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自我覺察演練 突破內在盲點

自我覺察演練 突破內在盲點

E-mail 列印
正向面對,不要被悲苦淹沒,用同理與鼓勵帶著他度過難過,陪他走一段路,陪他面對想方法;慈濟不是只幫「錢」,要幫「心」。5月28日慈濟基金會安排「自我覺察與對話工作坊」在臺北東區聯絡處再次展開,是4月22 日的延續課程,讓愛在對話與陪伴中體現。

講師賴月蜜以實例故事開啓課程序幕,為來自松山、信義、南港、內湖共計一百零一位學員和三十九位工作人員,透過會談演練分析,講述「人是可以改變,關係要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家就會改變成和樂溫馨。」

◎多多存款 愛會彈回

司儀江俊義溫馨引言今日主角是講師賴月蜜,學員們帶著學習的心來充電,也是今日的主角。

上午課程展開,講師賴月蜜說:「十八年前沒有『創傷知情』名詞,但那時的訪視志工已用同理、關懷在陪伴案家,一路從創傷到復原。」創傷知情,首先先看自己,訪視志工不是人人都一百分,要學會自我覺察、反觀自我、調整自己、辨識情緒,當你的熱心熱情被個案潑冷水、被拒絕、冷漠對待和遭到出言不遜等等,會超出意想不到的事,這時就要幫助自己覺察,不要有負向,不要讓情緒變成障礙,不要被案家的情緒影響,因為情緒會引來很多負向。

接著,講師引領學員體驗運用不常慣用的手,在A4紙上寫下上個月教過的課程,如何運用在個案的心得,和三人一組,進行志工、國中生、觀察者的會談演練。學員們在書寫時,字是歪歪扭扭,但都把心中所要闡述的收穫,一一地書寫,也透過三人一組的會談演練,進行情境式的對話與溝通。

學員進行書寫,講師賴月蜜也逐桌進行觀察和聆聽學員書寫內容的表達,並從中做臨場的指導。邊說邊掉淚的學員洪莉莉說起訪視團隊關懷的個案,在幼童時,爸爸突離世,母子相依為命,婆家不疼,當時眼神是呆滯無光,在學校又遭霸凌,經過志工長期五年多的陪伴關懷,如今的孩子已讀到國小中、高年級,在五月的浴佛看到母子的神情,是有自信的笑容,她高興又欣慰。講師輕拍學員肩膀說:「這就是愛與陪伴。」

學員周月娥也分享:「走進案家,孩子都叫我『三明治師姑』,與他們的感情猶如一家人,常帶三明治去關懷,說品德教育的故事,孩子每回看到我,都要我抱抱,現在已讀大學了,是品行正向的孩子。所以愛與善帶進去,孩子的心就會是正向。」

學員陳欽義說:「不常慣用的手寫字,從中體悟到耐心,就如最近圓滿一位失智的獨居長者,透過輾轉不斷的聯繫,終於找到緊急聯絡人,在國外的女兒簽署同意書,已入住到安養中心。」

學員陳澄洲說:「被案家拒絕、悶頭不理會,被說你不要再來了,就要學耐心去安撫溝通與傾聽,因為愛的存款不夠,就要多努力去存愛。」

講師賴月蜜回饋學員:「這就是證嚴上人說的,感恩尊重愛和付出無所求的方向。助人最大的收穫就是彈回、彈回,彈回的愛是無形無量。」

◎畫畫接力 福利依賴

課程進入下午課程,講師賴月蜜再帶動學員進行會談演練的「畫畫接力」課程,以不設限的讓學員畫出心中想畫的圖案,再傳到下一位學員接續畫,及進行訪視案家的演練對話「福利依賴」,問題解決、會談技巧、與憤怒當事人工作策略、會談中的自我覺察、會談中的六十秒應變。

講師賴月蜜講述「畫畫接力」,是連結、連結,是創造人人共心接力去完成,在讚美他人時,要有藝術;「福利依賴」的反面是福利不依賴,與案家互動的溝通技巧,要有效的溝通和做具體的同理讚美,讓他長出力量,想正向問題,收對方情緒,把他依賴的地方拉出來面對,讓他想、陪他解決問題,而個案也會有負向的不請自來,要適時帶領正向,不要著重在問題取向。

講師賴月蜜再以訪視志工的提出問題解決有「問題類型、如何收問題、問題討論、解決方案、每個人都有解決自己問題的能力、不要幫過多的忙。」講師表示,雖然個案是弱勢,可在互動用鼓勵的話語,告訴他「你是有力量的,你是可以的。」以點線面方式給案家功課,讓他想和做轉化。

