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學習專長寫美善 透過快門入法門

學習專長寫美善 透過快門入法門

E-mail 列印
你覺得寫文稿很難嗎?如何拍出有法味及有張力的照片?6月3日,一個月一次的中區人文真善美共修,來到臺中大里靜思堂,現場實作教學採訪技巧,透過「快門」進入「法門」,一起動手譜寫人間善美。

為因應七月中區 年度大事《無量義法髓頌》經藏演繹,課務團隊特別邀請臺南真善美團隊經驗傳承,分享記錄方式及主軸,讓中區真善美志工有跡可循,更有效率地為歷史留下篇章。

◎聽課千遍 不如手作一遍

「怎麼採訪?這麼多人,我去找誰?我去問誰?很多文字志工一開始寫文稿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怎麼找人?」承擔第一堂課的講師魏玉縣,開門見山道出新手的難。

接著她馬上提出,「文字採訪最主要的是,了解所要傳達的理念是什麼?會有哪些人參加?為什麼要辦這場活動?可以先問一下主辦單位,有沒有比較特別的人?也可以找認識的人……」

怎麼找對象?她幽默地說:「找對眼的人,誰是對眼的人?看過去,和自己對看的人。」緊接著她目光掃向大家,沒有人敢看她。

魏玉縣走向前面的志工,「通常坐在前面的人,都是最幸運的人。師兄,你好!我們聊一下好嗎?」志工隨即說「好」,同意接受採訪。

「師兄,請問你第幾次來上課?參加這麼多堂課,哪一堂課讓你比較深刻?請問你什麼時候受證……」魏玉縣手上拿著錄音筆,經驗豐富地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

被訪的志工也應對如流……

「今天運氣真好,師兄很會分享,題材非常足夠。」魏玉縣微笑著說,其實不管採訪對象分享的內容是什麼?我們要用很誠懇的心,蹲下來跟他談天,眼睛看著他,適時地做一點回應。

「這一節課有九十分鐘,三十分鐘的實作,二十分鐘作品分享,請大家等一下把作品上傳到群組。」魏玉縣強調是經驗共享,沒有所謂的最好,也沒有所謂的不好,不管怎麼樣,一篇文章讓人家看起來順,知道在講什麼?要表達的是什麼?很重要!

緊接著志工張麗雲教大家文章怎麼開頭?「當你採訪一個人或一個活動後,要寫成一篇文稿。有創意的開頭,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才能吸引人往下看。」

可以用一句話開頭,或與當天要寫的故事、場景有關係的天氣起頭,也可以是一個動,如「鏗鏗鏘鏘,屋外傳來一聲巨響⋯⋯」張麗雲簡短講訴後,實作開始,請大家試著從剛剛的採訪內容寫一篇短文。

各組絞盡腦汁,集思廣益……三十分鐘後,作品一一上傳。實作採訪,學員們現學現賣,在課堂還能得到即時的回饋,大家都很有收穫。

彰化志工黃惠英分享:「這堂課,對我幫助很大,因為我加入人文真善美只有一年,比較沒有經驗,講師很有系統的技巧分享,還在現場教大家如何採訪?很有感覺,學習到很多。」

來自苗栗的楊美君學習寫文稿才兩個月,她很有感觸地說:「今天文字採訪課,講師實作示範如何採訪?受訪志工分享寫文稿的心得,字字句句感動我的心。一句『任重道遠』和『文字最能傳達溫度,使人思想深邃,又有內涵。』可以感受到他對文字的熱愛。」

楊美君感恩兩位講師寫作經驗的傳承,讓她體會一位文字志工,要多閱讀、多聽,吸取別人寫文章的技巧。不怕訪,不怕寫,凡事試著做做看,累積經驗。相信久而久之,就能寫出一篇有創意,又有溫度和吸引人的文章。

