惠芳]
圖右 :慈濟志工高明善以影片讓學員重溫大愛劇場《草山春暉》的故事,期勉人人「行善行孝不能等」。[攝影者:張正佳]

圖左 :南投縣前山國小校長陳照明也見證,他的母親陳謝沈,就是在生活最困苦的時候,利用做早餐時間聽慈濟廣播受感動,後來加入行善助人的行列。[攝影者:張正佳]
圖右 :草屯慈濟志工廖萬助(左)長期以來,致力於為大愛臺募心募愛,大愛臺「募心募愛室」副總監于東玫(右)特邀他上臺分享。[攝影者:吳美玉]
圖左 :大愛電視臺土耳其前線記者林國新分享在土耳其所見所聞。他說,慈濟人總是在災難突發之際,親身陪伴膚慰,使他們安心;並針對所需,提供應急物資或安身之所,並且協助自立、謀求生計。面對這場災情,讓他不禁重新為「幸福」下定義。[攝影者:吳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