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善用生命良能補缺送暖 人生更有價值

善用生命良能補缺送暖 人生更有價值

E-mail 列印
「能夠承擔一項助人的工作,感覺人生能夠被利用而充滿價值。」坐上駕駛座,志工呂銘振除了眼角、嘴角上揚,心情也跟著飛揚起來。那不正是證嚴上人天天提醒弟子們要「盤點生命的價值」嗎。

◎扛起責任 被利用人生 才價值

「只花兩星期的時間就募集到一部五噸全新自排輔具貨運車。」談起這部車,也難怪呂銘振滿臉的喜悅!那是在2022年4月,自從羅崑丁師兄歡喜將位於永康市龍中街20號的自家廠房提供給慈濟放置輔具,從臺南市各區環保站回收來的病床、輪椅、便盆椅、拐杖……有了安置處所,緊接著成立「輔具平臺」。

剛開始由合心環保幹事陳美月當召集人,召集合心各功能幹事、各和氣環保幹事、訪視窗口賴秀鸞,在大家共識下認領工作,呂銘振認領的是「清潔、消毒」的工作。但後來這份工作由女眾師姊認領去了,男眾師兄只負責維修和配送,他則負責每週星期一的輔具配送。

「以前回收來的輔具都放在外面,受風吹、日曬、雨淋,等有人需要的時候,再隨手擦一擦就送人……」呂銘振感嘆過去環保回收來的輔具,因無處可收納,又無專人清潔、消毒、修理,再好的東西也沒辦法好好善加利用,實在有點可惜。

「現在有了『輔具平臺』,回收回來的輔具就可以再多加利用了。」呂銘振高興地說。而令他最感動的是,由高雄榮總臺南分院所淘汰過來的43臺「手搖」病床。因緣來自榮總總務主任從網路上得知慈濟成立「輔具平臺」,覺得很有意義、也很感動!立刻把即將淘汰成為廢鐵變賣的一批病床捐給慈濟。志工接獲訊息,馬上利用環保車,在一天之內將它們運回龍中街20號存放,之後再一一改裝,在每張病床上裝置三座馬達,始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動」病床。

經改裝後的電動病床,每張重達約200公斤,若要配送到申請者的家中得費一番功夫。特別是居住在二、三樓以上的,若是沒有電梯,就要想方設法爬樓梯扛上去;如果有電梯的,也必須先將病床立起來塞進電梯,這對呂銘振和他的工作伙伴陳勇菘來說,確實很吃力!

呂銘振每送輔具到申請者的家,除了輔具安裝、協助輔具操作之外,還要關心到他們的生活經濟狀況,有些該提報做「安美專案」的、或經濟補助的,他一點不馬虎!

臨走之前,每見申請者對志工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甚至拿出紅包要來表達謝意,「我們不能收!這是我們的本分事,你們可以把錢交給附近的志工,做慈濟會員……」歡喜的回饋,永遠都是志工最感溫馨、最想繼續向前衝的動力!

◎今日不做 未知明日有無機會

回溯2022年4月「輔具平臺」成立之初,陳勇菘剛從職場退休不久,呂銘振知道他有機械維修的底子,於是邀請他到龍中街20號,看能不能幫忙「輔具」做些什麼?因為剛開始輔具很少、人也很少。沒想到陳勇菘立即答應,很樂意加入維修團隊。

首先他跟著其他志工一起到嘉義參加「輔具維修」訓練,彼此互相觀摩學習,果真以他的專業技術,很快就能上手幫忙做輔具維修。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位住在臺南市土城子附近的慈濟照顧戶,因長期坐在輪椅上,以他八十公斤的體重,因坐得不舒服而硬撐,不知撐壞了幾臺輪椅。

陳勇菘接到這個個案,馬上想盡辦法要來幫忙改善這張輪椅。他朝思暮想,改了又拆、拆了又裝,歷經多次的失敗,來來回回跑了六、七次才成功。

他想了好久、也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一部廢棄的電動四輪車,拆下坐墊再裝到輪椅上,尺寸、高度、柔軟度剛剛好,一點不差,直到讓對方坐得舒服、滿意為止。對方也千謝萬謝這位生命中的貴人!還不時來電說:「感恩慈濟!還好有慈濟、有你們這些志工……」道不盡的感恩,讓陳勇菘歡喜在心頭,久久難以忘懷!

「就算送到申請者的家中供他們使用後,若有損壞也必須折返維修。」輔具維修對陳勇菘來說已不是問題,況且現在維修人力已經足夠,他就利用時間坐鎮環保站拆卸器材,繼續發揮他的專長。而目前令他最感傷腦筋的還是「輔具配送」的人力問題。

他在每個星期一和呂銘振師兄兩人,負責配送輔具到臺南市區申請者的家;每個星期三與善化葉德圍師兄合力跑新營、柳營、東山……等偏鄉地區的輔具配送。

「有時為了找下一個門牌號碼,得從山上跑到山下,花費一、兩個小時也無怨無悔!只要任務達成,內心總是充滿法喜!現在不做,以後想做沒機會了……」陳勇菘道出配送輔具的辛苦,但也心存感恩有這麼好的機會讓他付出。

呂銘振平常跑環保車又忙於環保講師、不定期到各級學校宣導環保,明知輔具配送很費力,他還是堅持,「人生快樂的來源,謹此無多求,能夠化無用為大用,同時感受到申請者對慈濟志工的服務,有百分之百的滿意度,這也證明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內心只有滿滿的快樂!」

