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桃園輔具的推手-彭振維

桃園輔具的推手-彭振維

E-mail 列印
在桃園地區,只要談起輔具,就會想到彭振維。本著服務他人的精神,彭振維在輔具捐贈者和病患之間搭起無數溫馨的橋樑,讓病患家屬減輕經濟負擔,也延續了物命。

在壢新醫院負責保全的彭振維,看見病患家屬眼神透露 出的無奈、無助,決心投入環保輔具服務,無怨無悔地做了八年。只要病患提出需求,儘管剛值完夜班,帶著疲累的身軀,騎著摩托車就去送輪椅,遇到沒有電梯的住家,提著四十公斤重的製氧機爬上高樓也是使命必達。

◎一張生鏽的病床

2014年,在中壢園區環保站的角落裡,放著一張會眾送來的病床,原本還能用的病床,經過風化後開始生鏽。善心人士把病床捐給慈濟,卻沒有善加利用,在彭振維的心裡感覺可惜也有些不安。

在醫院急診室外面,彭振維經常看到家屬為了出院後的照顧問題和龐大開銷而憂心忡忡。尤其是重症患者,近十萬元的輔具支出,並非一般家庭可以負擔得起。雖然可以向輔具資源中心借用或申請長照補助,往往緩不濟急。

彭振維的內心慢慢浮起一個念頭,何不把回收來的輔具,經過整理維修、消毒後,再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人使用。於是他把家裡原本做環保的地下室空間改做輔具,把二手病床、輪椅、助行器帶回家,自己先整理,再請組隊師兄幫忙送到病患家中。

◎成立輔具平臺

2018年秋,透過桃園宗教處周素萍牽線,得知北區謝國榮師兄有意成立輔具平臺,大家理念相同串連一起。2018年11月11日在雙和靜思堂成立輔具平臺,由七人小組負責運作,彭振維是成員之一。

桃園區四個輔具據點及負責人,除了彭振維住家外,還有蘆竹環保站童韻家、龍潭簡永順自家店面、及中壢月眉環保站許培謙。其中童韻家送輔具已經二十六年多,簡永順擔任龍潭804醫院志工,做輔具也有二十四年。

輔具平臺成立後,彭振維擔任桃園區總窗口。他把平臺Google表單收到的申請資料,依地區分別轉給各據點負責人,各點之間的輔具互相調度支援。不少會眾將二手輔具送到中壢園區環保站回收,透過平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可以向慈濟借輔具。環保志工吳祥添幫忙整理、維修,龍潭區曾家鎮也發心捐助貨車做為輔具載送之用。2018年12月23日,原本在彭振維家中的輔具搬回中壢園區後方廢棄幼兒園的福慧樓。

桃園輔具服務範圍遍及各鄉鎮,轄區內各大醫院都有彭振維的連絡電話,個管師也會提報個案給他。彭振維變得越加忙碌,還好有協力隊員做後盾,除了呂信庚幫忙開車之外,吳貴芳、鄭博文更是搬運輔具的好幫手。

◎輔具結合慈善

「叔叔,我想唸書。」個案小孩無助的心聲觸動了彭振維的心。

三年前,輔具平臺收到一個申請案,申請人一次申請了二張病床。彭振維不瞭解為什麼一次需要二張病床?原來申請人的父親和哥哥都是脊髓損傷患者,申請人同時照顧二位家人。父親是一位國寶級二胡樂師,因為中風癱瘓在二樓,哥哥因為外傷癱瘓,雙腳攣縮躺在一樓。申請人是全家的經濟支柱,也是一位單親媽媽,有一個十六歲的兒子。

彭振維和團隊送了二張病床到案家,看到父子的狀況,意識到他們應該不只需要病床,便主動詢問,第二次又送了抽痰機過去。看到個案的兒子沒有去上學,彭振維好奇的問他,才知道他很想唸書但沒有錢。於是彭振維通報平鎮區的訪視介入,提供急難補助和新芽獎學金,後續也啟動了慈濟長照。

送輔具時,只要多一分關心就能看見案家的需要。彭振維說:「別人申請一張輪椅,我們不只是想到輪椅,會多想一下他可能還需要什麼。」經過訪視志工和社工的持續關懷,個案一家人的情況改善許多。彭振維曾多次前往關懷,半年前去訪視時,發現原本內向、善於保護自己的個案兒子,已經會主動跟人打招呼。

