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每 一個明天,德慈師父想方設法再賺一點錢。結穗的稻穀,因為肥料過多而染病傾倒,他在田埂上淚流不止。於是,起早貪黑,馬不停歇的做,依然債臺高築,不知偷偷哭過了幾回。
德慈師父生病,想用「睡覺」來醫治,只因為捨不得二十五元打針費,用在自己身上。「補」過多次的百衲衣,仍舊十分珍惜。經歷多少個寒冬夜未眠,企盼日子能夠如常地過下去。
這是〈一簑風雨任平生〉德慈師父的敘事,也是他一生留下來的故事。
2023年3月18日參與高屏真善美朝山行,19日體驗師公路健行。清晨4點鐘,天空在亮與不亮之間,偶爾來一輛車子「嗖」的一聲開過去,劃破寧靜的街道。一瞬間慢慢地,只剩下志工向前起步走的腳步聲。
走進鄉間小路,左邊有千姿百態的山脈,右邊有相互交錯的田埂。路邊不知名的小花,田園裡的蟲鳴蛙聲,水溝裡清澈的水流聲,一路走來心曠神怡,風景美不勝收。
然而,幾十年前,德慈師父形單影隻地從市區回到普明寺,黑夜是他的同伴,多少的憂愁無法隨風飄散,孤寂愁悵無法瀟灑地遺忘在師公路上。
我想像著,用一支「輕安」的筆,在師公路上畫下幾盞路燈、一件厚外套、一條長圍巾和一副棉手套,讓德慈師父不再受寒發抖;用一塊「自在」的橡皮擦,抹去德慈師父的眼淚、擦掉過多的肥料,再悄悄地為空空的米甕填上些許的米粒。
這是我3月19日的心情日記,今天特別想念德慈師父。
圖左 :19日體驗師公路健行。清晨4點鐘,天空在亮與不亮之間,偶爾來一輛車子「嗖」的一聲開過去,劃破寧靜的街道。一瞬間慢慢地,只剩下志工向前起步走的腳步聲。[攝影者:黃靜梅]
圖右 :看到農田,就想到德慈師父,早期為想方設法再賺一點錢,結穗的稻穀,因為肥料過多而染病傾倒,他在田埂上淚流不止,於是起早貪黑,馬不停歇的做。感恩慈師父一路來緊緊尾隨上人的腳步,孜孜矻矻的耕耘,予慈濟人德仰道風的行儀。[攝影者:林淑娥]
圖左 :19日出坡前,特別在齋堂前拍照留足跡,三年都無法回心靈的家,能回來很開心。[攝影者:陳麗英]
圖右 :19日出坡,清理寮房,是很難得的因緣,能做就是福。[攝影者:陳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