情緒行為處理為學員分析「個案優勢、深度同理、負向情緒行為、轉化為正向期待、重新框架、未來希望期盼、可以做什麼。」講師賴月蜜告訴學員,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眼觀和自己的想法,去判斷,於互動時,不要都是自己在說話,要傾聽,讓案家多傾訴,丟些話題給案家,以及在訪視時的視覺,要用不同角度去觀察,用有溫度的話語,讓感恩戶的心靠近自己。

◎建教合作課 吸取維他命

講師賴月蜜邀約學員上臺做「福利依賴」和問題解決的實境對話演練,及請今日(5/28)出席的九位男性志工組成一組,進行會談演練和找出男性志工承擔訪視的優勢。

九位男性志工一一分享承擔優勢,他們表示,訪視大部分都是女性承擔,男性志工也想盡一己之力,只要邀約定會承擔。列舉到案家的優勢「保護、震攝、安全感、修繕、修護、做先鋒、動線規劃……」

參與訪視約有五年,也是人文真善美志工的林瑩欣說:「上人曾說『慈悲不能只靠熱情,還要有智慧。』做訪視助人的過程有法喜,也會有挫折與困惑。賴月蜜教授以「自我覺察與對話工作坊」專業課程,教授實用技巧與溝通,個案『福利依賴』的問題,打開我的視野和看到更多改變的可能性,也說人不管到幾歲,都可以改變。助人工作者的信念,要比照顧戶更堅定。」

訪視志工的角色就是帶著他們,給他們希望,收縮他們的悲苦,讓他們知道可以做什麼,及聽聽他們講負向的事情,等他們長出自己的力量來,但志工一定要抓出正向的東西。做助人工作者的信念就是「人會改變」,但其實最難改變的就是自己,因此要時時體察,覺察自己。

合心關懷也是學員的陳銘泉說:「今日的課程是一堂建教合作,在課堂上,講師賴月蜜教授大家找出問題,如何應對與技巧等等,學會了,猶如吸收到維他命,都是能量內化的來源。」

課程尾聲,講師賴月蜜告訴學員,訪視是一個自我覺察,最後的回饋與收穫,都會回到自己身上,那是無法用言語詮釋,是感恩、感動。

圖左 :邊說邊掉淚的學員洪莉莉說起訪視團隊關懷的個案,在五月的浴佛看到母子的神情,是有自信的笑容,她高興又欣慰。講師輕拍學員肩膀說:「這就是愛與陪伴。」[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正向面對,不要被悲苦淹沒,用同理與鼓勵帶著他度過難過,陪他走一段路,陪他面對想方法;慈濟不是只幫「錢」,要幫「心」。[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講師引領學員體驗運用不常慣用的手,在A4紙上寫下上個月教過的課程,如何運用在個案的心得,學員們在書寫時,字是歪歪扭扭,但都把心中所要闡述的收穫,一一地書寫。[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學員陳欽義說:「不常慣用的手寫字,從中體悟到耐心,就如最近圓滿一位失智的獨居長者,透過輾轉不斷的聯繫,終於找到緊急聯絡人,在國外的女兒簽署同意書,已入住到安養中心。」[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學員周月娥分享:「走進案家,孩子都叫我『三明治師姑』,與他們的感情猶如一家人,常帶三明治去關懷,說品德教育的故事。」[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三人一組,進行志工、國中生、觀察者的會談演練,也透過三人一組的會談演練,進行情境式的對話與溝通。[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林瑩欣說:「做訪視助人的過程有法喜,也會有挫折與困惑。賴月蜜教授以「自我覺察與對話工作坊」專業課程,打開我的視野和看到更多改變的可能性,也說人不管到幾歲,都可以改變。助人工作者的信念,要比照顧戶更堅定。」[攝影者:陳何嬌]
圖右 :課程圓滿,講師與學員合照。講師賴月蜜告訴學員「訪視是一個自我覺察,最後的回饋與收穫,都會回到自己身上,那是無法用言語詮釋,是感恩、感動。」[攝影者:陳何嬌]
圖左 :男性志工分享做訪視承擔優勢,他們表示,男性志工也想盡一己之力,只要邀約定會承擔。列舉到案家的優勢「保護、震攝、安全感、修繕、修護、做先鋒、動線規劃……」[攝影者:陳何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