輔具結合慈善,找回了會眾對慈濟的心,也找回了流失的會員。彭振維說:「我感覺不是只有輔具,進入訪視之後,不只提供經濟上的協助,也把會眾整個的心找回來。」

在壢新醫院工作十二年,彭振維非常熟悉醫療器材操作。送輔具過程中,他總會主動提供醫療常識給個案。有一次電話中聽到病患家屬把氧氣機開到最大時,不禁為病患捏了一把冷汗,他趕緊提醒對方氧氣機開太大,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應該諮詢呼吸治療師或專業醫師。

「我們不是廉價送貨員,而是要站在訪視、慈善、送輔助和關懷的角度。」送輔具難免也會碰到挫折,他提到有一次送病床給一位胃癌病人,他的外配在家做美髮,店面狹小搬不進去,請個案家中約十八歲的兒子幫忙,對方非常不情願。面對家屬的無理,彭振維說:「本著同理心,付出無所求,不會跟他們計較。」

◎無常來臨

在有限的人力資源下,彭振維做得非常辛苦,他把握下班後的分分秒秒,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在2022年年底,經醫生診斷口腔癌復發,因為抵抗力變差,精神不如從前,他只好把腳步放慢下來。看到彭振維生病了,盧國凱不捨他再去送輔具,便一手承擔起龍岡輔具的運送窗口。

彭振維在慈濟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也找到人生的方向,看見了自己的能力所在,令他最感欣慰的是有協力隊員一路相挺,輔具之路才得以一直走下去。

◎找回初發心

盧國凱形容自己是被上人回收來的,曾經混過黑社會的他,身上還留有刺青,遇見慈濟之後,人生由黑轉白。在因緣際會下,經過朋友介紹參加慈濟列車深受感動,參加慈濟活動慢慢改變自己,在八德區師兄的用心陪伴下,2004年受證為慈誠。

搬到中壢後,盧國凱投入兒童精進班,其後因為妻子生病,且妻子培訓過程不順利,致使他起了退轉心。直到八德靜思堂成立輔具中心,曾慶安邀他參加輔具研習,需要人手時也會請他幫忙。

二年前,盧國凱的岳父生病,透過輔具平臺申請病床、輪椅和便盆椅,彭振維送輔具時藉機邀他出來幫忙。一直到2022年底,彭振維癌症復發,曾慶安語重心長地告訴他:「振維都做到生病了,你還在猶豫什麼?」終於讓他決定回歸組隊。

盧國凱十年未參與慈濟活動,知道彭振維做得非常辛苦,沒有人手、沒有固定空間,承接輔具運送平臺負責人之後,便積極規劃中壢園區輔具存放空間,極力爭取一只四十呎貨櫃,運用自己的鐵工專長,製作鐵架、鐵門和水電配置,他說:「這裡是補給站,要做南桃園的後盾,其他點有缺就可以過來拿。」

身材矮小的盧國凱,輕而易舉就能扛起一張病床,他說:「我做粗工的,搬這些沒問題啦!」輔具讓他找回了熱誠和初發心,尤其對待獨居老人非常有耐心,他說自己曾經為了一個便盆椅跑了三趟,因為老人家不接電話。他說:「只有付出,才能改變大家對慈濟的觀感。」

輔具志工除了具備體力、耐力外更需要一顆溫柔慈悲的心,在桃園輔具平臺的志工身上看見如此身影,日日不求回報的付出,令人敬佩。

圖左 :2018年輔具平臺成立後第一個個案柯先生,住在平鎮區忠貞市場旁,提報人是社會局的社工。[攝影者:程三令]
圖右 :彭振維與北區黃朝昌(右三)、謝國榮(右一)三人一起整理高背輪椅。[攝影者:程三令]

圖左 :桃園區龍岡和氣訪視幹事貢文國(右一)為個案挑選合適的輔具,環保志工吳祥添(右二)平日都在環保站幫忙整理、維修輔具。[攝影者:程三令]
圖右 :彭振維前往大溪關懷大愛臺《行動現場》大廚的考驗―陳天龍先生。陳天龍為慈濟長期照顧戶,彭鎮維曾經和北區謝國榮師兄及大溪區訪視志工白珮華一起到復興區個案家送過輔具。[攝影者:彭振維]

圖左 :盧國凱送輔具到申請人住家,示範如何操作電動開關。[攝影者:盧國凱]
圖右 :盧國凱送輔具到申請人住家,示範如何操作電動開關。[攝影者:盧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