但見呂銘振、陳勇菘兩人一組,年歲加總超過一百四十歲,全身被汗水濕透,付出的喜悅卻是有增無減。

◎難行能行 歷經風霜愈挫愈勇

自有設立環保站以來,資深環保幹事林勇陸續接獲被抛棄的病床、輪椅、坐式便盆、拐杖……(以下簡稱:輔具)有的還很新,有的已經損壞不堪使用,但看在他的眼裡都是寶。在他認為,好的東西稍作整理,讓有需要的人拿去用,可以延續物命。若有損壞的部份,只要動手換個零件修一修,同樣可以讓物命延續。

「如果馬達壞了,修復要很多錢,我將一些不堪用的病床,但零件還是好的都拆下來,再拼裝成一張好的病床。」三十多年的環保路,林勇以做環保惜福的心,憑著一身拆解組裝的真功夫,化無用為有用,他說:「一張病床有時對一個家庭來說,也是個負擔,我們能幫就幫。」不捨的心,讓愛無限複製。

早期環保站的成立很克難,大部份都是借人家的土地使用,上頭隨便搭個簡易鐵皮屋頂、地上填平灌水泥地板,樣樣都要經費,幾乎都是志工發心成就而來。令林勇最感無奈的是,地主無預警地想收回就收回,更何況地方也不會很大,若要放置回收來的輔具實在有點困難。

「以前做輔具,不管是放置或運送真的就是『克難』兩個字。」回首來時路,林勇娓娓說起,在沒有團隊專責的時候,要送病床,吆喝一聲,看誰有空,兩三位環保志工,肩一扛,手一抬,負重前行,上環保車就上路了。

到了目的地,遇到有的民眾家裡狹窄的通道,或房門不夠大,為了讓病床能進去,拆門是家常便飯,林勇強調「用心就是專業,橫的不能進就用直的,直的不能進就讓床腳先進,再不行就拆門……」細數過往,眼裡剛毅自信的神情,至今依舊堅定。

◎承先啟後 不忘家風惜福造福

林勇最感興趣的還是輔具的修繕,可以回收再被利用。像早期「手搖」病床較多,大部份是因醫院汰舊換新時送過來的,放外面還可以經得起日曬、雨淋。但是如果是裝有馬達的「電動」病床可能就更容易腐蝕,所以大部份會先寄放在臺南分會地下三樓,等待有緣人過來申請「借用」。

早年說是「借用」,其實是想讓物命循環,有需要的人都能找得到輔具,但很多都是一去不回。慈心的林勇笑了笑說:「這也沒什麼,雖說是借用,但東西有沒再回來,我們也不會介意。」助人的心念,讓他做得自在又歡喜。

但曾經就有一位申請者的家人使用七天後往生了,事後清洗乾淨再送回環保站,還捐出一筆善款表達對慈濟的謝意!這樣的舉動讓林勇倍感窩心,對於輔具的修繕,他更加用心再用心。

有些回收來的輪椅看起來完好無缺,只可惜硬塑膠的輪胎已經「鈣化」,若要換新的輪胎價錢昂貴,喜歡動腦筋的林勇馬上想到,不如改用腳踏車的輪胎取代之,他真的做到了!別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他不怕困難,「難行能行」時時掛嘴邊,鼓勵別人、也惕厲自己!

以前他經常開著大貨車全市走透透載回收,同時關心每個環保站的動靜(目前臺南市有三十多個環保站)。他可不是開店的,可是他會先用電話一個一個詢問,哪裡有什麼樣的輔具一一記在腦子裡,等有需要的人上門找他就對了。

這分熱心腸,早已深深烙印在許多人的心坎裡,就算如今有了「輔具平臺」,很多人還是習慣找消息靈通的他協助,一通電話,如常不負所託,串聯環保站或「輔具平臺」,讓事情儘快圓滿。

現年八十三歲的林勇,志工口中敬重的「勇伯」,思緒一樣靈敏,雙手一樣精巧,雖然已經放下許多環保事務,但是對於回收來的輔具還是疼惜有加。

因苦於找不到適合的地點存放而傷透腦筋,眼看從北到南「輔具平臺」一一成立,而臺南區延宕至2022年4月才正式成立,林勇鼓勵接棒的志工,一定要好好耕耘這塊福田,遵循師父的理念「惜福、惜緣」再造福!

圖左 :明知輔具配送很費力,呂銘振(右)還是堅持,「人生快樂的來源,謹此無多求,能夠化無用為大用,內心只有滿滿的快樂!」[攝影者:郭峻宏]
圖右 :送輔具至申請者家中,如果是居住在二、三樓以上而沒有電梯的,就要想方設法爬樓梯扛上去。[攝影者:郭峻宏]

圖左 :呂銘振最喜歡背後這部「臺南輔具平臺專用車」,有了它,載運輔具方便多、也省力多了。[攝影者:郭峻宏]
圖右 :每送輔具到申請者家中,還得幫忙輔具安裝,讓使用者感覺舒適、滿意為止。[攝影者:郭峻宏]

圖左 :呂銘振、陳勇菘兩人負責輔具配送,年歲加總超過一百四十歲,全身被汗水濕透,付出的喜悅卻是有增無減。[攝影者:郭峻宏]
圖右 :輔具種類很多,視申請者需求而直接送達,陳勇菘發揮專長負責輔具維修及配送。[攝影者:郭峻宏]

圖左 :有些回收來的輪椅看起來完好無缺,但輪胎已經「鈣化」,喜歡動腦筋的林勇馬上想到,不如改用腳踏車的輪胎取代之。[攝影者:洪淑真]
圖右 :現年八十三歲的林勇,志工口中敬重的「勇伯」,思緒一樣靈敏,雙手一樣精巧,對於回收來的各項輔具還是非常珍惜。[攝影者:洪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