◎用專長行善 透過快門入法門

有文、還要有圖,才能話說人間美善。「剛才有人問我,這些年不見,到哪裡隱居?其實我沒有不見,因為在社推付出。現場很多人都認識我,受到慈濟人的護持,所以我來報恩。」南投志工簡宏正幽默開場白,響起一片熱烈掌聲,一句句「好久不見」、「不簡單」、「不得了」……此起彼落在席間。

「快門.法門,用專長行善」是簡宏正分享的主題。他說,快樂的拍想拍的景物,心情很輕鬆;但要成長,就要多閱讀。書會幫助你,發現藏在心裡的光,看見收藏及典藏的價值。磨練攝影技巧,才能忠實而有力的「寫心」,寫(攝)出自己的心思、價值觀及審美觀,進而感動自己,引起共鳴。

簡宏正強調,攝影者要多閱讀佛典,從《高僧傅記》、詩詞等文詞內容,借鏡現身說法,才能豐富攝影語言。

攝影以佛思為中心,以善導善,以善揚善,以光引光。透過鏡頭看人生,他舉例,街頭拍攝時,保持微笑,用眼睛、用心去觀察,不是只有追逐形式的美,而是凝聚情感。「一副好作品,應該是施者歡喜,受者感恩。」

「文字加精湛攝影作品相互搭配,產生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簡宏正說,為善競爭,以求真、至善、盡美目睹人性的攝影作品,譜寫慈濟大藏經,用生命為慈濟做記錄。氣度、高度具備,奉獻生命良能。課程結束前,他特別呼籲,「請大家記得喔!相片寫上圖說,上傳慈濟數位典藏資源網。」

簡宏正的課,引起很大的迴響,「用文字定義相片,一張相片延伸閱讀。」中區圖像志工管海玲說:「這是簡師兄授課時,和學員談到的心得,讓我承擔攝影非常有動力。」因爲拍攝是自己在當下所看到的一切,用鏡頭記錄下來,撰寫圖說,讓看的人更能了解當時所發生的事。

「拍攝一張能感動自己,又能引起共鳴的相片,不是只有攝影技巧,更要花費心思,而且要具有人文。」管海玲覺得凡事用心,拍出有溫度的照片,才能攝受人心,才能感動別人。

簡宏正接觸攝影到心念的轉變,從風花雪月,到輕輕鬆鬆的攝影生活,體悟到攝影的價值。他到處追景,拍出有意義、有故事、有價值的典藏相片,這是志工李彥緰所響往。

「我本身在人文真善美承擔攝影,如何善用攝影器材,用鏡頭記錄美善,跳脫世俗的框架,這堂課讓我收穫很多。」李彥緰勉勵自我,用快門入法門,發揮瑩火蟲小小微光,點亮生命價值。

大里靜思堂裡,一百四十位真善美志工齊聚一堂,有新手,也有一群超過二十年,慈濟革命情感深厚的「老朋友」,透過共修相聚一起,陳榮照好開心:「師父出門,徒弟不能缺席。」

稱簡宏正為師父的他笑著說,「以前是照相,進一步到照境,現在要照心,才能以法度人。」

◎經驗分享 朝共同方向前進

基於大中區七月底即將演繹《無量義 法髓頌》,下午的重頭戲是由臺南人文真善美合心窗口吳珮婕帶領團隊,分享2022年12月,高雄巨蛋《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音樂劇演繹,他們是如何記錄與規畫。

透過分享,看見吳珮婕綜觀全局的縝密心思及帶領團隊竭盡心力的付出。他們善用科技線上共修,會議討論、場勘確認、問題回報和改善討論,在防疫優先下,如何分配任務、公傳連繫、動線規劃及器材定位等等。

吳珮婕採用XMind-數位心智圖,用放射性的思考方法來分工記錄。從籌畫、借用場地、整理場地、改善工程、開始彩排,因疫情升溫,暫停彩排,又重新籌畫、備戰演練,到最後的如期演繹。真善美三合一堅守崗位,以不變應萬變,用圖、文、影記錄下每個環節及每個歷史的片段。

團隊鉅細靡遺的過程分享,令人如親臨現場,不自覺地跟著緊張起來。但經藏演繹圓滿後,提供場地給慈濟彩排,並參與演繹的四十位大成鋼員工,其中有四位發願終身茹素,進而影響家人也跟著食素;還有兩位參與了今年的慈濟見習委員培訓。

這股共善的力量,正如漣漪般地逐漸擴散,這是付出中,得到最大的回饋。

聽完他們用愛接力、發揮合和互協的力量,志工王秀禎深受感動,經藏演繹練習過程很漫長,這段期間變化球不斷,然而臺南人文真善美團隊在齊心合力下,完成了這項艱難的任務,真的不簡單。藉由記錄,以法相會,接引了許多人認識慈濟,進而加入慈濟。

「在他們的分享中,我看到了慈濟人和企業的合作,還有會眾的付出。從一個倉庫變成演繹的道場,許多人越做越歡喜。彩排過程,還遇到疫情加劇,導致變化不斷,讓原本定下的演出時間,一直往後推遲。」王秀禎看到這分難行能行的精神,也體悟到「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遠」的意涵。

坐在第五組的張淑貞對於臺南團隊的分享,也感受到他們「難行能行」的精神。

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你所做的一切,最後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自己身上。張淑貞表示,在一連串的變化球,也得到許多的助緣,如大成鋼公司董事長與員工的鼎力相助,無償提供演繹場地及加入演繹。為了解經文,開始研讀上人講述《靜思法髓妙蓮華》,融合慈濟法髓。經藏演繹後,加入慈濟志工培訓,這一切都令人深深讚歎!

志工蔡水美有感而發地說:「學無止境,只要有時間我都會來參加共修,因為每一次上課就有不同的收穫。受證後,我就一直在人文真善美,從不會開始學,總覺得『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就這樣一點一點的吸收,我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慈濟有句名言,「不會學到會,永遠免學費!」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專長,譜寫人間美善,透過快門行入法門。

圖左 :聽課千遍,不如手作一遍。講師魏玉縣(右)蹲在受訪者跟前,誠懇地與受訪者聊天,現場傳授採訪技巧。[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結束採訪技巧分享,緊接著志工張麗雲(右)教大家文章怎麼開頭?並針對學員傳上來的「作業」,給予指導與回饋。[攝影者:王秀吟]

圖左 :許多人的攝影啟蒙老師簡宏正(右),以「快門.法門,用專長行善」,鼓勵攝影者要多閱讀佛典,借鏡現身說法,豐富攝影語言,攝影之路才能成長。[攝影者:楊凱誠]
圖右 :管海玲看到父親管連修多年的攝影夥伴簡宏正前來授課,她以崇拜偶像的心情聽課,並站起來發問。收穫滿滿的她表示,這堂課為她注入承擔的動力。[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志工李彥緰(右),被講師簡宏正善用攝影器材,透過鏡頭記錄美善,深受感動的她,也在這堂課提升了攝影技巧。[攝影者:王秀吟]
圖右 :「說故事的人」黃宗保分享做慈濟二十幾年來,投入海外賑災記錄,做中學,學中覺的感動。[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為因應大中區七月底即將演繹《無量義法髓頌》,臺南人文真善美合心窗口吳珮婕(右五)帶領團隊,經驗傳承及分享高雄巨蛋《靜思法髓妙蓮華》經藏音樂劇,他們的記錄與規畫。[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第五組的王秀禎(左前一)、張淑貞(左前二)及蔡水美(左後一)對於臺南團隊的分享,有著相同的感動。[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一個月一次的中區真善美共修,來自各地老、中、青志工齊聚一堂,也有人攜家帶眷,期待孩子耳濡目染下,為真善美接棒。[攝影者:楊凱誠]